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總在晚年的時候,總是感慨,王震對自己很好,然而自己卻總是罵他,不管王震做什么,都會討到自己的一頓臭罵,這讓彭老總挺后悔的。后來他叮囑自己的侄女,之后一定要替自己去看看王震。那么王震與彭德懷之間到底有著什么樣的交情呢?
1952年,朝鮮戰爭局勢已經穩定下來,而彭德懷因為疾病惡化不得不趕緊回國治療,然而在他回國之后,中央也在經過考慮后,讓彭德懷擔任軍委的副主席還有總長。1955年5月,還在休養的彭德懷就見到了來看望他的周總理,兩個人交談了很多。不過彭德懷沒想到周總理來,竟然不是給他帶來回朝鮮的消息,而是讓彭德懷去中南海工作。可是這個消息讓彭德懷挺震驚的,畢竟在他看來中南海真的不適合自己,朝鮮戰爭還沒有結束,他怎么能夠安心在國內待著呢?
對于這個決定,彭德懷是不愿意的,所以他就同周恩來有了爭執,不過周恩來表示中央已經派出陳賡去朝鮮了,你也可以放心在國內工作了。陳賡可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他的軍事能力在各個時期都是有表現的,雖然彭德懷很不情愿,但是聽說陳賡去了朝鮮,他也就放心不少。其實在中南海休養的時候,彭德懷心里就非常的郁悶,因為他的文化水平不高,覺得軍委的工作自己干不好,還是打仗最適合自己。
而且能夠負責軍委工作得同志可是大有人在,如果說自己當這個軍委副主席是因為資歷高,這對于那些有能力的同志來說就非常不公平了。而在彭德懷看來,就算是自己不能再回朝鮮,可是中南海的工作他也是做不來的。
在他郁悶的時候,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了他的腦海里,那就是王震,當時王震被派到了新疆搞農業發展,而彭德懷是勞苦大眾出身,對于農業方面的工業他還是有基礎的,也比較擅長。正是因為王震,讓彭德懷有了想當農業部長的想法。
王震在1908年出生,湖南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學習拳腳功夫,這也就對他日后從軍打下堅實的基礎。王震19歲就投身革命了,因為紅軍部隊武器裝備缺乏,可是王震卻能夠憑借一身的武藝,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而這也讓他從普通的士兵,逐漸成為前線優秀的指戰員。
每次作戰的時候,王震都會沖在部隊的最前面,可是他已經是指戰員,如果在沖鋒的時候被敵人打中,犧牲了,這對于我軍來說就是最大的損失,所以任弼時還有關向應就輪番來勸說王震,讓他不要這么做,這就是個人英雄主義。雖然眾人勸說都是為了王震好,可是他也只是笑笑,在這之后他依舊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對此賀龍還專門下了死命令,就是戰斗開始后,王震不可以沖在最前面,為了確保王震能夠遵守這個命令,還給他準備了好幾個警衛員,時刻盯著王震的行動。這也看出上級對他的關心與愛護,不想他就這么犧牲了。
1941年王震接到去南泥灣開荒的任務,雖然不能上前線,可是開荒任務對于我軍的發展來說也是相當重要,所以王震堅決服從命令,帶著部隊去荒漠開墾土地,搞農業,而他也將這個工作干的有聲有色,就連毛主席都對王震的成就大為感嘆。
彭德懷與王震相識是在抗日戰爭中,不過建立深厚友誼卻是在解放戰爭中,因為王震在西野任職,是彭德懷的下屬,而他英勇的表現也讓彭德懷對他很是看重,他同彭德懷一起參與了不少的戰斗,也都贏得非常漂亮。另外新疆也是在彭德懷與王震共同努力下解放出來的,所以他們的戰友情誼很深厚,在彭德懷晚年最牽掛的人之一就是王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