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祖孫三代的郵票存了滿滿4個大柜子,我挑出5本自認為“稀有”的郵票冊,去了北京馬甸區郵幣市場,結果郵商出的價格直接讓我破防,差點脫口大罵郵商!
猴票發家
猴票是當年我投資最成功的,庚申猴票1980年發售,還是解放后第一個生肖作品,我非常喜歡。當時我不懂投資,只不過家里條件還算殷實,爸爸爺爺都有集郵的習慣,他們買了,自然就是我的。
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那時的人不懂炒作。隨著市場緊缺,供需關系不平衡,到了1984年漲到最高點30元,那時人的工資才幾十元一個月,一張猴票能頂一個工人一個月工資了。
誰能想到一張8分錢的郵票,最后竟然能夠有1.5萬元。
1990年,猴票開始暴漲,我舅和我爸都看到了商機,他們身邊的人本來都不喜歡收藏,聽到了這個消息,也紛紛入郵票坑,一個個得開始掙錢,我舅舅在那個喊“萬元戶”為王的年代,光靠猴票就整了1.7萬元。
當時的猴票也是啟蒙我投資的第一站,后來我舅買什么題材,我也跟著買。他外出去哪里,我也利用不上學的時間想辦法跟著他。
以藏養藏
我舅人家做豬肉生意的,當時雇幾個伙計殺豬,做大了之后,時間很充裕。喜歡旅游,全國到處集郵票。我舅后來總結出一句話:要想郵票掙錢,你的基礎資金一定要大。一定要注意發行量,如果資金少,也可以“以藏養藏”!
我舅人家都整版買,要不說做生意的人腦子都靈光,人家是按投資理念來買的郵票。
后來我上初中時也學著舅舅開始進行郵票理財,把一時腦熱購買的發行量大或不喜歡的郵票賣出去,再用這些錢購入新郵票。
行情下滑
我從小學開始集郵,當時出國熱,我姑姑和舅舅很疼我,也經常出國給我帶外國郵票,法國銀制八角幣,日本動漫閃卡,田村電話卡都給我帶。
那時我基本搜集蓋戳郵票,中間停了很多年。
在大概在2010年時候忽然又起了念頭,這時參加工作數年,覺得自己闊起來,一口氣買了不少郵票年冊,但是從來不去買熱炒郵票,從86到22年冊齊備,前后花了了大概1萬塊,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對郵票未來極其悲觀,連郵票市場的老板都苦口婆心勸我不要再買郵票了,哪怕是每年一本年冊也是浪費。
郵票題材越來越政治化,垃圾化,完全就是圈錢,年冊不值得再買。
現在偶爾翻看郵票懷懷舊,僅此而已,看來也是要爛在手里,如果出手的話不知能賣多少。發行量太大,然后重復印刷發行,造成集郵者沒有了信心,郵票重復印刷發行估計全世界只有中國,難怪沒人集郵了。
開價讓人心寒
我舅后來錢也被郵票套住了一些,現在純屬愛好了,歲數大了,也知道情懷和喜愛的重要性。他每年訂一本合集大概300元,從去年年底預定2024年郵冊時就不訂了,心態放好,就當買了書之類收藏吧!
我們祖孫三代專門有個屋子放郵票,整個放了四個柜子。我問我女兒喜歡郵票嗎?把所有郵票都給你?我女兒說:“我喜歡小馬寶莉卡!不喜歡郵票!”
我東翻西找,從4個大柜子翻出了5本自認為“老精稀”的郵票冊,去了一趟北京馬甸區郵幣市場,結果人家郵商看完,狡黠地伸出4個手指頭:“按照400元一冊收!”。
我感覺我的大腦瞬間缺氧,一口老血快噴出來。
起碼開價開個2000多元也行啊,幾百元已經遠遠低于我的預期,還不如留給子孫后代呢?還能當個畫看。
如果是價格最好的時候,我這個一冊子還不最起碼一萬二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