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急診搶救室到重癥監護病房,從慢性病護理到特殊人群照護,鏡頭定格天使身影,光影訴說護理溫情。在第114個“5?12”國際護士節之際,上海中醫藥大學面向9家附屬醫院征集“那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收到近百份來自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者投稿,這些珍貴圖文構成了一幅護理工作的全景畫。
在圈內,誰是護理高手?明年,中國上海就將主辦“技能奧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賽。而護士節期間,作為世技賽入場券的競技場,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上海市選拔賽正在進行中,看看曾在國賽奪金、世賽奪牌的上海選手能否率先在全國范圍內衛冕。
寶山醫院助產士小瞿挽救母嬰。
【臨床驚心鏡頭:溫暖更有力量】
某天凌晨三點,寶山醫院產房被一陣急促的胎心監護儀警報聲猛然驚醒。一位懷孕37周多的產婦,突發胎膜破裂、羊水大量流失,監護屏上胎心曲線急劇下降。助產士小瞿觸到床單上的濕潤,后頸瞬間沁出冷汗。
“保持側臥,我托住寶寶!”小瞿半跪上床,右臂如鋼支架般撐起產婦臀部,掌心牢牢托住胎頭,防止臍帶進一步受壓。她的護士褲很快被浸透,膝蓋在床面壓出紅痕,卻始終保持著托舉姿勢。轉運至手術室的途中,她維持托舉動作長達9分鐘。直到主刀醫生完成手術,在場醫護懸著的心終于落地。這場與死神的賽跑中,小瞿用專業與毅力為胎兒撐起了一把“生命保護傘”。
龍華醫院男護士孫鑫岳在搶救病人。
凌晨時分,龍華醫院腦血管造影DSA導管室門口,術中燈驟然亮起,監護儀的尖銳警報聲撕裂了手術間的沉寂。52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王先生剛完成冠狀動脈造影,屏幕上的心電圖波形突然扭曲成室顫的鋸齒狀風暴。“立即除顫!”主刀醫生的指令未落,男護士孫鑫岳已從鉛衣口袋中抽出導電膏涂抹均勻,同時用膝蓋頂開搶救車鎖扣,動作如精密機械般無縫銜接。
第一次電擊后,室顫的波形短暫平息,再度狂亂。孫鑫岳的左手持續按壓患者胸骨中段,右手快速推注胺碘酮注射液。他弓腰形成的力學支點與DSA手術床形成穩定三角,確保導管位置在搶救中不發生毫米級偏移。
當第三次除顫仍無效時,他果斷啟用“壓迫靜脈充盈法”:雙掌交疊壓迫患者腹股溝區,原本塌陷的股靜脈瞬間充盈,18G規格的留置針一針見血,為后續腎上腺素靜脈推注打通了生命通道。當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導管需要植入時,他托舉患者髖部協助穿刺的動作依然穩如磐石——30斤鉛衣下的手術服早已汗透,卻凝練成介入護士獨有的“鉛衣美學”。生死競速后,竇性心律終于在監護儀上劃出平穩弧線。
曙光醫院護士長王晶穿刺中。
曙光醫院病房內,一位老年危重癥患者血壓持續走低,外周靜脈因長期治療幾近塌陷,高年資護士輪番穿刺均告失敗,監護儀的滴答聲敲打著緊張到凝固的空氣。護士長王晶快步走到床旁,指尖輕觸家屬緊繃的手背:“讓我們再試一次!”
她抱起超聲儀器,小心翼翼調整探頭角度,在患者脛前靜脈鎖定目標后,拿起動脈穿刺針進行穿刺。針尖刺入皮膚的剎那,患者肌肉輕輕顫動,暗紅色的血液緩緩流入針管,所有人緊繃的神經才稍稍放松。監護儀上的血壓數字開始回升時,王晶仍保持著進針的姿勢,直到確認留置針穩妥固定。“你們比我們還上心……”患者家屬抹著淚握住兩人的手,此時王晶的上衣已被冷汗浸濕……
百份投稿記錄臨床護理日常,照片故事詮釋白衣天使初心。“從驚心動魄的生命搶救,到默默堅守的社區服務,再到跨越國界的無私援助,每一份付出都閃耀著人性光輝。”上海中醫藥大學護理專碩研一學生張欣悅感言:“這些故事中,不僅在于精湛的技術,更在于那份沉重的責任和愛心。”上中醫2021級護理學本科專業學生姜珊也說:“鏡頭中,一線護理工作者們專注的身影,更堅定了我在護理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和信念。”
上海市中醫醫院石門路門診中醫綜合治療區護士長吳菁茜深入靜安區社區、養老院、學校、企業及地鐵站點開展中醫健康講座與咨詢。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在5月14日上海中醫藥大學舉辦的“大美無言,大愛有聲”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第六季“偉大工程”系列示范黨課中,部分故事的主人公將在現場與護理學子們分享他們的感人故事和實踐經驗。一同通過真實案例傳播,為在校護理學子樹立職業榜樣,也為弘揚南丁格爾精神提供鮮活教材。
【國賽金牌選手:技能為翼 仁心為燈】
護士是天使也是戰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今年國際護士節同期,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上海市選拔賽在上海健康醫學院舉行。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作為我國職業技能領域的頂級賽事,只有國賽金牌選手才有望代表中國參加2026年在滬舉辦的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世界技能大賽“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國家主訓練基地,上海健康醫學院參賽學生自2018年起先后在這項“技能奧林匹克”中斬獲多枚獎牌,并三次蟬聯全國冠軍。其中,吳怡欣于2022年代表中國首次摘得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銅牌,曾小桉則在2024年再獲世賽銅牌,實現我國在該項目獎牌的突破性積累。
曾小桉分享寄語學妹學弟。
在第46、47屆世界技能大賽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為國摘得銅牌的背后,師門傳承,后繼有人。市賽之際,上海健康醫學院舉行“以愛為擎,同心致遠”2025年國際護士節傳光授帽。上健醫黨委書記郭永瑾表示,建校10年來,學校已培養護理相關專業畢業生1.2萬人,占全校人才培養總數的1/3,其中90%以上的畢業生進入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0%畢業生進入上海三級醫院,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
“攜愛鳶尾開,五月天使來。”當天,校長吳韜將校旗和院旗傳遞到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海市選拔賽的教練組代表和參賽學生代表手中,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院長朱愛勇、參賽選手閔思達分別領旗。之后,上海市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庹焱點燃紅燭,啟動傳光授帽環節。只見點點燭光映照著護生們的臉龐,圣潔的燕帽承載著守護生命的責任。
在現場,庹焱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護理部主任奚慧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護理部原主任曹艷佩、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查慶華等10位護理前輩,共同為即將走上實習崗位的400多名護生代表授帽,并將象征著生命之光的紅燭傳遞到她們手中。作為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國賽金牌獲得者,身著胸前帶有國徽的世賽領獎服,曾小桉也激勵同學們用專業與溫度守護生命,以技能為翼,以仁心為燈,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原標題:《百張護士照片背后是救死扶傷一線實例,上海能否衛冕健康和社會照護技能國賽?》
題圖來源:上健醫 圖片來源:受訪高校
題圖說明:郭怡心獨舞作品《平凡天使》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徐瑞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