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空軍中將巴蒂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一個“重大戰果”:印度軍隊擊落了“數架”巴基斯坦飛機。
但有趣的是,他拒絕透露具體數字,理由是“不想冒險猜測”,更絕的是,他還補充說,由于巴基斯坦飛機“沒有進入印度邊境”,所以連殘骸都找不到。
這番說辭一出,立刻在社交媒體上炸開了鍋,印度網友甚至調侃:“等發布會結束,印度已經贏了。”
這場看似嚴肅的軍事通報,卻透著一股荒誕感。
印度軍方言之鑿鑿地宣稱擊落敵機,卻又拿不出任何實質證據,甚至連飛機殘骸都“恰好”掉在巴基斯坦境內,讓外界無法核實。
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讓人不禁想起經典的“羅生門”劇情,各方各執一詞,真相撲朔迷離。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印巴沖突中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嘴仗”。
就在幾天前,巴基斯坦軍方也高調宣布擊落多架印度戰機,包括先進的“陣風”和蘇-30MKI,甚至還曬出了殘骸照片。
而印度方面則堅稱這些飛機是“發生事故”墜毀,并非被擊落。
雙方各說各話,誰也不服誰,讓這場空中對決變成了一場真假難辨的信息戰。
印度軍方的模糊表態,或許是為了避免國內輿論的壓力。
畢竟,如果承認損失慘重,莫迪政府將面臨反對黨的猛烈抨擊。
但如果夸大戰績,又可能被國際社會質疑誠信。
于是,他們選擇了一種“安全”的說法——擊落了“數架”敵機,但具體多少架?不知道。有沒有證據?沒有。
這種模棱兩可的通報,既給了國內民眾一個“勝利”的交代,又避免了被抓住把柄的風險。
然而,這種策略在互聯網時代已經很難奏效。
網友們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尤其是當巴基斯坦方面不斷放出戰果視頻和殘骸照片時,印度軍方的“無殘骸”說法就顯得格外蒼白。
有網友諷刺道:“印度空軍的‘隱身技術’真厲害,連自家人都找不到飛機殘骸。”
更有人調侃:“印度軍方是不是在玩‘空氣擊落’?反正看不見的敵人最可怕。”
這場沖突的背后,是印巴兩國長期以來的緊張關系。
克什米爾問題、恐怖主義襲擊、邊境摩擦……每一次小規模的交火都可能演變成更大的危機。
而這次空戰,更是暴露了印度空軍在裝備和戰術上的短板。
巴基斯坦憑借中系戰機和先進導彈,在超視距空戰中占據優勢,而印度的“萬國牌”裝備雖然數量龐大,卻在實戰中表現不佳。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場沖突已經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印度的導彈襲擊摧毀了巴基斯坦的多個軍事目標,但也誤炸了居民區,甚至導致多名飛行員喪生,巴基斯坦的反擊同樣造成印方人員傷亡。
雙方你來我往,誰也不肯退讓,局勢隨時可能進一步升級。
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聯合國、中國、美國等紛紛呼吁雙方克制。
畢竟,印巴都是擁核國家,一旦沖突失控,后果不堪設想。
但印度軍方的這場“無殘骸”發布會,似乎并沒有展現出真正的克制,反而更像是一場自欺欺人的表演。
或許,印度網友的調侃才是最真實的反應——“印度贏了”。
只是,這場“勝利”到底有多少水分,恐怕只有印度軍方自己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