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花心,只好苦了錢包
編者按:你對一枚腕表極致的喜歡會到什么程度?比如心動是第一步,買下它則是第二步,而更甚者,可能是重復再買一塊(
說的不是買進賣出那種情況,但是可能會有同款不同功能、不同材質~)。想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腦海里存在一個疑問,什么樣的表,會讓人有買了又買的沖動。我問了一下有著重復買表經驗的資深“買表達人”,他給我的解釋是“各有各的好”。買表很多時候是在做減法,選出你被滿足的需求,就能得到一個看著還不錯的答案。但他買表,很多時候是在“做加法”……
話說十幾年前剛開始“玩表”初期,隨著從一名萌新小白逐漸入門、購買的腕表數量一支支增加,“一個想法”也逐漸被明確,那就是盡量收集各腕表品牌一枚經典表款,換言之就是咱要走百花齊放雨露均沾的玩表之路,雖然有些異想天開,但也算是確立了一個清晰的奮斗目標嘛……
這圖可以用來玩“連連看”了
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踐行滴!但是(
往往在這時就該出現轉折了),隨著越了解越深入、越收集越癡迷,我開始發現某些腕表品牌包含多個系列,而且幾乎每個系列都堪稱經典,都有自己的故事起源或典故傳承,也都有彼此的忠實擁躉,關鍵在我看來也的確可說是各具特色互有千秋,很難一言以蔽之。于是定力向來不強的我開始調整思路,將玩表策略擴大到可以收集同一品牌但不同系列的表款……唉~既然“花心”那就只好苦了錢包!
同一品牌,可以做到每周不重樣
但是(
轉折再次出現),更為“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我竟然開始在相同品牌相同系列中重復入手了!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這意味著我的收集從單純的“橫向型”玩法開始向“橫向為主,縱向為輔”轉變了,而這也將導致腕表的重疊屬性、收集數量、資金預算等都相應增加。
作為一個理性與感性交織、沉穩與沖動并存的“矛盾結合體”,其中理性沉穩的“我”總會告誡自己“不要這樣”,可每當遇到這種情況那個感性沖動的“我”就會跳出來,帶著對腕表的瘋狂與癡迷,極盡游說之能地勸慰自己,從“顏色”、“材質”到“功能”、“搭配”等諸多因素切入,目的就是勸服自己理所應當心甘情愿的拿下(
聽著頗有點老頑童周伯通左右互搏的意思
有過類似心路的表友應該知道這“自己勸自己”也并非易事,那通常結果如何呢?呵呵說來慚愧,結果就是“理性”大概率會被“沖動”打敗,所以這些年下來同品牌同系列近乎同款的腕表也就收集了不少,我習慣昵稱它們叫“哥倆好”,那接下來就給大家看看我入手的其中一部分,以及我收集這些“哥倆好”表款的理由或故事……
“哥倆好”No.1
萬寶龍·1858系列世界時
哥哥:青銅綠面U0119909初代款
弟弟:鈦金屬“霜峰紅”中國限量版
這枚2019年問世的“哥哥·青銅綠”可謂打響了當時萬寶龍1858系列的頭一炮!在那個綠盤還未普及、銅表更屬小眾的年月,這款青銅綠面外加陶瓷圈和超強夜光的“1858世界時”一經上市便吸引了眾多表迷的目光,而對我這種“顏值黨”而言,更是第一時間下訂首批提表趕了回時髦!
原本想著淺嘗輒止即可,便對之后的多款更新都直接略過了,直到兩年后的2021年底,當時臨近歲末為迎接新年,萬寶龍又發布了這款“弟弟·中國紅”,鈦金屬表殼與漸變紅盤面的組合即使現在看來也依然先鋒時尚!與之前的“哥哥”相比:兩款材質不同、配色對撞,一個是系列初代目,一個更是中國限量版,因此想要組個“紅綠配”的念頭便應運而生,而最終一錘定音起決定作用的則是兩款表的背面,萬寶龍拿手的激光雕刻技藝讓表背圖案各有寓意都極具特色,而我腕表收集中的第一個“哥倆好”組合也隨之就此誕生!
