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與英國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這是自4月2日實施所謂的廣泛“對等關稅”一個多月來,美國政府在貿易領域的首次突破。其中許多實質性條款和細節將在未來幾周敲定。特朗普說,該協議包括為美國出口產品增加數十億美元規模的市場準入,特別是在農業方面,大幅增加牛肉、乙醇和農民生產的幾乎所有產品的準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透露,英國一家航空公司同意了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采購協議。
為什么這次英國跪了呢?別看英國國力還行,但在和美國貿易上的逆差,真不大。2024年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總額達到9180億美元,其中英國只貢獻了178億美元,還不到2%。
所以美國和英國談起來,更容易一點,哪怕把貿易逆差給徹底抹平,也就是一百多億美元的事情,對英國這個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來說,小事情。而英國和美國有深度綁定的關系,英國可以從脫歐,但不敢和美國斷聯,所以在美國重塑自己全球商貿霸權的過程中「賣個好」,成本不高,但收益很大。
特朗普(資料圖)
英美此次簽署這個貿易協定,其實也是美國對外釋放的一個信號。此前美國對于關稅問題,態度是非常的堅決,可是在打了一個多月的關稅戰后,美國發現自己身的實力,并不足與與全球這么多國家進行較量。當然那個暫緩90天,對全球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政令,就是特朗普的讓步。特朗普給那些想和美國進行談判的國家一個希望,讓這些國家來美國與特朗普進行談判;然后特朗普再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最后為美國謀取最大的利益。
坦白說,只要像中國、歐盟、日本以及加拿大等世界主要經濟體沒與美國簽訂關稅,那么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就注定難以為繼。在英國所美國簽訂了所謂的關稅協議后,歐盟那邊是徹底坐不住了。歐盟委員會8日發布消息稱,針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歐盟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并計劃對950億歐元的美國進口產品采取潛在反制措施。目前美國對歐盟27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商品征收10%的“基準”關稅。美國與歐盟的貿易戰,已是不可避免。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資料圖)
不久前,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表示,隨著特朗普不斷開展所謂的“貿易調查”,美國關稅很可能會直接覆蓋歐盟對美總出口額的97%。但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對歐盟而言,這種所謂的“關稅政策”,都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因此,如果在這輪美歐談判中,依然不能取得一個讓歐盟滿意的結果,他們會毫不客氣地開展報復措施。據外媒報道,歐洲正計劃先對價值1000億歐元,約為8200億人民幣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并與各成員國針對具體事宜,開展詳細討論。
歐盟一開始還寄希望于,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換取美國的關稅豁免,然而隨著特朗普變本加厲的揮動關稅大棒,包括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的關稅,讓歐盟逐漸失去了信心。就像中方所說的那樣,妥協和退讓換不來尊重和對等,只會助長貿易霸凌行徑的囂張氣焰。
在美國施壓各國選邊站隊之際,歐盟罕見的強硬表態,稱絕不會與中國“經濟脫鉤”。如今,中歐雙方終于達成一致意見,決定互相解除制裁,不僅是邁出了深化合作的重要一步,更是邁出了反制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第一步。
馮德萊恩(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高壓手段逼迫馮德萊恩赴美,結果反而促使歐盟進一步強化“自主談判權”。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認為,馮德萊恩此舉打破了歐美首腦“即便無協議也見面”的慣例,使得美國在外交操作中陷入了尷尬的被動境地。就在馮德萊恩明確拒絕赴美的同一周,特朗普還在其“真相社交”賬號上高調放話要對歐洲進口電動車征收高達100%的懲罰性關稅。這種“邊威脅邊邀約”的雙面操作,不僅無法打動歐盟,反而加速歐美之間的“制度脫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