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段模糊視頻掀起軒然大波,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與德國總理弗里德里?!つ模‵riedrich Merz)被指在赴基輔火車上使用可卡因,引發社交媒體熱議。法國官方怒斥這是俄方主導的謠言,意在破壞歐洲團結及烏克蘭支持。
本文揭露這場誹謗風波的來龍去脈,剖析其背后地緣政治動機。
視頻畫面模糊不清,乍看之下,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面前似乎放著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小包。然而,這些視頻卻成為一場大規模誹謗行動的起點。謠言宣稱,馬克龍與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夜間乘火車前往基輔時吸食可卡因。這一惡意中傷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巨大風波,迫使法國外交部和愛麗舍宮罕見發表聲明予以駁斥。
視頻中,馬克龍似乎迅速將白色小包藏于鏡頭之外,而默茨的公文包旁據稱有一根“可卡因吸管”,被他悄然收起。法國右翼民粹主義政客尼古拉·杜邦-艾尼昂(Nicolas Dupont-Aignan),曾被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于2017年提名為總理候選人,率先發難。他質問:“馬克龍那充滿愧疚的眼神想掩蓋什么?”并宣稱查明真相對“法國的信譽至關重要”。勒龐的前副手弗洛里安·菲利波(Florian Philippot)也加入戰團,憤怒追問馬克龍究竟藏匿了什么。
“他們如此絕望”
愛麗舍宮發布了一張揉皺的白色手帕照片,澄清所謂“毒品”純屬子虛烏有,指責謠言荒謬到將一塊手帕當作毒品。聲明指出,歐洲的團結被某些勢力視為威脅,因此“法國的內外敵人”蓄意散布關于馬克龍與默茨“共同吸食可卡因”的虛假信息,意在制造混亂。
隨馬克龍訪烏的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Jean-Noel Barrot)態度更為強硬。他公開表示:“我們看透了你們!你們如此絕望地阻撓烏克蘭和平,甚至不惜傳播顯而易見的謠言?!彼€在X平臺上貼出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Sacharowa)和俄烏談判代表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jew)的帖子,指出二人率先傳播了這些視頻。美國陰謀論者亞歷克斯·瓊斯(Alex Jones)也通過其擁有百萬受眾的Infowars網站加入這場誹謗行動,進一步擴大影響。
法新社(AFP)和美聯社(AP)的高清視頻清楚顯示,馬克龍面前的僅是一塊揉皺的手帕,默茨公文包旁的不過是根牙簽,謠言不攻自破。
偽造賬單與謊言
近期,法國政府對虛假信息行動采取了更為果斷的應對。5月初,巴羅首次公開指責俄羅斯軍事情報機構(GRU)對法國使用網絡攻擊手段。雖然針對俄羅斯的指控并非新鮮事,但法國外交部以往多避免直接點名。這次,外交部明確披露了GRU的20728部隊,駐地位于頓河畔羅斯托夫,由其衍生的166號信息研究中心負責操作。據法國國家信息安全局5月發布的報告,從2023年底至2025年3月,俄方直接或間接對法國發起了77次信息攻擊。
例如,去年7月,一份偽造的賬單聲稱烏克蘭總統夫人奧萊娜·澤連斯卡(Olena Selenskyj)在法國購買了一輛價值450萬歐元的豪華轎車。這些謠言大多旨在將法國政府描繪為腐化墮落,同時抹黑對烏克蘭的支持。法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譴責:“此類破壞穩定的行為不可接受,與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不相稱?!?/p>
馬克龍本人早在2017年競選期間就曾是莫斯科策劃的誹謗行動的受害者。當時,普京通過俄官方媒體對其進行攻擊,俄媒Sputniknews散布謠言,稱馬克龍是同性戀,與時任電臺總監馬蒂厄·加萊(Mathieu Gallet)過著雙重生活。馬克龍不得不公開回應。同時,俄方黑客對馬克龍競選團隊的服務器和電腦實施了確鑿的網絡攻擊,試圖干擾選舉。?
信息出處
https://www.faz.net/aktuell/politik/ukraine/wie-moskau-macron-und-merz-diffamiert-110471442.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