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囂中,夏日的蟬鳴總是輕易地鉆進耳朵,攪得人心煩意亂。
可曾記得,小時候在鄉村,那聲聲蟬鳴卻是夏日里最動聽的樂章。
如今回想起來,那悠悠蟬鳴,仿佛帶著泥土的芬芳和童年的無憂無慮。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那些藏著蟬鳴的古詩詞,在字里行間找尋那份獨屬于夏日的記憶。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釋義:
新雨過后山谷里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詩中雖未直接寫蟬鳴,卻以山林間的靜謐,讓人仿佛能在這清幽之境中聽到那隱隱約約的蟬聲,與自然融為一體。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釋義: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于是馬上停止唱歌,靜悄悄地站立在樹旁 。
詩中生動地描繪了牧童捕蟬的瞬間,那聲聲蟬鳴,勾起了多少人童年在樹林間追逐嬉戲的回憶。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釋義: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傳的這么遠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這是一首借蟬喻人的詩,蟬鳴高遠,也展現出一種高潔的品格。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釋義: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漸漸東上。披散著頭發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在這夏夜的清幽中,若有若無的蟬鳴更添幾分寧靜與思念。
《田家》 唐?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釋義:
父親在山上耕種,兒子在山下開荒。六月的季節,田中稻谷還沒有抽穗,而官家收稅倉庫早已修好等待征斂。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詩中雖未著重寫蟬鳴,但夏日的炎熱與農民的辛苦勞作,在那聲聲蟬鳴的烘托下,顯得更加真實可感。
《蟬》 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釋義:
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雖含恨哀鳴徒然白費神勁。五更以后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微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舉家清苦。詩人借蟬的艱難處境,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蟬鳴聲聲,滿是凄涼。
《早蟬》 唐?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一催衰鬢色,再動故園情。
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
今朝無限惆悵,云樹繞湓城。
釋義:
六月初七那天,江邊的蟬兒開始鳴叫。在石楠樹茂密的葉子里,傍晚時分傳來幾聲蟬鳴。
這蟬鳴一聲一聲,催白了我的頭發,也勾起了我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秋風還沒有吹起,我的秋思卻已先于秋天而生。回憶往昔在東掖任職的時候,在宮槐下聆聽蟬鳴。
如今卻是滿心惆悵,只能望著圍繞湓城的云樹。這首詩里的蟬鳴,是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也是對當下境遇的感慨。
《聞蟬》 唐?來鵠
綠槐陰里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莫道聞蟬便無事,也須愁殺別離人。
釋義:
在翠綠的槐樹樹蔭里,傳來一聲清脆的蟬鳴,此時霧氣淡薄、微風輕拂,蟬聲還不那么響亮。
不要說聽到蟬鳴就沒什么事了,這蟬鳴足以讓即將離別的人愁緒滿懷。蟬鳴在詩人筆下,成了離人心中的愁緒象征,觸動著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臨江仙?暮春》 宋?趙長卿
過盡征鴻過盡燕,故園消息茫然。一春憔悴在煙村。啼鵑啼處,青草綠池邊。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落花飛絮兩翩翩。離魂殘夢,相映遠斜陽。
釋義:
征鴻和燕子都已飛過,還是沒有收到故鄉的消息。整個春天都在煙霧籠罩的村莊里憔悴度過。杜鵑啼叫的地方,池塘邊青草已經變綠。拄著拐杖站在柴門外,迎著風傾聽傍晚的蟬鳴。
落花和飛絮輕盈地飛舞著。離別的愁緒和殘留的夢境,在斜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凄涼。在這首詞中,暮蟬的叫聲,為離人增添了無盡的落寞與哀愁。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釋義:
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得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傳來杜鵑的啼叫聲。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雖然詞中主要寫了子規啼,但在那暮春的山林間,蟬鳴或許也若隱若現,與其他聲音一起,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也映襯著蘇軾樂觀豁達的心境。
這些古詩詞里的蟬鳴,或歡快,或哀怨,或寄托著思鄉之情,或展現著高潔品格。找個閑暇的午后,靜下心來讀一讀這些詩詞,讓那穿越千年的蟬鳴,帶著我們回到那些美好的時光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