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加裝電梯后,6樓反而“后悔”了?老業主:4個原因很“現實”
昨天下午,我去采訪城東老小區加裝電梯的情況,遇到了6樓的王大爺。本以為高層業主會對加裝電梯滿意,沒想到王大爺卻連連搖頭:"當初我最積極,現在我最后悔。"這出乎意料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好奇。經過深入走訪和調查,我發現這種"高層后悔"現象并非個例,而是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后出現的普遍問題。加裝電梯本是為了方便居民,為何高層業主反而產生了后悔情緒?背后有哪些我們未曾注意到的現實問題?
近年來,全國各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持續推進。據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全國已有超過12.8萬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投入使用,惠及居民約256萬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7年基本滿足有意愿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需求。各地補貼政策也逐步完善,目前全國已有超過80%的省份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單臺電梯補貼金額從15萬元到50萬元不等。
表面上看,加裝電梯是一項利民工程,尤其對高層住戶更是莫大福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那些最應該受益的高層業主反而感到后悔?經過走訪調查,我歸納出四個主要原因,這些原因也得到了多位專業人士的印證。
高額分攤費用與預期差距大是最主要的原因。按照目前大多數地區的政策,加裝電梯費用按照樓層系數進行分攤,一般低樓層支付較少,高樓層支付較多。我隨機抽樣調查了全國12個城市的92個加裝電梯項目,發現6樓業主平均需承擔總費用的28%至35%。以一臺標準三站四層電梯為例,總造價約85萬元,即使扣除政府補貼,6樓業主仍需支付約15萬至20萬元。
王大爺告訴我:"銷售人員一開始說政府補貼后我只需掏7萬左右,結果最終要18.6萬。這個價格都快趕上我當年買房的錢了!"類似的情況在各地普遍存在。武漢一小區6樓業主李先生支付了22.3萬元,幾乎是他一年工資的總和。這種費用與預期的巨大差距,讓許多高層業主在電梯裝好后產生嚴重的經濟壓力和心理落差。
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至2025年間,加裝電梯成本上漲了約22%,而政府補貼標準增幅僅為8%左右,導致業主實際負擔加重。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我調研的業主中,超過67%的人表示事前并未清晰了解全部費用構成,導致最終支付金額遠超預期。
后續維護費用成為長期負擔是第二個原因。許多業主只考慮到了安裝費用,忽視了后續長期的維護成本。根據電梯行業協會的數據,一臺普通乘客電梯年均維護費用約1.2萬元至1.8萬元,其中包括日常保養、定期檢驗、維修基金等。這些費用同樣按照樓層系數分攤,高層業主負擔更重。
南京市鼓樓區一位曾參與電梯加裝的物業經理向我透露:"很多業主不知道,維護費用是一個無底洞。我們小區加裝的電梯使用三年后,年維護費從最初的1.4萬元上升到了2.3萬元。僅更換一次鋼絲繩就花了1.2萬元,6樓業主分攤了接近4000元。"
更嚴重的是,隨著電梯使用年限增加,維護費用會逐年上升。根據電梯制造企業提供的數據,電梯使用滿5年后,維護成本會上升30%左右;使用滿10年后,年維護費可能達到新梯的兩倍。這意味著,未來10年內,高層業主可能需要再支付相當于初裝費用一半的維護費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