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打起了千年前的養生拳法?
唐詩和黃梅戲是什么夢幻組合?
近日,《非遺里的中國》安徽篇播出
網友驚呼:
“老祖宗的智慧被玩出了賽博感!”
徽風皖韻,融古匯今
一起領略非遺里的智慧↓↓
黃梅戲和唐詩“組CP”?
被老祖宗的審美拿捏了!
還記得“為友誼干杯”的表情包名場面嗎?主人公正是黃梅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韓再芬。她在《非遺里的中國》現場上演“無實物云端碰杯”,手腕輕抬間,竟讓全網跟著舉起了空氣酒杯!
?
??
這看似玩梗的表演背后,實則蘊含著黃梅戲的深厚“真功夫”。您瞧↓這指尖微顫都是千年戲韻的肌肉記憶。
機器人樂隊版《女駙馬》你聽過嗎?金屬機械臂精準敲擊著鼓面、撥弄著琴弦,齒輪轉動間流淌著傳統戲曲與科技的奇妙和弦,仿佛開啟了一扇通往異次元的大門。網友驚呼:黃梅戲破次元,DNA動了!
“李白乘舟將欲行”的詩意與黃梅戲的婉轉曲調相遇,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黃梅調版《贈汪倫》給出了答案↓獨特聲調讓網友秒變戲迷,古風感一下就上來了。網友:“黃梅戲把唐詩唱出來了,李白聽了都得點贊!”
機器人會打華佗五禽戲?
“朋克養生”原來可以這樣玩!
在華佗故里亳州,五禽戲早已融入人們的養生日常,從小學生到老年人都熱衷于這項健身運動。1800年前,神醫華佗恐怕想不到,他創編的這套“健身操”,如今竟成了養生界的“頂流”!
五禽戲破圈并非偶然,它有著獨特的養生功效,主打“哪里不舒服練哪里”:虎戲練腎、鹿戲練肝、猿戲練心、鳥戲練肺、熊戲練脾。搭配逆腹式呼吸法,每一招都在給身體充能!
如今,這股養生風潮還吹進了機器人圈——呆萌機器人虎虎生風地打五禽戲,背后竟藏著30萬個參數!從虎撲的單腿平衡,到鳥飛的重心轉移,每一幀“科技含量”都拉滿。網友:起猛了看見機器人開始養生了~
文房四寶玩跨界?
古人“黑科技”驚艷現代!
你以為筆墨紙硯只是文人雅興?老祖宗用實力證明:咱們的文房四寶里隱藏著“黑科技”。
千年宣紙“變身”電池隔膜:科研人員以宣紙獨特的 “三維網絡結構”為靈感源泉,研發出性能卓越、壽命長久、可再生的電池隔膜,將為鋰電池的生產提供技術性的革新。網友:這哪是寫字的紙,分明是新能源密碼本!
宣筆中的中式美學:白居易筆下“千萬毛中揀一毫”的宣筆,匠人需從萬千兔毛中精揀黑色兔毛,一支筆要經歷6大工序、100多個小程序方能制成。筆尖觸紙的瞬間,仿佛流動的山水在紙上蔓延。
中藥×徽墨玩跨界:你知道嗎?小小徽墨竟包含10多種中藥。傳統徽墨制作中,桐墨油的用材就需要混合十幾種中藥,可謂“一兩黃金一兩墨”,寫個字都感覺在養生!
歙硯的觸感好絲滑:歙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其原石的形成經歷了10億年的地質演變,質地細膩溫潤,竟摸出天鵝絨質感!
珠算不只“九九八十一”
被“非遺算法”的硬核實力震撼了!
珠算不僅是一種計算方法,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它的算法體系對后世影響深遠,被譽為“古代超級計算機”。
珠算不只是“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它的“高光時刻”早已寫在大國重器的功勛簿上——
中國起初研制原子彈時,珠算是數據計算的重要補充。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核潛艇等大國重器的研制,都離不開珠算的輔助。
如今,“超算”還讓《哪吒2》的渲染速度“開掛”。1900個特效鏡頭渲染大大提速,讓全世界為之驚艷
真香!一碗牛肉湯香了2000多年~
提起安徽小吃,你有沒有想起淮南牛肉湯?淮南人采用八角、小茴、桂皮等18味中藥材調配,不同季節有不同配比,以達到不同的功效。據考古發現,早在戰國時期,淮南先民就已經有飲食牛肉湯的習慣了。如今,淮南人喝牛肉湯已超2000年!
這種豆腐不僅摔不爛,還能包餃子?安徽淮南八公山豆腐細嫩如脂、韌如筋骨,不僅摔不爛,還能包餃子!菊花豆腐能穿針、乾隆豆腐藏典故……各種各樣的豆腐宴,你吃過嗎?
“皖”美匠心 徽映古今
為安徽非遺點贊!
來源| 央視一套、《非遺里的中國》
責編| 顧盼編輯| 王玲
主辦單位| 安徽省網信辦、省政府新聞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