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車全說
別人研究車,而我研究你!
今天聊聊問界 M8 適合什么人買。我看很多網友都在討論,M8 比 M9 便宜 10 萬,這里那里到底有多少地方與 M9 不一樣?我就想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比?到底是因為 M9 買不起,還是想要在 M8 這臺車上找性價比?
M8 與 M9 就是完全兩種不同定位的車型,如果你一定要把 M8 當成 M9 的青春版,那么你的心理預期也要放低。你可以比較他們的動力,同樣 1.5T 增程,M8 比 M9 馬力還要大出幾十匹,而且CLTC 純電續航 201-310 公里,CLTC 綜合續航 1526 公里,看起來也更有吸引力。而且兩款車的核心配置都一樣不少,你看 M8,全系標配雙電機四驅、空氣懸架、激光雷達,就連華為最新的 ADS 3(參數丨圖片).0,鴻蒙座艙 4.0 都有。
但如果你仔細對比一下 M9,會發現,M8 是雙激光雷達,全車 30 個傳感器,M9 是 4 顆激光雷達,全車 32 個傳感器,能實現的功能更多,能應對更惡劣的極端天氣。在看不見的地方,M9 底盤全鋁,M8 底盤是鋼鋁混合。實際上車體驗,你也會感覺 M9 座椅略軟,M8 座椅略硬。搞清楚這些問題,其實選擇 M8 還是 M9 你心里基本已經有答案了。
實際上,M9 更像是給老板準備的,M7 更像是給打工人準備的,那么 M8 呢,更像是給打工人的領導準備的。M7 與 M8 的差距,要遠大于 M8 與 M9的差距。如果把這三款車比作華為手機,M9 有點像 Mate 70PRO+,M8 像 Mate 70 PRO,而 M7 則像定位更低一些的 Mate 60。雖然 Mate 60 硬件沒有 Mate 70 那么新,但性價比高啊,對于很多只拿手機當通訊工具,偶爾刷刷劇的人來說,反而更合適。
其實,你說 M8 性價比高,不買 M9 去買它,或者你覺得 M8 豪華感不夠,想買 M9 不買它,對于問界品牌來說,都是把客戶留在自家品牌里。我看網上很多人拿問界 M8 對比理想 L8 和 L9,其實現實生活中在理想和問界兩個品牌猶豫不決的人很少,M8 的定價介于 L8 與 L9 之間,具體買哪款,其實你看中的并不是性價比誰更高,而是兩款車帶給你的形象氣質提升有多少。要說冰箱彩電大沙發,這個價位的新能源車都有,技術層面也分不出誰領先誰落后。說白了,理想是優秀的產品經理,問界做的是品牌管理。你花錢買的并不一定是眼前的車,而是你想象中的車。
M8 的配置怎么選?你先想好買 5 座還是 6 座,重點是體驗利用率最高的第二排空間。確定好之后,max、max + 和 Ultra 三個配置,我建議選中配 max+。理由很簡單,入門 Max 版標配 37 度電池包,空懸,激光雷達,ADS3.0,鴻蒙座艙 4.0,日常代步沒問題。但加 3 萬上max + 版本,問界標志性的配置,比如副駕舒云座椅、6 座的二排零重力座椅就都有了,而且電池包也升級成 53.4 度,怎么看,升級的這些配置都值 3 萬。
再往上看,加 5 萬上 Ultra 版有沒有必要,大多數人預算都過 40 萬了,肯定直奔問界 M9 了。真正買 M8 Ultra 的人,都是直奔這個配置,他們不會問自己要不要加 5 萬,而是會讓銷售演示一下,智能激光投影、智能感應車門,智慧投影大燈,看看頂配獨有的這些功能用起來到底怎樣。
問界 M8 到底適合誰,應該怎么選,希望本期能給大家一點點啟發。如果有用,請幫忙點贊評論和轉發哦。
想和三刀做朋友?想和三刀的讀者做朋友?想海內外找到更多知己好友?
歡迎來三刀的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