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長勇與妻子在太原一個街心公園合影留念
一次出差,東北漢子田長勇便深深喜歡上太原。如今,50歲的他,已在這座充滿魅力與煙火氣的城市生活了21個年頭,點滴美好回憶見證著他與太原的不解情緣。“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稀罕(喜歡)太原。”他說。
一碗刀削面的魅力
2004年,春寒料峭時,在哈爾濱電機廠任職的田長勇,第一次踏上開往太原的綠皮火車。“原來就是一次普通出差,結果被一碗刀削面勾了魂。”
在并州路的一家小面館,這個29歲的東北漢子被面館老師傅手中上下翻飛的面條所吸引,一根根柳葉面跳進開水鍋的剎那,他聽見了自己心跳加速的聲音。就著寧化府老陳醋,田長勇連吃兩碗刀削面,蒜瓣在齒間咯吱作響。“比俺東北的酸菜白肉還帶勁!”
太原的氣候宜人,不冷不熱的天氣,讓他每天都神清氣爽。工作之余,他先后走進雙塔寺、晉祠、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前身),被城市濃厚的文化底蘊深深吸引。
回到哈爾濱,田長勇滿腦子都是太原的好,跟妻子一合計,決定調整工作,舉家遷往太原。一年后,孝順的田長勇干脆把老父親也接來同住,一家人就此在太原扎下根。
見證變遷融入城市
這一待就是21年。田長勇見證了太原城市發展的巨大變化,他們的生活也隨著太原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好。
起初,一家人擠住在小店區塢城村面積僅60平方米的6層步梯樓房里。每天上下樓特別費力,加之小區布局緊促、公共區域小、綠化少,也沒有像樣的物業,生活多有不便。
2017年,全家人搬進龍城街道范家堡社區恒大翡翠小區。在高層新居,推窗可見祥云橋車流如織,龍城公園成為他每日鍛煉、遛彎的好地方。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田長勇的心里也美滋滋的。他總愛指著窗外的車水馬龍,與妻子倚窗憶舊:“你記得不,2005年咱們住塢城村,買袋面得蹬半小時二八杠自行車。”
田長勇的女兒從小在太原長大,對太原的感情深厚。“糖炒栗子的甜香,混著老陳醋的酸味,就是我記憶里的家鄉。”現為山西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的女兒說,太原承載著她美好的童年回憶,是心中無可替代的存在。
做一名合格的太原人
盡管東北口音依舊,田長勇卻因自己已經是一個太原人而驕傲,并積極參與構建幸福、和諧的社區環境。
“田大哥是個熱心腸,社區里有啥活動,他總是第一個報名,還積極發動大家參與。”社區網格員宋艷玲說,田長勇喜歡養狗,在他的倡議下,小區里成立了“汪汪隊”養狗聯絡群,大家聚在一起交流養狗經驗,鄰里相處得格外融洽。
去年9月,小區7號樓孕婦陸女士臨近預產期,家屬臨時有事外出,泰迪狗無人照顧。陸女士焦急萬分時,田長勇得知情況后安慰她:“你安心待產,我有照顧小狗的經驗,你盡管放心交給我。”待陸女士順利生產回家后,見泰迪狗被照顧得格外好,連聲道謝。田長勇則笑著說,這都是鄰里間該做的。
平日里,田長勇還喜歡組織東北親友來太原游玩。每次,他親自精心制訂旅游線路,把太原好吃、好玩的地方介紹給大家,讓親友們切身感受太原城的魅力。他對山西老陳醋情有獨鐘,只要外出,必定隨身帶上一瓶。逢年過節,他總會給老家人寄去山西陳醋和大棗,還時常在微信里分享太原的點滴變化,像“迎澤大橋開通了”“太原一號線通車啦”之類的消息。
每當龍城公園桃李爭艷時,總能看到田長勇帶著東北親友在樹下賞景的身影。在和煦春風里,他和太原的故事,如一壺老陳醋,醇厚迷人,回味無窮。記者 周利芳 文/攝
來源:太原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