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這樣一塊領土,在清朝時被英國掠奪去已經被中國遺忘百年,但是這里的人民至今依然無條件支持中國,聲稱想要回到自己中國的家。這塊被遺忘的領土就是坎巨提,這里的人至今都自認是中國的后代,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閉關鎖國以前的古代中國,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科技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老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強大的中國在其他小國眼里就是可以依靠的強國,所以各個番邦小國都會定期中國進貢自愿成為中國的附庸國,以獲得中國的庇佑。
當時的坎巨提就是其中之一,它會定期向中國繳納貢品,而中國也一次次地幫助它抵御外敵,對于屢次來犯的克什米爾王國,是中國的幫助使得坎巨提避免了被吞并的命運。所以牢記中國恩情的坎巨提對中國也有著特殊感情。
但當時雖然清政府對于附屬過來的小國來者不拒,但皇帝認為清政府的疆域已經足夠遼闊,沒有必要再繼續擴充領土,所以實際上這些小國雖然被清政府收了,但卻擁有著完全的獨立自治權。即使有國家以轉讓領土的條件請求清政府的派兵駐扎,清政府還是拒絕了他們的提議,實行不治政策。或許在當時的清政府的眼里出兵駐扎本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就算拿領土來換也是賠本的買賣。
但是清政府的統治一步步地走向衰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加上一次次變法失敗,列強囂張地對中國進行掠奪,而憋屈的清政府只能站好挨打。等到了十九世紀末,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統治下,中國已經由一個領先世界的大國變成了自顧不暇的弱國,自己都顧不上了也就無法再庇佑其他小國,朝貢體系自然也就隨之瓦解。
只有坎巨提還和中國站在一邊,雖然也要向英國繳納貢品,但是從沒有忘記中國的一份。盡管當時的清政府根本不明白外交的意義輕慢了坎巨提,但是坎巨提依然認為只要清王朝還在一天,自己就還是清政府的從屬,他們也做到了這一點,向中國繳納貢品一直到了1947年,這份真情十分令人動容。
而坎巨提至今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因為中間的一段小插曲,光緒年間皇帝曾經派人去坎巨提的北邊修建城墻,所以有很多中國的工人及家屬移居坎巨提,所以坎巨提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中國人,所以有些人覺得自己是中國后代是有據可依的。
雖然坎巨提的面積不大,但它占據了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坎巨提是喀喇昆侖山中的大峽谷,東西寬約20里南北長約600里。坎巨提的西北連帕米爾,并通過科里克山口聯結阿富汗和中國,向北通過一些山口可直達新疆省的色勒庫爾,向南是興都庫什山至印度的門戶,距吉爾吉特只有50英里,是克什米爾十分必要的門戶。
坎巨提作為一個連結多個國家的重要節點,抵抗能力又十分弱小,也失去了大國的庇佑,使得當時的列強對它虎視眈眈。這一次中國沒能再保住坎巨提,眼睜睜地看著想要擴充自己版圖的英國直接用武力將其掠奪走。坎巨提淪為殖民地從此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這對于中國來說是十分慘重的損失,但是清政府實在是無能為力。
但是盡管已經歸英國所有,坎巨提的心卻還是在中國身上,即使后來印度發動獨立戰爭,坎巨提歸巴基斯坦所有,他們的心意也還是沒有改變。現在的坎巨提歸巴基斯坦所有,而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出了名的鐵哥們,所以坎巨提人民向著中國也并沒有什么問題。
俄日如今的中國早已和當時的清朝時不同日,日益強大的中國早已經拋棄那一套朝貢體系,在和巴基斯坦的交往中一直是平等友好的關系,對于坎巨提這個地方中國也是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也會無條件地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雖然坎巨提回歸中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但是以這樣和平友好的方式相處,也是另一種程度上的圓滿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