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上,廣汽、紅旗、長安等車企都把飛行汽車放在C位,在大規模制造航空器交通工具,沒有其他行業能比汽車企業更擅長。至于消費無人機,那個只是玩具,至多可以當個消費電子,不能當交通工具,解決不了交通運輸、公共服務等經濟發展問題。
從應用場景看,交通運輸是低空經濟重要應用場景,但目前全球航空產業都是虧損的,不僅波音、空客得靠政府補貼,各國航空公司也是靠政府補貼,本質上都是公共交通,服務于各國社會經濟發展,如果這些交通工具制造業、服務業都高利潤,那經濟發展成本必然高企,一個地區、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從何談起。
我國要發展低空經濟,必須先解決低空交通工具制造業發展問題,發展目的是實現低空交通工具的規模化,由此而來的必然是制造業低利潤。而低空航空交通運營企業,如果實現規模化,也必然回歸公共交通屬性,本身都應該是虧損或者微利的,否則這些基礎產業都高利潤,低空經濟的競爭力從何而來。如果這些產業注定低利潤,資本還應該投入嗎?這個問題誰也回答不了,就像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沒有幾家能夠盈利,但并不影響當年資本的瘋狂入局。
發展低空經濟,不是大家想象的在大城市上空飛行汽車、無人機滿天飛,噪音污染,住哪層都擔心窗外有無人機偷窺,都得給窗戶加裝防護欄,所有建筑都變成鐵籠子,那樣的賽博朋克城市,一點都不宜居。
歸根到底,發展經濟的目的是擴大生產要素的范圍和生產效率。發展低空經濟的政策基礎,是釋放地方政府的空域生產要素。但如果因為是低空經濟,就琢磨在天空中發展經濟,那有點望文生義了。我認為,發展低空經濟,核心是借助低空經濟形成規模化的低空航空器生產和運營服務能力,實現地面生產要素的擴張和效率提升。???????????????????????
比如對于深圳,發展低空經濟,目的如果是讓深圳市區滿天都是無人機和飛行汽車,那就是南轅北轍。對深圳而言,既沒有土地搞航空器大規模制造,也沒有利用率低下的地面生產要素,真正需要做的,是靠自身的科技能力,支持本地低空相關企業去幫助其他地區提高生產效率,比如廣東省有很多海島,借助低空交通工具,解決海島人類生活和經濟發展問題,創造出來的就是低空經濟。再比如浙江省有很多山脈,借助低空交通工具,解決山嶺地帶的人類生活和土地利用問題,降低道路修建成本,提高生活品質,創造出來的也是低空經濟。再比如重慶,長江和嘉陵江穿城而過,用無人機形成低空媒體,這個廣告效率比電視、互聯網更強大,未來這類媒體的商業價值,也是低空經濟。。。人類不可能生活在空中,最終經濟發展,仍然是人類地面生產要素的效率提升。
對政府而言,發展低空經濟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當年發展房地產經濟沒有本質區別。不是有地就可以發展房地產的,哪些空域能成為航路,哪些空域更值錢,取決于地面有什么,而不是天上有什么。對于民航機場而言,周邊的低空空域就沒啥用。但如果是河道、高速路、山嶺上空,這些低空空域就有可能提升地面生產要素的效率,這些空域就更有商業價值。同樣是建筑,CBD、物流站場的上空空域,就明顯更有商業價值。畢竟,大多數普通居民,能做地鐵,就不會坐的士,更何況是飛行的士。。。????????????????????????????????????????????????????????????????????????????????????????????????????????????
地方政府該如何發展低空經濟,一如當年地方政府不懂房地產經濟,那時候可以摸著香港的石頭過河,現在沒有地方有石頭可摸。即使是美國,也只有20萬架通航飛機,普通美國人一輩子也沒有坐通航飛機的機會,我們可借鑒的經驗并不多。在發展低空經濟這件事上,依靠本土創新應該會是主旋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