CBA2024—2025賽季止步八強的廣東宏遠已進入休賽期,這一個賽季隊內注冊有6位潛力新星,其中有3位是第一次打CBA的青年才俊,有3位被外界譽為廣東隊未來基石,被寄予厚望。那么他們經過一個賽季的打磨交出怎樣的答卷呢?
在這些新星中出場時間最多的就是徐昕,很顯然他的表現更能獲得教練組青睞,他常規賽出戰35場,場均10.3分鐘得到4.7分2.8籃板1.2蓋帽。雖然數據不是十分優秀,但他卻是天賦最好的一個,只要他在場總能看到他的亮點,尤其是對位同齡的余嘉豪和楊瀚森完全不落下風,甚至還略勝一籌,徐昕的體能和力量都需要加強,因為哪怕教練給再多時間他也無法支撐,即便如此,其未來仍然可期。
黃明依和徐昕一樣曾被人寄予厚望被視為廣東隊鋒線的答案,以球隊未來基石來培養,但不知何種原因他本賽季的出場時間寥寥無幾,常規賽出戰10場,場均3.4分鐘,得到3分1.7籃板0.2蓋帽。另外一個被冷落的是李奕臻,他本賽季甚至沒有獲得哪怕一分鐘的登場時間,上賽季他和趙繼偉的對位防守還記憶猶新,互聯網曾有傳言稱其和俱樂部產生矛盾被雪藏,要說明的是只是傳言,也許是黃榮奇擠掉了他的位置,具體原因不得而知,有點可惜。
從青年隊提拔的3個人中,章華非只在隊內訓練視頻里見過,至今未有在職業聯賽出場的記錄。楊溢是3位新人中獲得時間最多的一個,出戰14場,場均5.9分鐘得到1.1分0.9助攻,楊溢的身高和打球風格都跟徐杰有著很多共同點,但是和徐杰出道的表現相比差了一些,最近在國家隊U19卻是表現不錯,但我認為他未來的成就很難超過徐杰。最后一個是李文昊,有著不錯的身體素質,出戰5場,場均13分鐘,得到1.6分0.6搶斷,在有限的時間里還未能看到他的價值。
雖然這些新星表現有些不盡人意,但我不得不為這些新人辯駁一下,本賽季CBA的相關政策對新人以及國內球員的客觀影響。眾所周知,本賽季的外援政策是4節7人次,關于這個政策對于聯賽的發展利弊這里不去評述,但站在在國內球員的角度去看,至少目前是被直接壓縮了出場時間的,更不說是新人。所以,一些潛力新星只有跟前輩和外援去競爭才能有可能獲得機會。但話又說回來,跟外援競爭有點不現實,因為每一個賽季球隊都會根據自身所需去尋找能力更強的外援,總不能比國內球員還差吧?有些矛盾,還是跟國內的前輩們競爭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