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的印巴沖突,
停停打打,
但巴鐵的戰果還在擴大,
繼6-0大勝印度空軍之后,巴鐵又擊落了印軍第四架陣風,并且俘獲了女飛行員,還用東大的激光武器打下來80多架無人機。
同時還發射了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印軍進口的“國之重器”S400防空系統,并利用網絡攻擊,癱瘓了印度70%的電力。
各位,不要覺得印巴沖突是小事,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超視距空戰,125架戰機的出動規模,遠遠超過俄烏戰爭的水平,雙方幾乎是壓上所有先進武器的家底,干了這一仗。
小小的邊境摩擦升級到國戰水平,表面上看是印巴的世仇宿怨,背后更是東西兩大國在印太的一次強烈碰撞。
結果是,
美國圍堵中國的C型包圍圈徹底斷裂,
持續了20年的龍象之爭,也即將畫上句號。
02
1990年代,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實力增強,
西方對華戰略圍堵也在日益加強。
到2001年美國占領阿富汗以后,
聯合盟友構建了一條環繞中國的“C形包圍圈”。
在東邊,是北起日韓,經南海至東南亞的“第一島鏈”,主打海洋封鎖,
遏制中國能源進出口路線和海洋貿易,威脅東部繁華地帶和渤海灣,
在西邊,是從印度到阿富汗的地緣鎖鏈,主打陸地圍攻,
遏制中國進入中亞和中東的地上線路,威脅西北和西南腹心地區,
PLA的大校戴旭警告說,
歷史上從未有一個大國被如此嚴密的C形包圍圈封鎖,中國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面臨空前壓迫。
你搞軍事,
前出太平洋的要道北日韓牢牢鎖住,南海時不時有航母過來自由航行,
你搞經濟,
有人口眾所多且結構年輕的印度作為你的備選隨時替代,
你搞文化,
有無數自帶干糧的公知內奸恨國黨永遠畏敵如虎,希望早點投降。
當時的美國,一手在中國大力給出訂單投資開廠,一手在政經地緣上全面壓制,
正是希望東大人乖乖聽話,世世代代的開好血汗工廠,生產鞋襪手套,在白種人主導的世界,不要有非分之想。
這個C型包圍,如果再加上同屬西方的俄國,跳的最歡的澳洲,
那就形成了“Q型絞索”。
03
中國發展的30年,正是不斷突破鉸鏈的過程,
一是南海筑島,
從2013年起,永暑礁、美濟礁等7大人工島構成“不沉航母”,紅旗-9B防空系統覆蓋整個南海,等雙航母編隊亮相后,美國“自由航行”淪為象征性表演。
二是東海破鏈,
2016年起,我軍艦隊就常態化穿越日本的宮古、津輕海峽,2020年以來,能攜帶高超音速導彈和核武的六爺沒事就去公海轉悠一圈,
日本防衛省一開始還每次勤快的陪跑拍照,后來干脆承認“已無法阻止解放軍進出太平洋”。
等到解放軍的雙航母編隊亮相和055巡航澳大利亞以后,第一島鏈已名存實亡。
三是西部突圍,
2018年,通印度洋出海口的中巴經濟走廊貫通,瓜達爾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噸,
2021年,美軍被迫撤出阿富汗,隨后其80%的基建項目由中國承接,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后,大毛在中亞影響力銳減,拖延了27年的中吉烏鐵路開始動工。
加上泛亞鐵路網的陡然加速,
整個西方,
在亞歐大陸只剩下了印度這一個關鍵支點,
因而被人寄予厚望,成為制衡乃至遏制東大的“底牌”,簡稱“印太戰略”。
在經濟上,
蘋果、波音、美光等公司放棄更物美價廉的中國供應商,挨著宰也要把產線搬到新德里,大毛在俄烏時寧肯低價把原油賣給莫迪去轉手,
在軍事上,
向印度出口遠超給中國密級的先進裝備,如法國的陣風戰機、俄國的S400、美國的P8I反潛機、C130運輸機、以及我軍都流口水,針對高海拔作戰定制的CH-47F支奴干直升機等。
政治上,
給印度超高規格待遇,公開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并邀請莫迪6次訪美,同時簽署《美印關鍵與新興技術倡議》,高新技術上的優先度超越日韓。
可以說,整個西方,都希望東大在印度身上吃癟,
而印度也認為自己是能和東大掰手腕的存在,
是能夠軍事上威脅到成都、經濟上替代掉中國制造、政治上成為東南亞一哥的有聲有色大國。
然而現實,遠不是他們臆想的那樣。
04
戰爭,從來都是政治的繼續,
這次的印巴沖突,其初始規模之大,戰爭烈度之高,已超出了試探深淺的程度。
印度一次性出動80多架先進戰機和數百架無人機,正是試圖利用關稅大戰和圍堵中國的契機,給川普政府納一個投名狀,梭哈籌碼擊破東大全天候盟友巴鐵,打響遏制東大的前哨戰,
進而推動世界工廠向印度的轉移、西方世界給印度的加碼。
然而,不僅是印度人、美國人自己沒想到,就連部分中國人自己都沒想到,
三哥竟然如此拉胯,
都不用東大親自出手,小弟略顯神威就打的印度滿地找牙,5月7號的空戰,本來可以一舉擊落15架,給面子只打三架陣風。
都不用東大的殲11、殲16、殲20出手,家族最不能打的老前輩殲10C,就干脆利落的擊落了西方號稱5代以下最強的陣風和蘇30。
都不用出動石墨和電磁炸彈,就讓印度的電網癱瘓了70%以上。
就你這種軍事和電力系統的一觸即潰,如此薄弱的工業化和國防根基,你還玩什么制衡東大和產業轉移?
三,陣風和戰機不是你該玩和能玩的,遏制東大你份量封差遠了,
請牢記你的底色。
05
華爾街大佬,
同時也是歷史和投資大師的瑞達利歐,
曾系統研究過最近800年世界霸權的更迭,
他發現每250年左右,
國際霸主的地位就會隨著科技、軍事、人口等力量對比的變化,進行一番轉移。
西班牙給荷蘭,荷蘭給英國,英國給美國,
到如今,美國給東方某大國,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不以人力的意志為轉移。
這次的印巴沖突,兩大國的代理人真刀實槍干一架,優勢在誰、趨勢如何已經看的非常明顯。
因此,我們根本就沒必要太過于恐慌一城一地的得失和幾個K線的漲跌,反而要從大國崛起的軌跡和資產價格的重塑方面,從50年、30年的視野,去布局大科技、大消費,埋伏那些必將伴隨國運成長起來的偉大公司和行業。
我們的星球,集合多位在一線親自搞過投資、做過企業、操持過上市公司,既懂中美、又懂產業、還懂經營管理的嘉賓與博主,幫大家規劃前瞻視野下的財富配置、股票投資、房產買賣、職業發展。
06
5月11號,在瑞士日內瓦的關稅談判傳來了消息,
我方的發布會說,會談取得了實質進展。
這個進展,
與其說是談出來的,不如說是打出來的。
正如教員當年在重慶談判時講,
你們打的越好,我就越安全,談判的時候越有本錢。
如今咱們的本錢,
和當年和完全不一樣了。
國貨之光閃耀在喜馬拉雅山上,
還會有更多的歐美武器,面對中式系統,
只能來一句,
“剛買的飛機、剛買的飛機被打啦”
最后文末放一個彩蛋,
國貨之光扔在印度的導彈托盤,
猜猜made by 哪家上市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