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2時,印度對巴基斯坦境內發動代號“朱砂行動”的空襲,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發動密集打擊,雙方在實控線附近爆發了空戰。印巴空軍都沒有越過實控線,參戰的戰機達到了125架。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在凌晨3時緊急召開國家安全會議。據悉,此次巴空軍第16“黑豹”中隊的12架殲-10C戰機與ZDK-03預警機完成數據鏈對接,這些中國制造的戰機掛載著霹靂-15E遠程空空導彈,在夜色中如利劍出鞘。
空戰在凌晨3時17分正式爆發,印度“陣風”戰機試圖利用電子戰系統干擾巴軍雷達,但殲-10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率先鎖定目標。巴方飛行員通過預警機共享的實時數據,對印度目標發射了霹靂-15E導彈。這種采用雙脈沖發動機的導彈,以5馬赫的速度突破印軍防線,其中一枚精準命中印度空軍序列號為BS 001的“陣風”戰機——這是印度從法國接收的首架單座型“陣風EH”。巴方戰報顯示,在持續1小時23分鐘的空戰中,殲-10C共發射8枚霹靂-15E導彈,擊落3架“陣風”、1架蘇-30MKI和1架米格-29,自身無一損失。對于是否是殲10C取得的戰果,網絡輿論一開始還存在爭議,不過,巴方隨后就證實了這一點。
社交媒體上流傳飛機殘骸照片證實,被擊落的是序列號為“BS 001”的陣風戰機
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伊沙克?達爾在5月7日在議會會議上面對媒體鏡頭時表示:“我們用殲-10C擊落了6架印度軍機,其中包括3架法國制造的‘陣風’。”這一表態引起強烈反響,因為這是中國戰機首次在實戰中取得空對空擊殺戰果,而“陣風”自2001年服役以來從未在戰斗中被擊落。印度政府陷入罕見沉默,總理莫迪的社交媒體賬號仍停留在5月6日的活動,國防部長辛格僅在議會表示“印軍行動成功打擊恐怖主義目標”,而印度軍方也沒有出面回應此事。反對黨領袖拉希德?阿爾維公開質問:“80架戰機為何打不過20架殲-10C?”
不過,印度集體沉默卻無法掩飾事實。5月7日,法國一名高級情報官員向CNN證實“至少一架陣風被擊落”,但強調“責任在印度飛行員操作失誤”。達索航空公司則拒絕置評,法國國防部則啟動“緊急技術調查”。更尷尬的是,印度從法國購買的36架“陣風”中,已有12架因維護問題停飛,此次戰損進一步暴露印度“萬國牌”裝備的體系漏洞。
巴基斯坦接收的中國殲-10C戰斗機
毫無疑問,這場空戰暴露了印度空軍的致命短板。“陣風”戰斗機的探測距離為160公里,而殲-10C探測距離超過200公里。霹靂-15E的145公里射程,更是讓印度“流星”導彈(120公里)和R-77導彈(80公里)相形見絀。
更關鍵的是體系化作戰能力。巴基斯坦的殲-10C與ZDK-03預警機實現數據秒級共享,而印度裝備的“陣風”戰斗機和A-50、薩博2000預警機并不配套,雙方體系差距明顯,這種差距在夜間空戰中被無限放大,最終遭受慘痛失利就不足為奇了。值得一提的是,這場空戰的余波已經開始影響全球軍火市場,法國軍工巨頭達索公司股價當日暴跌7%,其CEO不得不出面安撫潛在客戶:“陣風的實戰表現需要結合戰場環境綜合評估。”
對中國而言,殲-10C的勝利不僅驗證了裝備性能,更鞏固了“可靠伙伴”的形象。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在全國講話中特別提到:“中國在危機時刻的支持是巴方勝利的關鍵。”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希望印巴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