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海外不僅是戰略需要,更是生存需求。
2025年5月6日,中國兩家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分別宣布與Uber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共同推進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全球化布局。
在此之前,5月2日,Momenta與Uber聯合宣布,雙方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自動駕駛車輛引入Uber平臺,覆蓋美國和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首批合作商業化落地將于2026年初在歐洲啟動。
這一連串的舉措,體現了Uber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策略,通過技術組合+本地化運營,在自動駕駛商業化競賽中搶占先機,同時降低自身風險。
同樣的,與Uber合作,也是中國智駕企業為突破國內發展局限,尋求更大市場空間、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
01
合作內容:技術+平臺,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
Momenta、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均與Uber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各自的自動駕駛技術與Uber平臺結合,借助Uber廣泛的用戶基礎和成熟的出行服務運營經驗,快速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在更多國際市場的商業化落地,提升服務的觸達范圍和用戶體驗。
其中,Momenta將自動駕駛車輛引入Uber平臺,覆蓋美國和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首批合作商業化落地將于2026年初在歐洲啟動,并配備車載安全員。
小馬智行的Robotaxi服務將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接入Uber平臺,乘客可通過UberApp預約自動駕駛車輛。合作模式上,小馬智行選擇中東市場(如阿聯酋、沙特)為首站,后續拓展至歐美及亞洲市場。
而在不久前的上海車展上,小馬智行剛剛發布的第七代車規級自動駕駛系統方案。據稱實現Robotaxi的100%車規級量產,可以適應極端氣候(如高溫、沙塵)。
文遠知行與Uber則是擴大合作,雙方計劃在未來五年在15座國際城市(歐洲、中東等)部署Robotaxi服務。文遠知行與Uber的合作始于2024年9月,短短數月內便在阿布扎比落地運營。2024年12月,文遠知行已在阿布扎比落地運營,2025年車隊規模將達50輛,并擴展至迪拜。
運營模式上,Uber負責車隊管理,文遠知行提供技術支持,形成“輕資產+本地化”模式。這種模式充分發揮了雙方的優勢,Uber在出行服務領域的運營管理和市場渠道能力,與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技術相結合,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他們合作的共同點是,有效規避了中美市場政策風險,并借助Uber全球流量加速商業化。
02
發展現狀:中國技術領先,但商業化困境凸顯
目前來看,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L2級輔助駕駛已大規模量產,L3/L4級自動駕駛進入測試和商業化初期階段。
文遠知行的全球化進展非常快,目前已在全球10個國家30個城市開展運營,也確實帶來了較高的營收增長,2024年第四季度產品收入同比增長45.5%。例如,Robotaxi收入增長61.8%,達到8770萬元,主要來自海外市場,如阿聯酋Uber合作的合作。
不過即使這樣,2024年文遠知行營收3.61億元,仍然同比下降了10.2%,國內業務的收縮,車企自研導致文遠知行ADAS服務需求下降。此外,文遠知行高研發投入持續侵蝕現金流。
繼續擴大海外市場,是文遠知行的必然選擇。
小馬智行的市場戰略是“立足中國,著眼全球”,通過在國內一線城市積累運營經驗,為全球市場拓展奠定基礎。不過現實情況不是很樂觀,目前在北京、廣州等地擴大運營,但日均訂單僅15單,遠未達盈虧平衡所需的1000輛規模。
2024年營收5.48億元,同比增長4.3%,連續三年增長但虧損還在擴大。其中,2024年小馬智行Robotaxi服務收入為5238萬元,同比下降5.3%。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根據合作項目進展計劃提供自動駕駛汽車工程解決方案的服務費減少。而Robotruck服務的收入則所有增加,達2.9億元,較2023年1.8億元(2500萬美元)增長61.3%。
Momenta還未上市,無法看到財務數據。但其配套情況還是比較樂觀。佐思產研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Momenta在城市NOA第三方智能駕駛市場的份額超過60%,以“斷崖式”優勢位居市場首位,而華為HI模式占比近30%,兩家合計占據近90%的市場份額。
不過,盡管Momenta的商業故事頗為“性感”,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卷還在不斷加劇,其創收能力很難不被削弱。
與此同時,三家企業還在面臨中國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理想、蔚來、小鵬等車企自研智駕系統,嚴重擠壓了第三方供應商市場;另一方面,Robotaxi距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不短的距離。
企業們需要尋求對外突破。
畢竟,首先出海本身代表著多一個渠道的營收來源,這對于還未形成大規模商業化的自動駕駛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塊很具備吸引力的蛋糕。
其次就是多元化的融資來源。海外項目落地本身也是一種對外展示技術能力、商業模式的方式,本土化的落地也能更貼近當地的投資者,比如小馬智行伴隨沙特落地的1億美元入賬。
于是,向海外進發,已是各大自動駕駛玩家們必談話題,甚至是發力的重點。
03
破解“石油焦慮”:中東引入+投資中國智駕企業
有意思的是,在上述企業的發展規劃中,中東地區都是這一系列合作的重要關鍵詞。
中東地區正在尋找承接石油的新產業,智能駕駛顯然是非常好的選擇。也因此,Momenta、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都將中東地區作為全球化的重要市場。
中東地區最大的優勢是,政策紅利+資本支持,而且沒有貿易爭端。中東地區尤其是沙特和阿聯酋等國家,正致力于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沙特的“2030愿景” 和阿聯酋的“D33經濟計劃”等都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綠色技術等新興業態,智能駕駛作為前沿科技領域,符合其經濟轉型的方向。
例如,阿聯酋計劃2030年實現25%出行自動駕駛化,文遠知行已獲國家級全域自動駕駛牌照。
再如,迪拜和阿布扎比政府推出專項補貼(每輛車最高2.5萬美元)及寬松監管框架,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提供支持。
中東地區也非常喜歡投資中國的智駕企業。
2022年3月,小馬智行獲得中國-阿聯酋共同投資基金(中阿基金)的D輪融資;2023年10月,小馬智行獲得沙特新未來城(NEOM)及旗下投資基金NIF(NEOM Investment Fund)1億美元投資。
2022年3月,中阿基金參投文遠知行D輪融資。
2022年2月,宏景智駕獲得沙特阿美VC機構Prosperity7 Ventures的獨家投資;2024年9月,宏景智駕獲得Prosperity7 Ventures的B+輪融資等。
中東資本投資智駕企業,不僅可以獲得投資回報,還可以幫助中東地區的企業和政府與智駕企業合作,將自身在能源、金融等領域的優勢與智駕企業的技術相結合,實現互利共贏。當地政府通過積極引入智駕企業,有助于中東國家在全球智能交通領域占據一席之地,提升其在國際科技和經濟領域的競爭力。
多方互惠互利,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中國企業的中東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