“哥倆好”No.2
真力時·飛行員Pilot系列
哥哥:復古計時款“咖啡騎士”
弟弟:現代三針“藍圖”限量版
這款“哥哥”在當年也挺火,復古感強烈的做舊精鋼材質、搭配同樣復古的奶油色阿拉伯數字時標、教堂式指針、大洋蔥把頭、表背的雕刻圖案則是“咖啡騎士”別稱的由來,也是眾多軍表及飛行員表愛好者的最愛之一!
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支表的入手渠道,記得是在當年的經銷商亨得利年底內購會上購買的。說來也巧,同樣在多年后另一個經銷商亨吉利的內購會上,我又遇到了這枚同為真力時飛行員系列的“藍圖”限量版,曾經一表難求的款式竟能在內購會里遇到?
“藍圖”
既然緣分到了,小心思不免又活絡起來:雖然都用精鋼,但一個啞光做舊,一個拋光锃亮,雖然表徑相同,但一個兩眼計時,一個是大三針;雖然盤面相似,但一個磨砂顆粒,一個立體重疊;雖然都有背雕,但一個地上摩托,一個天上飛機;雖然同屬大飛,但一個味道復古,一個風格現代;雖然都是內購,但一個是亨得利,一個是亨吉利……
“咖啡騎士”
總之通過一番理性對比+感性分析,最后的結果自然又是真力時飛行員Pilot系列“哥倆好”雙持咯!
“哥倆好”No.3
格拉蘇蒂原創·偏心系列
哥哥:偏心90精鋼款“森林綠”
弟弟:偏心66玫瑰金機芯倒置
其實這組“GO偏心兄弟”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應該也算這些“哥倆好”組合中最沒有讓我費神糾結的一對!雖然肯定是“弟弟”這款年代更早表齡更長,但因為我是先有的“偏心90”后買的“倒置66”,所以按入手順序算就只能讓這哥倆位置互換了!
這兩支GO選購的毫無爭議,不僅代表了品牌的鮮明特色、更是對這種特色通過不同方式進行了演繹!“弟弟”這枚采用了貴金屬、寬表圈、華麗感爆棚的機芯倒置布局來展現早期腕表審美的奢華與厚重。
而“哥哥”這枚則通過縮小表徑、收窄表圈、用精鋼材質透露出利落簡約的現代感,而經多層漆面渲染呈現出煙熏漸變效果的“森林綠”盤面在當時甚至有“最美GO”之稱,再結合月相及德表擅長的大日歷將實用功能與黃金分割完美定義!
因此只要將這兩枚不同時期、不同材質、不同表現、不同風格的GO偏心系列腕表擺在一起,便很容易看出品牌的進化歷程與審美更迭,非常有意思!
“哥倆好”No.4
帝舵·碧灣系列
哥哥:板帶GMT“可樂圈”
弟弟:五珠鏈“小紅盾”
對于帝舵碧灣系列的double入手,我的理由很簡單:品牌將本就算不錯的老款身上那些不盡人意的小地方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升級,最終造就了一款讓人無法拒絕近乎完美的表款!
作為“哥哥”的這枚2018年發布的老款碧灣“可樂圈”,被當作同集團里真哥哥勞力士“可樂圈”的平替,可以說一經發布也屬“當紅炸子雞”,相信老玩家們對這款表已經非常熟悉了,但也有一部分表友對它的厚度、防磁以及表帶設計等亦有微辭……
我心目中的完美通勤表
于是帝舵在2023年GPHG表展上推出了這枚新款“小紅盾”,幾乎將此前表友們感到不滿的地方逐一化解:把原本14.4mm的厚度減少到13.6mm;升級的新機芯通過了大師天文臺認證;具備了15000高斯參數的高防磁能力;首次采用了類似勞力士經典五珠鏈的新表帶;給折疊表扣配備了“T-fit”便捷微調系統;還包括針對表圈顏色、防滑齒牙、表冠旋緊等諸多細節的優化,難怪當時表圈網紅“Nico大表哥”都表示要把這枚新款“小紅盾”排入“神表”行列!
既然我本就對帝舵的碧灣系列鐘愛有加,新品實物又確實出彩,再加上有表圈專業人士的蓋章認可,所以在已有“哥哥·可樂圈”后再嘗新下“弟弟·小紅盾”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事實證明也的確值得擁有!
