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當前,北京城市節水一體化推進,人水和諧、節約用水的理念已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十年來,北京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33.7%,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1.3%,主要節水指標在全國領先。5月11日至17日,正值第34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北京節水是怎樣“算細賬”的?記者實地探訪揭秘——
公園猶如大海綿“吸”住雨水
午后,鄰近北四環的京張鐵路遺址公園C區,午飯后遛彎、運動的市民三三兩兩。就在公園下方,藏著“節水”的秘密——整個公園像一塊大海綿,將雨水“吸”住,降低了公園及周邊區域內澇風險。
北京市海淀區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車建國指了指腳下的綠地,“這個公園一共埋了4處大面積的蓄水模塊,蓄水模塊多孔呈蜂窩狀,雨水來臨后,這些孔隙可將雨水收集起來,還能過濾、凈化雨水水質,再慢慢下滲補充地下水。”
公園磚石鋪裝道路四周,圍繞著細長的集水溝槽。汛期一至,這些溝槽就會將硬質路面無法下滲的雨水“攔住”,導流至地下兩個調蓄池中。“如果遇到了短時大量的雨水,調蓄池可以暫存過量雨水,待雨勢趨緩,再將儲存雨水緩慢排出,減輕周圍市政管網的壓力。”
有些市民疑惑,為什么公園很多綠地都呈下凹狀?原因也是為了“蓄水”。公園下凹綠地里,菖蒲開得分外鮮艷。車建國表示,“公園規劃了近3820平方米的下凹式綠地,通過地形將雨水匯聚,里面種植的菖蒲是水生植物,雨水正好可以為它供水。”
通過雨水收集裝置吸納的雨水不只可以補充地下水,經凈化處理后,還能直接用于公園植被灌溉,減少水資源消耗。
再生水廠為清河補水
市民漫步海淀金腰帶“清河之洲”時可以發現,曾經污水直排的場面不見了。如今,這里綠樹成蔭,花草茂盛。清河沿線還能觀測到中華秋沙鴨、青頭潛鴨、寬鰭鱲、馬口魚等珍稀生物。
北京市清河管理處公共事務科科長張博介紹,近年來,清河沿線建起了肖家河、北苑、清河及清河第二再生水廠等4座再生水廠,它們源源不斷地向清河補水,每天將近90萬噸再生水補充到河道。當前,清河主河道以及園內水系景觀水水源均為再生水,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以上。
清河之洲沿岸濱水綠道,人們或遛彎,或慢跑。以前治水,河是河,林是林,如今,清河之洲已經實現了“藍綠融合”。北京市海淀區水務局副局長張士軍告訴記者,“在濱水綠道下面,還藏著出水口,我們通過加泵的方式,將清河水抽至兩岸綠地,利用水循環來達到節水的目的。”
將更換5萬余套家庭節水器具
今年,第34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主活動現場設在了北京清河。5月11日上午,清河之洲濱水綠道處,一場“節水嘉年華”活動舉辦。
許多市民圍在節水器具演示臺旁。一位節水志愿者同時打開節水型、非節水型兩個水龍頭,同樣的時間內,節水型器具比非節水型器具節水近30%。通過一旁的升降沙盤,志愿者也直觀對比了節水與非節水花灑、馬桶、洗衣機等家用器具的差異。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本市大力推廣居民戶內節水器具換裝,2024年累計推廣居民智能遠傳水表超500萬只,預計今年年內為全市居民家庭更換5萬套以上節水型器具。消費品以舊換新范圍,也覆蓋至坐便器、智能坐便器、洗碗機、淋浴器、凈水機、水嘴等6類水效標識產品,北京市累計補助資金超200萬元。(記者 胡子傲)
(原標題:本市主要節水指標全國領先,正值節水周,記者探訪:北京節水怎樣算細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