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公布了《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很多人沒有把這款公募新規當回事。
然而,這個新規會在未來很多年持續不斷的改變整個A股的風格邏輯。
這本質上是一場股市的反內卷革命。
一、當所有人都追求阿爾法,股市就沒有貝塔
基于人的本性,我們無論在選擇股票還是基金時,都試圖要做出比市場平均更多的超額收益。
做超額收益的方法主要是兩種:選股和擇時。
而A股市場的投資者主要依賴于擇時。
這就導致A股的換手率非常高!
但這是一個悖論,當所有人都在擇時時,誰能賺到超額收益呢?
注定只有極少數人。
整個股市越是著迷于擇時,投資者整體的收益就越低。
換句話說,當大家都追求阿爾法時,市場就沒有貝塔。
最終我們就總是抱怨上證指數萬年3000點。
這不是某一個人的錯,而是一個系統的錯誤,是所有人的投機行為導致的錯誤。
這就跟當下的教育類似,人人都想考上好大學,于是家長就一起雞娃。
但不管怎么雞,能夠上好大學的人數是相對稀缺的。
那么最終就會造成整個社會在教育上支付了過多的資金,從而導致居民幸福感下降。
競爭既可以帶來好處,也能帶來壞處。
當整體陷入惡性競爭時,則弊大于利,這就是國家打擊教培的初衷。
現在這股反內卷的風吹到了股市。
二、叫停惡性競爭
雖然中國股民也愛頻繁操作,但股民沒有從頻繁操作上獲得好處。反倒是虧了不少錢。
誰獲得了好處呢?
公募和私募等一干機構。
他們在擇時和選股上都更有優勢。包括:資金、消息、研究、設備、算法等等。
雖然A股過去20多年的貝塔行情很差,但公募和私募的平均收益是超越滬深300的。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內卷加劇到不可復加的底部,偏股基金指數從2016年至今,也沒有多大優勢了。見下圖。
道理很簡單,當市場沒有貝塔時,沒幾個人能賺到錢。
這就好比,當時代紅利到來時,大多數人都能輕松賺到錢,一旦時代紅利退潮,咱們才知道,自己過去賺錢不過是因為運氣好而已,跟個人實力沒什么關系。
現在A股的貝塔都被玩沒了,就已經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時候了。
于是國家開始著手進行改革。
從去年開始,我們做了很多事,包括但不限于:
1.鼓勵分紅和回購,增加股市的票息回報,引導價值投資;大家要注意,股票最本質的回報就是企業賺到錢后的分紅,而不是股價漲跌。
2.引入長期資金,甚至匯金親自下場大批量掃貨,央媽還喊話提供無限子彈;
3.嚴控IPO和再融資,限制大股東和高管減持;
4.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進行有利的重組;
5.完善退市制度,清除低質量企業;
6.給股市降杠桿,限制非理性的加杠桿;
7.限制機構凈賣出;
8.公募和私募新規等等。
這些改革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A股的生態。
由于這種致力于長期的改革帶來的改變是緩慢的,所以當我們每天都陷入股市波動中時,就很難察覺。
但假以時日,這種改變累積到臨界點,整個A股的生態將出現重大變化。
對于內卷這事,由于無法直接干預散戶的操作,所以從機構下手。
另一方面,國家大力推動指數基金,引導居民更多采用指數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而不是自己下場買股票。
那么可以想見,未來的投資者,會更多以指數基金的方式參與投資。
指數基金的一個特征就是換手率低。通常半年調一次倉。這就能很大程度上減少股市內部的摩擦。
隨著指數投資的比例逐漸增加,A股的貝塔行情會逐漸興起。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指數投資的占比更高了,那么獲取阿爾法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那么以后機構也很難做出像樣的業績了。
三、公募新規帶來的行為改變
接下來,重點看一看新規會讓公募基金發生什么行為改變。
過去,公募基金特別愛玩風格漂移,為什么呢?
因為踩中風格,基金業績就會暴增,而基民買漲不買跌。
于是規模就會大幅增加,而基金經理的收入跟規模和排名息息相關。
但這種風格漂移就增加的股市內部的摩擦,加大了換手率和波動率。
對于基金經理來說,如果踩中了風格,好處多多,如果踩錯了風格,虧錢的是基民。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那他當然要玩命的玩風格漂移了。
以今年漲得最好的基金鵬華碳中和主題混合來說,他今年的收益是67%。
它的業績基準是:70%中證內地低碳經濟主題指數+20%中債綜合財富指數+10%恒生指數。
它的業績嚴重偏離了業績基準,業績基準今年的收益是-4.82%。
這就說明該基金嚴重的風格漂移了,這就是在玩賭博。
賭贏了,基民就瘋狂的追逐,賭輸了,虧的是基民的錢。
它的規模也是在1季度暴增的。
基民買基金就是追漲。
公募基金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可是讓不少基民虧慘了。但公募基金的管理費可是賺得盆盤缽滿。
公募新規則則給風格漂移加上了緊箍咒。
第一,對于基金經理來說,偏離基準只有懲罰沒有獎勵。
新規規定,對三年以上產品業績低于基準超過10個點的經理,要求明顯績效薪酬明顯下降。
但如果業績高于基準,也不會給他們加績效薪酬。
這就會使得基金的持倉要緊跟基準。
第二,對于基金公司來說,它們會更多的選擇滬深300或者A500為基準。
道理很簡單,大量老基金的基準就是滬深300。
那么這些基金會把倉位向滬深300靠齊,這就會使得滬深300變得強者恒強。
大家都不敢不去抱團滬深300。
當滬深300相比其他基準(比如中證2000)跑出優勢后,選擇中證2000的基金,業績就跑不贏選擇滬深300的基金。
那么,最終他們即便跑贏了基準,也會掉規模。
咱們看看美股就知道,那邊的ETF中,標普500的規模遙遙領先。這也使得標普500一騎絕塵。
第三,對于所有公募基金來說,選擇躺平是最佳方式。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所有基金經理都在向基準靠攏,那么怎么做超額?
有幾個人跑得贏基準?
那么這些基金經理最佳的做法就是躺平,也就是大部分持倉復制滬深300,只敢用少量倉位去搏一搏阿爾法。
而且還要很小心,否則業績跑輸基準10%,績效薪酬要打水漂。
對于滬深300來說,可能還會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持倉向權重股集中。這也就是最近十年美股一直在發生的時。
四、短期影響
上面說的是公募新規的長期影響。
短期來看,公募基金會陸續把倉位向各自基準調整。
這就可能帶來一定的擾動。
那些相對于基準低配的股票可能得到加倉,高配的股票可能會被減倉。
不過,A股整體沒有大跌的風險。
我相信國家隊是想到了這一層的,所以這段時間會密切關注調倉帶來的影響。
一旦出現急跌,他就會注入流動性,維護市場穩定。
但國家隊主要是向滬深300注入流動性。這就又使得滬深300的占比更高了。
五、A股的人民性
管理層做了這么多的改革,目的就是要讓A股回歸人民性。
也就是要讓資本市場的紅利在居民財富端得以體現。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
第一,居民要買入,并且拿??;
第二,要給居民一個簡單的投資工具,比如,指數基金;而不是讓居民進場瞎炒;
第三,降低股市的波動率和換手率,降低內卷,發起貝塔行情;
第四,要價值投資,買入好公司,能創造價值且分紅的好公司;
第五,要慢牛,不能是瘋牛。慢牛才不至于讓股市的估值過分泡沫化。
要做到這些,還要下很多功夫,但好在,我們已經在路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