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引言:
"天啊,這是什么地方?"物業經理王師傅倒吸一口冷氣。
顧清婉,曾經備受矚目的交大計算機系天才女博士,
自從八年前她的父母因意外去世,顧清婉就變得越來越孤僻。
八年前的某一天開始,鄰居們發現好像再也沒見過顧清婉出門。
而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八年,終于有一天眾人察覺到不對勁。
在警方的配合下,物業打開了顧清婉的家門。
看到屋內的場景,眾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氣。
1.
森林灣小區的居民們對502室議論紛紛已有很長時間。
"這戶人家真是邪門,八年沒見人進出了!"
六十多歲的劉大爺靠在小區長椅上說道。
"快遞都堆到門口發霉了,物業也不管管?"另一位居民附和道。
物業經理王師傅聞言只能搖頭:
"管?我們有什么權力管?人家水電費按時交,物業費一分不少,合同上沒寫業主必須在家住啊。"
王師傅其實對502室的住戶印象深刻。
顧清婉,那個總是獨來獨往的女孩,從不與人寒暄,目光永遠盯著那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
"她以前每天早出晚歸,好像是大學里的老師。"
王師傅回憶道,"突然有一天,就再也沒見她出門了。"
"起初我們以為她出差了,可是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
住在501室的王阿姨是退休教師,對顧清婉的情況了解更多一些。
"那丫頭父母都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了,可憐的孩子。"
王阿姨搖著頭說,"自從那次意外后,她整個人都變了,像變了個人似的。"
"我猜她可能是得了抑郁癥吧,我敲過好幾次門,從來沒人應。"
就在眾人揣測不定之時,在一個雨夜,503室的水管爆裂,
大量的水順著樓板縫隙滲透到了502室。
"我們聯系不上業主,水已經漏到樓下了!"
物業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再這樣下去整棟樓的住戶都要遭殃!"
社區居委會幾番商討后,決定在警方的見證下強行開啟502室的房門。
2.
顧清婉曾是學術界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她的博士論文《意識數據化及數字生命構建可能性研究》獲得了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這在計算機領域是極高的榮譽。"
交大計算機系的趙教授回憶道,"留校后,她很快成為了最年輕的副教授,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次數創下紀錄。"
然而,趙教授也提到了顧清婉性格中的異常之處。
"她極度內向,從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
"我們曾開玩笑說她更像一臺精密的計算機,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她對虛擬現實技術有著近乎瘋狂的癡迷,經常一個人在實驗室工作到深夜。"
顧清婉的導師李教授深深嘆了口氣:
"清婉是我見過最有天賦的學生,但也是最難以理解的一個。"
"她似乎對現實世界沒有多少興趣,總是試圖在代碼世界中尋找某種答案。"
"她跟我說過,她想要打破物理規則的限制,讓意識能夠在數字和現實之間自由穿梭。"
八年前的那個下午,顧清婉突然提交了辭職申請,簡單的一張紙上只寫了一句話:"個人原因,即日起辭職。"
沒有告別,沒有解釋,就這樣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中。
"我曾去過她家一次。"李教授回憶道,
"我敲門很久,聽到里面有腳步聲,但沒人來開門。"
"我喊了她的名字,里面突然安靜了。"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能聯系上她。"
而今天,警察破門后的發現,令所有人毛骨悚然。
眾人在破開房門的那一刻,看到了這樣一幅場景。
顧清婉將自己的公寓改造成了一個高科技實驗室。
房間中央是一個充滿特殊液體的衛生艙,顧清婉就漂浮在其中,身上連接著各種維持生命體征的管子和設備。
頭部戴著一個定制的VR裝置,手臂和腿部都插入了數據轉換器。
"她在干什么?這是人體實驗嗎?"警察驚呼道。
醫護人員迅速進入房間,檢查顧清婉的生命體征。
"她還活著,但狀態很不穩定。"醫生說道,"我們需要立即將她送往醫院。"
當他們試圖移除顧清婉身上的設備時,監測儀器上的數值突然劇烈波動,發出了刺耳的警報聲。
"等等!"一位被緊急叫來的技術專家阻止了醫護人員,"貿然斷開這些設備可能會導致她死亡。我們需要先了解這套系統是怎么運作的。"
在顧清婉的電腦里,他們發現了一系列日志文件,揭示了這場驚人實驗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