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王辰老師青海旅產會游玩地風景照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我們天天學習保險,也會乏味。今天我們改變一下思路,一起來學習一下《道德經》里的理財智慧。
史記里評價《道德經》時說:“圣人不朽,時變是守。”簡單理解就是,能做到長久的人,都是能夠做到應物變化,與時俱進的。我們今天學習理財,就是要學習變與不變的關系,既堅持不變的原則,又學習千變萬化的方法。今天,我借用我個人對《道德經》里的一些話的理解,來啟發大家對理財的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01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投資不能跟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當大眾形成了特別一致的看法時,風險就積聚到最高了。當滿街的人都談論股票時,股票就到高點了;當滿街的人都研究投資房子時,房子要開始跌了;當大多數農民朋友都響應號召養豬時,豬就不值錢了。好壞是相互轉化的,價格高到一定程度,就會跌,跌到一定程度就會漲,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02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欲望會讓我們胡亂消費,過度消費。管理好我們的消費欲望很重要,商業社會,商人在挖空心思勾引我們的消費欲望,我們的任務是管理好自己的欲望,盡量少花冤枉錢,常問自己需要不需要,少問自己喜歡不喜歡。堅持一個原則,該花的一分都不要省,不該花的一分都不要花。
03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貽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做生意要學會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不要賺“最后一個銅板”,不要等著賣最高價。財富越多,風險越高,不是賊偷就是賊惦記,連政府也在算計你的財富(稅收);有錢之后做人要低調,飛揚跋扈,終究會倒霉的。適可而止,見好就收,才能持久。學會退出江湖,既是智慧,更是勇氣。
04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失敗的人,都是因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賺快錢,雖然痛快,但不會長久;賺慢錢雖然不過癮,但會更持續。無用之用,才有大用。不被眾人看好的東西,未必沒有價值。比如保險是金融工具里最保險的,但是恐懼保險的人很多;股票期貨的風險很高的,人們卻趨之若鶩。
05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話不要說盡,事不要做盡,凡事太盡,緣分早盡。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樂極悲生,否極泰來,這些古語都是告訴我們物極必反的道理,告誡我們人生要學會留白。
山登絕頂人為峰,回頭就是下坡路,投資永遠都要給自己留點退路,保留一定的后備力量(備用的現金),不能打光最后一顆子彈,這就是松下幸之助倡導的水庫經營原理。凡事留有余地,這樣就可以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以有轉變軌道的機會。
06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我們無論投資什么工具,首先要搞懂你投資的是什么(分門別類),要能搞明白它的運作盈利模式,怎么開始,怎么結束,靠什么賺錢,你將以什么方式退出。如果搞不明白,最好別碰。
07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賺錢不要脫離自己擅長的領域,不要幻想去賺自己不懂的錢,做得好,賺得久,才叫成功。
08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不要沖動消費,每次想花錢的時候都要問自己“沒有這個東西行不行,到底需要不需要”,這樣就能回歸到極簡主義的生活。
09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一”就是道,就是根本,萬事萬物,都要找到自己的一,才能長久,所以說“圣人抱一為天下式”。每一個人都是你人生的主人,所以你自己就是一,有你世界才精彩,放棄了自我,就失去了整個世界。健康是人生的根本,健康就是一,其余的都是零。
對財富來講,保險就是一,是基礎,是核心,沒有保險的理財規劃,都可能功虧一簣。如果說財富是一棵樹,保險就是樹根。人的性格都是喜歡看地面以上的樹干有多粗樹干有多高,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但我們不要忘記了,所有地面以上的繁華都是因為根系的發達;如果根枯萎了,上面都得死,這就是保險的重要性。植根沃土,才能擁抱藍天。
10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身體(生命)比名聲重要,比財富重要,但現實許多人為了名利,不要命,不要臉,完全是本末倒置。愛好越多,花費越多,所以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有錢不花,只好儲蓄,未必有機會花。
11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貪得無厭,是人在追求財富路上的大忌。
12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真正善于養生的人,根本就不會去冒險。查理·芒格作為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常引用一個故事說“要是我知道我會死在哪里就好了,這樣我永遠都不會去那個地方”。李嘉誠說:“我花90%的時間考慮失敗。”比爾蓋茨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管理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絕不輕易冒險。
13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做人之道在于一個真字,老實人常在,奸猾人終敗;持家之道在于一個余字,不要寅吃卯糧,透支未來;組織管理之道,在于一個長字,有令則行,統一高效;治國之道,在于一個豐字,富裕才能文明;世界和平之道,在于一個普字,不能過度兩極分化。
14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勤儉持家,勤儉建國,資源有限,有錢也要學會節儉,這樣才能長久。揮霍無度,都得完蛋。網絡上有一個德國老夫人舉報臺灣人吃飯浪費,臺灣人被罰款的故事,理由是“錢是你的,資源是國家的,所以浪費要罰款。”這也是為什么要收房產稅的道理,因為買好多房子不用,也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
15
大小多少。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容易做的事情做久了,生活就艱難了;難做的事情做久了 ,生活就容易了。理財雖難,但必須堅持。理財要從自律開始,有自律才有自由,從小事做起,前期不容易,但會越來越容易。
16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風險管理要防范于未然,要持之以恒,要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堅持,始終如一,才會萬無一失。
17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小心駛得萬年船。我們在投資方面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沒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為勇敢就好,富貴險中求,結果是血本無歸。這幾年中國大地上金融騙局遍地開花,據說有三億多人被詐騙過。究其根本,就是我們忘記了“勇于不敢”的價值。
18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服務人群賺錢,賺得最多,賺得最久。維珍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說:“企業家的精神不是愚弄顧客,不是孤軍奮戰,也不一定是賺很多錢,當然更不是讓工作占據你的全部生活,而是將生活中那些讓你激動和興奮的事轉變成財富。這樣,你才能做得更好,做得更久。”
喬致庸說:“生意人,不能只想著生意,你要心里裝著天下。什么叫天下,就是天下蒼生,你碰到的每一個人,你要想他一年四季最需要什么,而不是你要賣給他什么,賺他的錢。”賺錢是做人的副產品,每個人的使命都應該是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在服務人群中獲得收入,才是正道。
今天的專題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重要提示:
關注王辰老師視頻號,不錯過每一場精彩直播 !
【總編:劉佳】
【同步微信:15998825723】
<內容疑問及圖片侵權等問題請聯系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