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W.n
5月12號下午,商務部突然放出一份《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內容一出來,全球都注意到了:中美雙方各自取消了91%的關稅。
根據協(xié)議,美國把原本高達145%的對華關稅一口氣降到了30%,而中國這邊也從125%降到10%,最關鍵的,是雙方約定暫停加稅90天。這聽起來像是各退一步,但其背后又究竟藏著怎樣的打算呢?
那么,特朗普最關心的稀土出口管制,又將會是何情況?
關稅降溫
要知道就在半個月前,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上嚷嚷著要收80%的"合理關稅"。
要知道,這所謂的“合理關稅”比美國企業(yè)所能承受的極限還要多兩倍,而就在這么時候,中方將稀土出口管制清單,C919大飛機量產時間表,半導體材料出口許可新規(guī)甩了出來,這可謂是直接將美國拿捏住了。
不管怎樣,如今大部分商品重新回到自由貿易的軌道,而曾被高關稅“綁架”的商品價格,有望迎來實質性下調,尤其對中美兩國的出口商和消費者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此次關稅大幅調整也迅速登上熱搜,網友的評論五花八門,但多數表達了積極態(tài)度。有人激動留言:“為世界人民做了件大好事!”也有人理智分析:“美國這步棋看似緩和,其實還是策略,90天后會不會再變臉還得看。”更有網友一語中的:“生意人終歸不會跟錢過不去,只要有利可圖,一切都能談。”
關稅雖然下調了,但特朗普惦記的稀土,我國卻早在5月9日時,就已經計劃好了打擊稀土走私的行動,而這一行動更加凸顯出中國在此次與美國博弈中的智慧,但其實這一切早有征兆。
對于稀土:不只卡技術,更要管流向
2025年4月4日,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宣布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七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立即生效。
而這一舉動也成為撬動全球產業(yè)鏈的戰(zhàn)略支點——短短一個月內,歐洲鏑價從425美元/公斤飆升至850美元,鋱價更以超210%的漲幅突破3000美元/公斤大關,創(chuàng)下自2015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這場被稱為“稀土風暴”的價格狂潮,不僅暴露了全球高端制造業(yè)的致命軟肋,更揭示了中國在戰(zhàn)略資源領域日益增強的話語權。
中國以全球 34% 的稀土儲量承擔了全球 70% 的礦產供應和 85% 的加工產能,但長期面臨 “低價出口資源、高價進口制品” 的困境。
此次管制將重稀土納入 “技術保護清單”—— 這類稀土是制造導彈制導系統(tǒng)、新能源汽車電機、高端芯片的核心材料。例如,美軍 F-35 戰(zhàn)斗機單機需 900 磅稀土,而全球 90% 的稀土精煉技術掌握在中國手中,形成 “西方開采、中國提純” 的深度產業(yè)依賴。
而且,稀土最重要的不是挖出礦石,真正的門檻,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技術訣竅。
就拿稀土來說,特別是在那些提純難度極高的重稀土分離上,中國手里攥著大把的核心專利和全套的工業(yè)化。
這就是美國加州明明也有稀土礦,但卻還是要把礦石運到中國加工,其本質就是因為缺了高效、環(huán)保又能賺錢的本土提煉分離技術。
更絕的是,中國把一些關鍵的稀土萃取分離技術放進了“禁止或限制出口”的名單里。
這等于是在技術層面砌了一道高墻,就算你拿到了礦石原料,沒有授權的技術和設備,也休想弄出頂尖武器裝備需要的那些高純度單一稀土。
技術領先是核心競爭力,但在規(guī)矩制定和物資流通上滴水不漏,同樣是捏緊影響力的關鍵。
中國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絕不止步于挖礦和粗加工,采用一套嚴密的出口許可、最終用戶和用途審查體系,牢牢看住了那些軍事潛力巨大的中重稀土品種。
杜絕美國打著民用的幌子干軍用的勾當,或者對最終用途含糊其辭。
在全球貿易摩擦不斷的背景下,2025年5月中上旬部署、隨后官方披露的一場打擊戰(zhàn)略礦產走私的專項行動,信號格外強烈。
這次行動點名了鎵、鍺、鎢、銻還有多種中重稀土,擺明了是警告那些想走歪門邪道、繞開規(guī)矩搞到這些敏感資源的勢力。
據說,當年頭四個月查獲的走私案數量和案值都明顯上升,說明這管控的韁繩是越拉越緊。以前,有些人想通過在第三國設中轉站或加工點“曲線救國”,但往往在中國的外交溝通或直接警告下,這種小聰明很快就失靈了。
中國甚至還在琢磨怎么用世貿組織這樣的國際規(guī)則來掰手腕,比如對某些國家濫用“國家安全”借口搞貿易壁壘的行為,該告就告。
產業(yè)鏈的未來
這場圍繞稀土的博弈,早就超出了關稅加減那點事兒。
當有人還在為貿易逆差幾個點、關稅百分之多少而較勁時,另一些人可能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更深的地方——產業(yè)鏈的控制權、技術標準的制定權,還有關鍵節(jié)點的戰(zhàn)略制衡能力。
中國用幾十年時間,從挖礦、研發(fā)、精煉加工到出口管控,打造了一個完整的鏈條,不光是個儲量大國,更是稀土技術和市場規(guī)則的重要玩家。
這種策略,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一刀切”禁運,而是運用技術優(yōu)勢、法律框架和市場調節(jié)這些組合拳,在不直接撕破臉皮、違反國際貿易規(guī)則的前提下,最大化自己的戰(zhàn)略利益。
比如,那些高度依賴特定稀土材料的歐洲、日本公司,為了自家電動汽車、精密儀器的生產線不斷頓,可能就得主動尋求跟中國建立更穩(wěn)固的合作關系,甚至在某些非核心技術上做出讓步,來換取供應鏈的安全感。
世界也因此看到,在21世紀的競爭中,對產業(yè)鏈“咽喉”環(huán)節(jié)的巧妙掌控,威力可能遠比傳統(tǒng)的貿易壁壘或經濟制裁來得更大、更持久。
棋盤上的較量遠未結束,真正的殺手锏,往往無聲。
參考信源:
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xié)調機制:開展打擊戰(zhàn)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央廣網2025-05-09
中美最終加征多少關稅?降了多少?我們做了道數學題——大象新聞2025-05-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