“哥倆好”No.5
寶格麗·Octo系列
哥哥:Finissimo啞光黑小三針
弟弟:Roma電光藍世界時
每當聊起這對寶格麗“Octo兄弟”的入手過程都繞不開“慶幸”二字,以至每逢回想起來仍不免心有余悸,那這里面又有什么故事呢?
話說在2020年寶格麗的Octo系列Finissimo腕表一經推出,我即被征服,無論是尊達大師遺風的設計,還是擁有110個切面的造型,更有品牌拿手的超薄技術加持,以及搭載的精致珍珠陀機芯等都深得我心,“買不買”已不成問題,最大難題則是“買哪款”。因為同期發布的Octo Finissimo有一黑一藍兩種配色:“黑色”是顆粒紋啞光黑、“藍色”是放射紋湖水藍,都非常漂亮,可說是不分伯仲,讓我糾結了很多天都無法做出取舍!無奈到最后只能通過一個最科學最先進的方法幫助選擇——抓鬮!沒錯,我唯一一次完全靠運氣的選表過程,最終選到的是“啞光黑”(
這也為后面埋下了伏筆
短短一年后,寶格麗乘勝追擊,在Octo系列Finissimo大受好評的時候再次發布了“Roma世界時”腕表,差不多的設計語言,但盤面更豐富,殼型更圓潤,功能更實用,仍然是“一黑一藍”兩種配色……但可能是因為涂層和表帶搭配的緣故,這款“Roma世界時”我顯而易見的更喜歡“藍盤”,由于之前的Finissimo已靠抓鬮選到“黑盤”,于是便可毫無糾結直接入手,最終形成了“Finissimo啞光黑”與“Roma電光藍”這對我最稱心如意的“Octo兄弟”組合!試想假如當初抓鬮抽到的是“Finissimo藍盤”,那面對“Roma世界時”恐怕又將是一番痛苦的糾結,好后怕!
“哥倆好”No.6
豪利時·Aquis潛水系列
哥哥:“火龍果”荷爾斯泰因特別版
弟弟:“獼猴桃”Aquis潛水
“顏色、顏色、還是顏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哈哈,指的就是這對Aquis系列“水果兄弟”!
起先入手的是“哥哥·火龍果”,這是豪利時在2023年上市,以品牌誕生地“荷爾斯泰因”小鎮而命名的一款生日特別版腕表,共限量250枚,也是將生日版第一次用在暢銷的Aquis潛水系列上,還是該系列第一次采用“無日歷”的設計,更是品牌第一次將“紫色”作為盤面顏色的表款,而這也是我在這么多“第一次”中最看重的一點!
我一直將豪利時視作“玩轉色彩”的高手之一,而“紫色”作為浪漫、神秘以及高貴的色彩代表,在此之前還是較少出現于表盤配色中的,更何況還是豪利時這種鮮艷并帶有強烈放射紋理的“電光紫”!再配合41.5mm的適當尺寸、質感滿滿的灰褐色陶瓷表圈、高拋光三段式精鋼表鏈的加持,讓這支表成為我在夏天最愛佩戴的一款“吸睛神器”!
所以在2024年看到品牌在這個系列上又出了新的“獼猴桃”配色,一樣的明艷跳脫,一樣的青春歡快,此外又有白色陶瓷圈和加裝日歷的小區別,最主要是價格合適無負擔,那再入手一支也就沒什么好猶豫了,畢竟在漫長夏日里不能單憑一支表“騷氣”嘛,況且“火龍果”和“獼猴桃”可都是補充維C增強活力的好東西,應該輪著“吃”!
“哥倆好”No.7
百年靈·Navitimer系列
哥哥:航空計時A11022“熊貓盤”限量版
弟弟:航空計時43mm“冰藍面”
這兩支“百年靈”入手孰前孰后我實在記不清了,總之應該間隔不久,那索性就按“表齡”排座次吧……
對于這款“哥哥”那可真是有話說了:百年靈自從1952年推出“Navitimer系列”后便迅速成為品牌的標志性表款,在經歷了石英危機和拆分重組后,又于1985年發布了換代設計的Ref.81600,并成為現代Navitimer的設計基礎,而我這枚Ref.A11022則是在九十年代百年靈根據已停產的Ref.81600而改進設計的特殊版本,換言之也可說它是影響百年靈現代航空計時表款的“前輩”之一!
