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小區治理存在的需求對接不暢、資源整合乏力、服務供給粗放等問題,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黨工委以黨建為引領,探索構建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管會)、物業、駐區資源“四方協同”工作機制,把“揭榜領辦”作為抓手,推動治理資源深度融合,努力將一個個治理難點變成民生亮點,在精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中寫好“民生答卷”。
以需求收集機制為基
激活“揭榜”動力源
向下滑動查看
針對居民訴求分散、供需對接低效等問題,建立“走訪調研+議事協商+動態反饋”立體化需求采集網絡,匯聚四方力量繪制居民需求“熱力圖譜”;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紅管先鋒”志愿者開展“敲門問需”行動,累計入戶走訪7.6萬次;物業公司通過入戶服務等渠道建立“民生痛點臺賬”,記錄問題430余條;區域資源發揮專業優勢,提供小區治理“金點子”30余個;業委會(物管會)定期召開民情懇談會,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40余個。斜塘街道從基礎設施、便民服務、智慧治理等六大類事項入手,梳理形成20個社區70余項“民生榜單”,為三級書記“揭榜領辦”找準“坐標”,推動“群眾點單—組織接單—書記領辦”精準對接。
以協同聯動機制為要
打造治理新引擎
向下滑動查看
針對基層治理各自為政的短板,建立“四方聯席會議+項目責任制”工作模式,各社區黨組織每月召開專題會議,組織業委會(物管會)、物業、區域資源圍繞榜單項目共議方案、共聯資源、共解難題;業委會(物管會)全程參與項目設計并實施監督,確保居民訴求第一時間得到響應;物業公司提供場地協調、后勤保障等力量支持;區域資源聚焦資金、技術、人才等精準賦能,形成需求共商、資源共享、難題共解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在淞澤九區雨水管網改遷工程中,社區黨組織聯動駐區企業提供管網設計技術,物業做好施工期間秩序維護等工作,物管會全程監督工程質量,僅用6個月就完成管網升級,徹底解決雨季道路積水問題。7個區域黨委運用“需求對接—方案共商—資源整合—落地執行”“四步工作法”,鏈接資源190余萬元,開展惠民項目60余項,推動治理主體由分散發力向協同攻堅轉變,讓優質資源高效配置、直達基層。
以實效評估機制為核
繪就幸福實景圖
向下滑動查看
為確保治理成效精準達標、群眾認可,斜塘街道實行“項目進度跟蹤+居民滿意度測評”雙軌評估機制。一方面,通過建立工作臺賬、現場督導等,四方協同跟進項目進度和質量,確保按時完成;另一方面,邀請居民代表、業委會(物管會)成員等參與滿意度測評,用“群眾口碑”檢驗工作成效。目前,共新增電瓶車充電口10840個,成功解決長期困擾居民的“充電難”問題;完成7000個煙感報警器安裝和279個監控設備布設,構建起智能安防體系;規劃240個停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大力推進蓮花三區雞頭米養殖場外觀升級改造,既扮靚了環境,又提升了特色產業品牌價值;針對金色尚城噪音擾民、淞澤家園二區垃圾歸集設施老舊等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全面推進垃圾歸集房智能化改造,顯著改善了人居環境。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共治、從問題導向到幸福導向,斜塘街道的治理實踐證明:黨組織的“統籌力”、業委會的“居民視角”、物業的“服務觸角”、駐區資源的“專業優勢”,在黨建引領下進行深度融合后,會激發出基層治理強大活力,成為破解民生難題、提升治理效能的最關鍵要素。
來源: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黨工委
編輯:毛丹丹
制作:李夢葦
審核:王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