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事多,公號文章沒有更新。很想早點告訴你們一個結果:《一位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離世,為何引發懷念潮》發表后,文章收到愛心網友如潮愛心。截至今天下午17時,收到讀者打賞9858.31元,我將兌現承諾,將你們此次的全部愛心,奉獻給關愛老兵重慶志愿者團隊,決定微信轉賬1萬元,不足部分,由我本人補足。
請朋友們不要再在那篇文章底下打賞,謝謝你們的愛心。
最后數額,將以實際情況為準,這里只是提前匯報。
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團隊關愛抗戰老兵16年,這16年中,發現和陪伴了690多位抗戰老兵,如今健在的老兵27人,老兵遺孀32人,彌足珍貴,都在進行關愛。有志愿者們的發現和陪伴,690多位抗戰老兵恢復了社會尊嚴,他們的生活得到了部分改善,他們的身體狀況得到了志愿者們的關照。
對這篇文章打賞的有394人,其中49人打賞100元,2人分別頂格打賞256元。即便打賞1元,也是一份可貴的愛心。當然,關注和轉發文章,同樣是愛。
部分打賞者在打賞時留言,表示對抗戰老兵和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王穎的尊敬。讀者“獨嘯齋主”留言說,“打賞微不足道,聊表心意而已。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最不能忘記的就是當年血灑疆場的將士。”我回復這位讀者說,“謝謝您的心意,我一定全數轉交,不辜負你們的愛心,讓健在的老兵碗里多一顆油星,也讓他們晚年生活多一份尊嚴。”因為打賞人數太多,我無法一一回復,只回復了部分讀者,大致意思就是這個。
原來想列個表,把打賞人的名字和錢數公布出來,做了一半,做不下去,不僅是打字費時間,主要是表格太長,有礙閱讀。也想過截圖,同樣過于繁難。還有一個擔心,過于強調這個,怕平臺不讓。好在打賞的讀者朋友們也不是為了揚名,只要我把他們的愛心落到實處,就是滿足了他們的心愿。
關愛老兵重慶志愿者團隊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團隊,他們的財務管理非常嚴格,嚴格得每次關愛要老兵或者家人簽字,志愿者回家后還要填寫不少表格,王穎生前就是志愿者加賬務管理者,每年還要接受相關管理部門的財務審查。
那篇文章后面有一條留言,是一位讀者想有所表示,問如何聯系捐款,我知道這事我不敢代勞,立即聯系重慶方面,讓重慶團隊告訴聯系方式,他們自己去聯系,我希望知道結果。
關愛抗戰老兵重慶志愿團隊負責人“新熊熊”給文章留言說:“含淚讀完李老師作品。我是經王姐介紹才認識到李老師的。感謝李老師轉載我們團隊的文章,昨天又推出這么感人的懷念文,還將把打賞金送給我們團隊。我們有幸在王姐生命最后15年里與她同行,又陪伴了她與病魔抗爭的最后兩個月。這位善良有愛、熱情無私、堅強正直的姐姐,在另一個世界,以新的奉獻繼續關愛抗戰老兵。這些天來,巨大悲傷一直擁堵在我們每位伙伴心里。但路未央,我們會振奮精神,繼續前行。再次感謝關心王姐的朋友們,感恩為本文打賞的朋友們。”
文章打賞,規定7天后到達作者的賬號。因為打賞時間不一,所以,這9858.31元不會同一天到賬,我向重慶方面匯款后,他們會給我一張正式收據,到時候我會在文章里公布出來,只是希望讀者朋友們靜候幾天。
公號文章,作者不能暗示打賞,一旦被發現,輕則取消本篇打賞,重則封閉打賞系統,全數追回,返還打賞讀者本人。我上篇文章,承諾全數轉交給關愛老兵重慶志愿者組織,所以平臺認定不算犯規,感謝平臺的支持。
這次如潮打賞,說實話,我心有艷羨。但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是老兵的氣場,讓廣大讀者有了關愛的心,是志愿者王穎和所有志愿者的努力,才有讀者們的掏心掏肺!我何德何能?編外志愿者,也是我自封的。我愿意在關愛事業上,做出自己的一點努力,讓抗戰老兵們得到應有的尊重。
再次感謝廣大讀者。前天的那篇文章,再不要打賞了,我好“扎賬”。
順便轉告讀者,關愛抗戰老兵重慶志愿者團隊,于前天圓滿召開了年會,年會上,展現了王穎、吳治娟、宋曉紅3位堅強志愿者的影像,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