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黃沙瑤族鄉16℃清涼秘境引客來。記者 黃海健 拍攝 通訊員 莫培矩 剪輯
5月2日,驕陽初熾。當城市被熱浪悄然包裹,藏于廣西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桂林市臨桂區黃沙瑤族鄉,卻憑借98%的森林覆蓋率、年均16℃的清涼與多處飛瀑流泉,迎來了“五一”假期的第一波避暑客。
游客沿溪水漫步。通訊員 覃慶和 攝
當天上午十時許,記者在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灘管理站看到,管理站院內及入口前整齊停放著來自桂B(柳州)、粵S(東莞)、豫A(鄭州)等地的十余輛車,紅灘管理站負責人胡仁忠正有條不紊地引導游客進入紅灘景區。“剛到了兩輛中巴的游客,不到兩小時就有近百名游客進入紅灘瀑布,大家都是沖著這里的清涼世界來的。”他告訴記者,其會叮囑每位進入紅灘瀑布的游客把隨身垃圾帶出景區,禁止下水游泳,確保人身安全的同時,為保護紅灘瀑布生態環境出份力。
游客在溪水邊游玩。通訊員 覃慶和 攝
沿著蜿蜒山徑深入,紅灘瀑布溪流的潺潺聲漸次清晰。這座落差50米的紅灘瀑布,水流湍急,仿若一條白龍自懸崖缺口處呼嘯而下,墜入深谷,激起晶瑩水珠。山的另一邊,緩瀑如珠簾垂落,水霧氤氳間,負氧離子四處漫溢,為這片天地增添了幾分清潤。
游客在紅灘瀑布前為小朋友拍照。通訊員 覃慶和 攝
柳州覃女士帶著孩子們在瀑布灘上盡情嬉戲,潺潺溪水裹挾著銀杉林的幽幽清香,孩子們清脆的笑聲在山谷間回蕩。“白天看瀑布,晚上住在民宿觀星燒烤,這樣的原生態旅游體驗太令人陶醉了。”覃女士感嘆道。不遠處,來自東北的朱先生手持無人機遙控器,全神貫注地記錄紅灘瀑布的磅礴壯美:“徒步九公里入山,只為一睹這云端跌落的銀河勝景。”
游客在紅灘瀑布游玩。通訊員 覃慶和 攝
海拔1280米的黃沙秘境大峽谷同樣人氣十足。游客們循著湍急水流拾級而上,清涼山風拂面而來,瞬間驅散滿身熱意。據介紹,該峽谷由紫煙仙瀑、九天銀河、流翠瀉玉三處大瀑布組成,瀑布層疊分布,越往高處攀登,飛瀑越顯雄渾壯觀,涼意也愈發沁人心脾。“特地帶一家五口從臨桂城區出發,開了一個半小時到這里,看到這樣的清涼美景,真是不虛此行。”臨桂區茶洞鎮李日光說。
黃沙秘境大峽谷的瀑布群。記者 黃海健 攝
在花坪云溪谷,木質棧道順著山勢蜿蜒延伸。記者在半山腰處看到,一臺挖掘機正有序作業,發出低沉的轟鳴聲,工人們則俯身專注埋線,為景區網絡信號升級忙碌。一旁,古樹掩映下的林間小徑旁,垃圾分類箱與生態警示牌靜靜佇立,訴說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隱匿于山林里的瀑布。通訊員 覃慶和 攝
據黃沙瑤族鄉黨委書記吳剛介紹,近年來,該鄉以筑牢生態屏障為核心,全面強化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系統推進全鄉道路硬化、5G網絡覆蓋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實施旅游景區與集鎮的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時建立健全旅游市場監管長效機制,持續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旅游產業體系。憑借優異的生態稟賦和不斷優化的旅游環境,該鄉先后斬獲“中國森林文化小鎮”“廣西避暑旅游小鎮”等多項國家級、自治區級榮譽。
接下來,該鄉將立足珍稀植物銀杉資源保護,依托境內負氧離子含量超10萬個/cm3的“森林氧吧”優勢,積極構建“生態+體育+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集瑤族風情體驗、森林康養度假、研學教育于一體的高端民宿綜合體,著力將黃沙瑤族鄉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避暑旅游目的地和生態康養勝地,讓綠水青山持續釋放生態紅利和經濟價值。
當熱浪席卷城市,這片年均16℃的清涼秘境,正張開懷抱,迎接八方來客,共賞山水之美,共享生態與清涼之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