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2025年5月6日,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雙方領導人互致賀電,中歐關系迎來新的重要發展契機,為后續合作奠定基調,也讓美國始料未及。
特朗普(資料圖)
1975年中歐建交之初,雙邊貿易額僅24億美元,歷經50年發展,這一數字已躍升至7858億美元,增長幅度超過300倍。如此巨大的飛躍,彰顯出中歐在經濟領域的共生關系愈發緊密,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已然成為全球經濟格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在雙向投資方面,歐盟長期以來是中國重要的外資來源地,截至目前,歐盟在華投資存量已達千億美元級別。而中國對歐投資近年來也增長迅速,投資領域從傳統制造業逐漸拓展至高新技術、金融服務等多元領域,雙方投資合作步入“雙向快車道”,為彼此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中歐關系并非一帆風順。部分歐洲國家受美國影響,在人權、經貿等議題上對中國采取無端指責與制裁措施,如歐盟基于不實的新疆人權問題謊言,對中國相關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嚴重損害中歐互信。但近期形勢出現積極轉變,中歐雙方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限制。這一舉措為中歐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交流合作重新打通渠道,預示著中歐關系將重回正軌,為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執政時期,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對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其中歐盟作為美國重要貿易伙伴,深受其害。歐盟為維護自身利益,迅速推出260億歐元的反制清單,分階段對美國農產品、摩托車等產品加征關稅。這一舉措不僅有效回擊了美國的貿易霸凌,也沖擊了美國國內相關產業,如美國農產品在歐洲市場份額大幅下降,影響了美國農業州的經濟與政治支持根基,凸顯出歐盟捍衛自身經濟利益的決心。
中歐加強合作,直接沖擊美國試圖分化中歐、維持全球霸權的戰略布局。在全球貿易規則制定上,中歐攜手推動多邊貿易體制完善,削弱美國單邊主義貿易規則影響力。例如在世界貿易組織改革議題上,中歐立場相近,共同抵制美國阻撓改革的行徑,為構建公平合理的全球貿易秩序貢獻力量。
在投資領域,中歐投資合作的深化,促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朝著更具韌性與多元化方向發展。中國對歐高端制造業投資增加,推動歐洲相關產業升級,減少歐洲對美國部分產業依賴;同時,歐盟企業加大在華投資,利用中國廣闊市場與完備產業配套,增強自身競爭力,打破美國在全球產業鏈中一家獨大局面,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使美國在經濟領域的霸權地位受到挑戰。
特朗普(資料圖)
中歐合作基于雙方內在需求,在經濟層面,雙方龐大市場與互補產業結構,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創造更多經濟增長機遇。在戰略層面,中歐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安全等,提升雙方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與影響力。在政治層面,中歐合作有助于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形成,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展望未來,中歐在綠色發展領域,可就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等加強合作;在科技創新方面,雙方科研機構、高校可開展聯合攻關,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取得突破。中歐合作不僅將惠及雙方人民,也將為全球和平、穩定與發展提供強大助力,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而這無疑是美國不愿看到卻又無法阻擋的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