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山東沂源縣張家泉村來了一位失去四肢的男青年朱彥夫,朱彥夫的出現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驚訝,主要是朱彥夫在三年前已經宣告犧牲,并被評為烈士,可以說他是一位為村里帶來榮耀的志愿軍戰士,村里為此還給他弄了一座衣冠冢。
所以再次看到朱彥夫的時候,整個村的人都百感交集,因為這時候朱彥夫正拖著一副殘缺的身體回到了故鄉。
回到故鄉后的朱彥夫見到了心心念念的母親,這時候母親看到了全身殘疾的朱彥夫則是冷冷地說了一句話:“你走吧,回榮軍院去,娘養不了你!”
那么,朱彥夫究竟有一段什么樣的人生,這位母親為什么會殘忍的趕走朱彥夫,后來朱彥夫的人生又怎么樣了,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1933年7月,朱彥夫出生于山東沂源縣張家泉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所以在他出生后,家里的日子過得一直很緊張,溫飽都沒辦法保證。
日子雖然苦,但是能和家人一起,享受平安幸福,也是人生中一大幸事。
然而,簡單幸福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日寇的侵擾,父親奮力反擊,被日寇殘忍殺害,父親的死亡,不僅讓家里失去了頂梁柱,同時讓朱彥夫也在一夜長大。
父親死在日寇之手,讓朱彥夫對日寇痛恨無比,所以希望參軍為父報仇,然而他的決定遭到了母親的堅決反對,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朱彥夫只能在家里待了一年,一年的時光并沒有消除朱彥夫渴望參軍的愿望,母親見狀只能答應朱彥夫。
朱彥夫的母親,之所以不同意兒子參軍,主要是他的丈夫很早就參軍,在朱彥夫10歲的時候犧牲,這讓朱彥夫的母親悲痛萬分,十分不愿意失去兒子,所以他才會阻攔兒子,讓他在家待一年,希望能以此消磨參加革命的的心,然而在第二年的時候,依舊沒能改變兒子的想法,所以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同意兒子參軍。
1947年9月,朱彥夫正式參軍,這時候剛好解放戰爭關鍵時刻,參軍后的朱彥夫隨即跟隨我軍和國軍展開了激戰,先后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及解放上海的戰役,期間他歷經了上百次戰役,頭部和背部都有殘留下來的彈片,解放上海的時候,年僅16歲的朱彥夫炸了敵人三座碉堡,接著他在戰爭中火速入黨。
在殘酷的戰場上,朱彥夫目睹了炮火轟鳴及尸橫遍野,雖然如此,但是他始終沒有后退,而是克服一切困難,始終沖在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英勇無畏的解放軍戰士。
新中國建立后,朱彥夫原本是有機會退役,回鄉和母親過上簡單平凡的生活,然而在這時候,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在萬分的緊急時刻,毛主席組建志愿軍,并由彭老總擔任志愿軍司令,隨后率領志愿軍奔赴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朱彥夫在聽到國家的號召后,決定再次披掛上陣,奔赴朝鮮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然而這個決定,也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1950年冬天,朱彥夫跟隨部隊奔赴朝鮮,抵達朝鮮后,他所在的部隊被分配到長津湖的附近的一個山峰-250高地,該高地地勢險要,是我軍和敵人激烈關鍵區域,所以這里的戰斗十分激烈。
在零下30度的嚴寒環境下,朱彥夫和戰友們多次打退了美軍的進攻,然而美軍的火力十分兇猛,不少戰友相繼犧牲。
雖然如此,但是朱彥夫和戰友們悍不畏死,憑借頑強的毅力艱難的打贏了這次戰斗,然而朱彥夫在敵人戰斗中被炮彈擊中頭部暈死過去,左眼也被彈片炸飛,昏死過去。
在這之后,兄弟部隊從雪里救出了他,接著將他送到后方搶救,在這期間朱彥夫昏迷93天,手術47次后,朱彥夫被戰友門成功從鬼門關救了下來,然而這他的雙手及膝蓋以下截肢,左眼失明、右眼視力降至0.3。
醒來后,朱彥夫完全沒辦法接受這種情況,因為原來的自己,是一位英勇無畏的解放軍戰士,為國家出生入死,立下無數戰功,可如今自己就是一個“廢物”,這讓他的內心十分崩潰,想到過自殺。
然而,戰友和社會的關愛,期間負責治療朱彥夫的醫生給了他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讓朱彥夫走出了陰霾,有了活下去的信任。
在這之后,朱彥夫被組織被轉到山東省泰安榮軍休養院后,生活都有專門照顧,國家本希望能以此照料朱彥夫的余生,然而朱彥夫卻覺得:“我不想也不能成為國家的負擔。”四年后,朱彥夫主動放棄了特護待遇,回到家鄉。
當年,朱彥夫在朝鮮重傷的時候,相關消息已經傳回了山東沂源縣張家泉村,大家以為他已經犧牲,還給立了衣冠冢,同時還給朱彥夫的母親烈士碑額,所以在朱彥夫回到家鄉的時候,無論是村民還是母親都十分震驚。
震驚歸震驚,但是對于他能回來都很高興,然而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回來后的朱彥夫居然四肢殘疾,這讓鄉親們感到了既陌生又熟悉。
隨后,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朱彥夫來到了家門口,來到家門口后,朱彥夫不斷喊著:“娘,兒子回來了”,聲音帶著激動,母親在聽到兒子熟悉的聲音后,并沒有馬上沖出來,因為這時候她內心也是百感交集,當年傳來朱彥夫犧牲消息的時候,朱母當場昏厥,悲痛到難以表達,在之后她為兒子立了衣冠冢,同時組織上也給他送來了“烈士烈屬”牌匾,而這也成為了他對兒子思想的寄托。
可如今兒子回來了,本該高興的她,卻在這個時候完全高興不起來,之所以高興不起來,主要是當年出去的時候是一個活潑亂跳小伙子,如今回來四肢殘缺,一只眼睛沒了,站都沒辦法站起來,這讓朱彥夫回來怎么生活,還不如讓他回到榮軍院,在那里能得到國家照顧,所以他才會說出:“你走吧,娘養不了你”,一字一句,都透露著矚目的無奈。
然而,這時候朱彥夫決心已定,所以他不可能回去榮軍所,回家后的朱彥夫長期待在家里,逼迫自己學習各種自力更生技能,經過一段漫長的歲月,朱彥夫用殘臂學會吃飯、穿衣、寫字,甚至用嘴咬筆創作,朱母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接納了兒子,并覺得兒子一定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
解決自力更生問題后,朱彥夫沒有閑著,而是希望帶領大家發家致富,隨后他建學堂、辦圖書館、打井飲水、開墾荒地、修建水渠、架線通電,在朱彥夫的帶領下,村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朱彥夫還結識了陳希永,婚后兩人育有一子一女。
除了帶領全村發家致富外,朱彥夫還用膠帶將鋼筆纏在自己的手臂上寫字自己的事跡寫成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兩本長篇小說,這兩本小說鼓舞了無數讀者。
2014年3月,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2015年10月13日,被授予“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及“最美奮斗者”個人稱號,2022年3月,被評為“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