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在泰國曼谷舉辦的2025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世界糖尿病大會上,國際專家組通過投票表決正式將“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Malnutrition-related diabetes)”命名為“5型糖尿病(type 5 diabetes,T5D)”。
這一決定標志著內分泌學界對這一長期被忽視的糖尿病類型的關注和重視。自此,糖尿病的分類擴展至1型至5型。據悉,2025年1月,專家組在印度起草了一份關于5型糖尿病的共識聲明,預計將在近期發布。
1型~5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胰島β細胞被自身免疫系統破壞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引起的糖尿病。
? 2型糖尿病: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引起的糖尿病。
? 3型糖尿病: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定義,“3型糖尿病”是指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特定類型糖尿病,例如單基因異常、胰腺外分泌疾病(如囊性纖維化)或由藥物或化學物質誘發的糖尿病。
? 4型糖尿病: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定義,“4型糖尿病”指的是妊娠期糖尿病。
? 5型糖尿病: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主要發生在低體重人群(BMI<19kg/m2)中,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LMICs)的年輕人中。
01
從“被忽視”到“重新審視”:5型糖尿病被正式命名!
5型糖尿病是一種與營養不良密切相關的糖尿病類型,主要發生在低體重人群(BMI<19kg/m^2)中,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LMICs)的年輕人中。這類患者通常被誤診為1型糖尿病,但與1型糖尿病不同的是,盡管患者血糖水平較高且高外源性胰島素需求,但往往不會出現酮尿或酮癥。
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最早于1955年在牙買加被描述。198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一種獨立的糖尿病類型,但1999年因缺乏證據而取消了這一分類。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內分泌學界重新認識到這一類型的獨特性。
02
病理特征:5型糖尿病,自身胰島素分泌能力嚴重缺陷
既往觀點認為,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主要與胰島素抵抗有關。然而,霍金斯博士團隊的研究推翻了這一傳統認知——研究首次發現,這類患者實際上存在嚴重的胰島素分泌能力缺陷。這一成果徹底改變了我們對這種疾病的理解,并為未來的治療策略提供了全新視角。
霍金斯教授在2005年參加全球健康會議期間首次接觸到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2010年,她創立了愛因斯坦全球糖尿病研究所,專注于這一疾病的研究。2022年,她與團隊發表了一項針對73名亞洲印度男性的研究,其中20名患者在排除所有其他已知糖尿病類型后被確診為“5型糖尿病”。
研究結果顯示,“5型糖尿病”患者的總胰島素分泌量顯著低于體重正常且無糖尿病的對照組以及2型糖尿病組。此外,5型糖尿病組的內源性葡萄糖生成顯著低于2型糖尿病組,而葡萄糖攝取能力則顯著高于2型糖尿病組。同時,5型糖尿病組的內臟脂肪組織和肝細胞脂質水平也顯著低于2型糖尿病組。這些發現為重新定義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的病理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03
診斷與治療:“極小劑量胰島素+口服藥物”或為首選治療方案
霍金斯教授強調,區分5型糖尿病與1型糖尿病至關重要,因為過量使用胰島素可能對5型糖尿病患者造成致命風險。盡管目前尚無明確的5型糖尿病治療指南,但研究數據表明,極小劑量的胰島素與口服藥物聯合使用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她補充道:“我認為,這類患者的飲食應包含更高比例的蛋白質和更低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同時需要特別關注微量營養素的補充需求。然而,這一領域仍需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國際糖尿病聯盟正式授權并推動全球關注的情況下。”
霍金斯教授經常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LMICs)的大學中講授這一主題。她提到:“當地醫生經常問我,‘為什么我們在臨床上看到這么多病例,卻從未在教科書中找到相關描述?’原因是這些教科書主要由西方國家編寫,而這類疾病在西方并不常見。而這種情況正在改變,我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種在貧困人群中極為普遍但在西方文獻中被忽視的疾病終于得到了應有的關注。”
未來展望
國際糖尿病聯盟已成立工作組,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制定正式的診斷和治療指南。這一命名的正式確認將有助于提高全球對5型糖尿病的認識,并推動相關研究和治療的進展。
總之,5型糖尿病的命名不僅是醫學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對全球低收入人群健康問題的關注。這一決定將為數百萬受影響的患者帶來希望,并推動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參考文獻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malnutrition-related-diabetes-officially-named-type-5-2025a10008pd?form=fpf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