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桉樹林區,我們會發現有些地塊上的桉樹林底下雜草很少,甚至光禿禿一片……
事實擺在面前,網上桉樹“林下不長草”人傳言,難道是真的?!
但是,如果據此得出“林下不長草”的判斷,那就顯得過于草率、也有點武斷了,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林下沒有草”或者“林下少有草”。
桉樹不僅生長速度快,適應性也非常廣,從熱帶到溫帶,從濱海到內地,從平原到高山都可以生長,而且耐干旱、耐瘠薄,容易種植成活。
調查發現,有些地方因土壤貧瘠,在造林之前本來就沒有植被,但桉樹也能夠長起來了,還反而帶來了雜草等林下植被。
雜草能長的地方,桉樹能長;雜草不能長的地方,桉樹也能長;雜草和桉樹,也能共生、共長。
因此,所謂的“林下不長草”,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那么,桉樹“林下沒有草”或者“林下少有草”,皆為人為因素的影響所致,而非桉樹本身的特性。
事實上,如果不加以人工干預的話,桉樹林的林下都有豐富的雜草、雜灌等植被。灌木叢生,雜草密布,有的雜草、雜灌甚至比人還高,與其他森林林下植被相比,無論種類、數量,還是覆蓋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本不可能出現“林下不長草”的狀況。
廣西通過10年監測并調查發現,廣西桉樹林中有維管植物120科369屬584種,包含被子植物101科337屬529種、蕨類植物15科28屬49種和裸子植物4科4屬6種。其中,在1-9年生桉樹人工林林下記錄有2482株植物,隸屬58科101屬142種,與其他樹種林下植物多樣性比較,桉樹林下植物物種豐富度并不低。
我們種植桉樹,以獲取木材為目的。所有的營林手段都會服務于這個目的,當然要對影響桉樹生長的雜草、雜灌進行清理,因為它們會與桉樹爭奪寶貴的養分和水分。
道理,非常簡單!
你見過哪里種水稻是不拔除雜草的?你見過哪里種蔬菜是不拔除雜草的?如果有,我只能說“你太懶了”,根本不是干這一行的料。
生產上常用的撫育手段,主要有砍灌斬草、噴灑除草劑等,而直接施用除草劑,可實現雜草連根滅殺,所到之處幾乎“寸草不生”,就出現了我們常常看到的場景。
桉樹并非什么妖孽之物,沒有超能力能夠讓“林下不長草”,而“林下沒有草”或者“林下少有草”,原因在于人為的種植和管理方式。
當然,對桉樹林下的雜草進行清理,未必非要“一刀切”徹底清除,適當保留一定的林下植被,并不會影響桉樹的生長。相反,隨著桉樹生長起來,這些植被自然就成了林下植被的一部分,雜草也能與桉樹和諧共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