拋開歷史意義,其美學功底亦不非凡:標志性的“反熊貓”黑盤白眼設計,致敬歷史表款的立體陰影棒形刻度,在表盤左下角限量編號的特別設置,搭載經典拉馬尼亞Lemania 1873手動機芯,而最為特殊的是,作為日后勞力士鋼帶指定制造商的GAY FRèRES為這款表打造的蠔式鏈帶,并在表扣位置鐫刻有代表百年靈不同時代的兩種Logo……作為標志性、稀缺性、獨特性都拉滿的一枚Navitimer,能將之收集到麾下我感到非常幸運!
而作為品牌的經典系列常青表款,百年靈自然在此后繼續深耕并持續推出更多航空計時新款,對于這種Icon級表款是免不了要追新的,于是在2022年的一批新款中挑了當時的爆款色——“冰藍盤”43mm皮帶款,但我別出心裁地換配了條原廠橡膠表帶,目的就在于打造一枚有別于老款Ref.A11022更加充滿現代感的Navitimer,而最終呈現的效果也完全如我所愿!
對于百年靈Navitimer這“哥倆好”,無論老款還是新款都能感受到品牌的DNA又總能從中獲得新鮮感,所以哪怕擁有再多也不為過,可能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吧!
“哥倆好”No.8
Nomos·Tetra系列
哥哥:Tetra 406白盤
弟弟:Tetra 445綠盤
同時擁有這兩枚同系列Nomos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適用于不同風格穿搭的需要。
眾所周知“方表”獨特個性顯氣質,而這在Nomos的“Tetra系列”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可能是大小薄厚都剛好的緣故,也可能是受“包豪斯簡約主義風格”的影響,這兩枚尺寸完全相同的Nomos小方表佩戴上手都相當舒適,而之所以入手兩枚是因為:
406的象牙白搭配黑字刻度藍鋼指針格外正統斯文,445的橄欖綠搭配金針白刻度則更顯休閑活潑;406的方形小秒盤設計呈現外方內方的中規中矩,445的圓形小秒盤則形成外方內圓的視覺變化;406搭配的是品牌特色的光面馬臀皮表帶,445配備的則是更偏雅痞氣質的麂皮淺灰色表帶;406搭載的是透底的Alpha手動機械機芯,445則是密底版本的同款機芯……
總之,乍看幾乎相同的表款細品之下亦大有區別,而這種差別應用到穿搭中卻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試想一身正裝素雅的打扮,搭配這枚406便會更顯簡約得體,而略帶休閑度假風的服飾配合這支445,則瞬間增添一絲灑脫藝術的氣質……雖然可能微乎其微,但有道是“細節決定成敗”,恐怕這就是一個“腕表配飾論”玩家所特有的敏銳吧!
在我的腕表收集中簡單挑選了這8組重復入手的“哥倆好”表款與眾友東聊西扯了一番,其中的入手理由多種多樣,心路歷程各有不同,權當給朋友們茶余飯后聊以解悶,假如要真能從中受到點啟發或規避些問題,那簡直就太好了!
最后想假裝以“過來人”的姿態給那些正面臨或將面臨“選擇難題”的表友們三句話,希望能有所幫助:
1、明確自己到底喜歡什么表?想要什么表?盡可能描繪的越具體越好,以便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后悔!
2、如果一時難以抉擇,那就暫且先放下一段時間“讓子彈飛一會”,然后再重新審視考量,沒準就會有新的感悟!
3、假如實在糾結難以取舍,面臨“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難題時,(
而實力又完全允許的情況下),那“年輕人不做選擇”這句話就非常適用了!
小頑童大智慧
“買”是實力、“搭”是能力、“戴”是魅力,一個不看品牌不重貴賤只愛表本身且是“腕表配飾論”堅定倡導者的小玩家。
表態互動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你有同一塊表
(不同材質、不同顏色、不同功能等)
買兩塊的經歷嗎?
歡迎后臺給我們留言
我們擇期再與大家分享
點擊下圖進入精彩文章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