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之后人人都是肺結節?不知道有多少人遇到過這種情況,看見CT片上的一個個小疙瘩,心中滿是擔憂。
光是看著診斷結果就已經開始為自己的生命倒計時了,有網友調侃,現在“肺結節”才是潮流,沒得上就“落伍”了。
肺結節是不是“癌變”的前兆?為什么疫情過后這么多人有了肺結節?
直截了當的答案!
首先明確解答大家心中的一個疑問,那就是新冠病毒不會直接造成肺結節,有些人可能會反駁,那之前我國根本就沒有這么多肺結節患者,總不可能是突然爆發傳染導致的吧!
其實這玩意兒突然間刷爆存在感,首先得“感謝”科技的進步,想當年,X光胸片那模糊勁兒,跟老式電視機雪花點似的,肺里那些芝麻綠豆大的小結節,多數時候根本看不清,稀里糊涂就過去了。
現在的高分辨率CT,尤其是低劑量螺旋CT,那叫一個火眼金睛,能把肺一層層“切片”看,幾毫米的小東西都難逃法眼。
這么一來,以前的“漏網之魚”紛紛現形,檢出率自然“噌噌噌”往上漲,這可不是說大家的肺突然不行了,而是咱終于有了能看清真相的“千里眼”,再加上疫情之后,不少人依舊咳咳咳不停,趕緊往醫院跑做檢查,CT一照,好家伙,又“撈”出一批潛在的結節。
病毒感染本身也可能在肺里留下一些炎癥,愈合期就可能暫時表現為小結節,不過這種“過客”型的結節,很多時候身體好利索了,它也就悄悄溜了。
還有就是,現在大家對自個兒身體越來越上心,體檢套餐里也愛加上肺部CT,這“曝光率”能不高嗎?一個原本在醫學圈里打轉的名詞,就這么闖進了大眾視野。
肺結節是不是癌的“先鋒”
體檢報告一出,最讓人揪心的莫過于,“這結節,是好是壞?”先給大家吃顆定心丸:超過九成,有研究甚至說接近百分之九十五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它們可能是你多年前得過一次肺炎、氣管炎,或者真菌感染后,肺里英勇“戰斗”后留下的“紀念疤痕”,也可能是結核病痊愈后形成的鈣化點,相當于身體自我修復時留下的一點“痕跡”。
這些小東西大多數時候就那么靜靜地待著,并不會變成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癥,真正需要我們提高警惕、積極干預的惡性結節,在所有被發現的肺結節里,占比其實相當低,通常不到百分之五。
換句話說,一百個在CT報告上看到“肺結節”的人里,可能只有那么三五個需要真正緊張起來,積極應對,所以先別自己嚇唬自己。
那醫生是怎么判斷這小東西是“良民”還是“悍匪”呢?他們可不是瞎猜,而是會仔仔細細端詳結節的“履歷”和“長相”,一般來說,結節的個頭是個初篩指標,直徑要是超過了8毫米,那惡性的風險就得往上提一提,需要多加留神了,這就像看人不能只看高矮,還得看氣質。
結節的邊緣形態也特別關鍵,如果邊緣光滑、邊界清晰,那多半是個“友善”的信號,可要是邊緣不規則,毛毛糙糙的,跟個小刺猬似的,或者長出了奇形怪狀的“分叉”,那可能就藏著點“壞心思”了。
結節內部的密度同樣提供了線索,比如里面有沒有“空泡泡”,或者鈣化點是不是均勻,這些都能幫醫生判斷它的復雜程度。
如果你是個老煙槍,或者家里有親戚得過肺癌,再或者以前接觸過石棉之類的有害玩意兒,那即便是個小不點結節,醫生也會建議你盯緊點,定期復查,畢竟這都屬于高危人群,防患于未然總是沒錯的。
好好聽話,不要瞎折騰
一旦查出肺結節,千萬別以為天塌了,馬上就得動刀子,對于絕大多數長得規規矩矩、個頭迷你的良性結節,醫學界的主流看法是“冷靜觀察”,而不是“立馬拿下”。
醫生通常會建議你隔上3個月、6個月,或者1年,再做個CT復查,動態看看這小東西有沒有長大、有沒有變形,如果它一直“安分守己”,那就大可不必為此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只有當隨訪發現結節持續增大,或者樣子變得越來越可疑,再或者患者本身就是高危人群,醫生才會考慮進行增強CT,甚至是穿刺活檢或者手術這些更進一步的手段。
值得寬慰的是,即便是極早期的肺癌,如果通過體檢篩查及時揪出來并手術,五年生存率非常可觀,很多研究都說能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有些結節,特別是急性炎癥或者感染引起的,確實可能隨著身體的康復自己慢慢變小,甚至完全消失,但那些由纖維化、瘢痕組織形成的,或者是骨子里就“壞”的結節,通常不會自己走掉,反而可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悄悄發展。
所以一定要有規律的定期復查,但是在這個信息滿天飛的年代,很多人因為一張CT報告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天天上網查資料,把自己嚇得夠嗆,甚至恨不得三天兩頭去做檢查。
這種對身體健康的過度關注,反而可能變成一種心理包袱,也就是所謂的“健康焦慮”,體檢本是好事,可別讓它變成一場草木皆兵的“體嚇”。
面對這個不請自來的“肺結節”,到底該怎么辦?我們要理性看待,聽醫生的,定期體檢有必要,但別盲目追求檢查頻率,科學的復查計劃得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制定。
而且一定要記住,千萬別信網上那些“消除結節”的偏方秘方,什么“清肺神茶”、“排毒果汁”,大多不靠譜,瞎吃一通沒準還傷身。
真正對肺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結節發生或惡變風險的,還是那些聽著耳朵起繭卻歷久彌新的健康生活習慣,戒煙!這倆字得刻在肺健康的第一守則上,煙草里的那些壞東西,簡直是肺部疾病的“總后臺”,日常做飯,少點油鹽爆炒,多用蒸煮燉,廚房常通風,對肺也是一種溫柔呵護。
關注空氣質量,霧霾天或者空氣不好的時候,少往外湊熱鬧,實在要出門就戴個能打的口罩,有條件的話,家里放個空氣凈化器也不錯,還有就是要堅持適度運動,快走、慢跑、游泳、練練瑜伽,把心肺功能給練強了,肺這個“呼吸工廠”才能高效運轉。
均衡飲食也少不了,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證膳食纖維,管住嘴,少吃高油高糖的,身體免疫力上去了,炎癥自然就少了。
雖然老祖宗說的“肺主氣,喜潤惡燥”、“七情內傷可致病”跟現代影像學不是一套嗑,但他們強調的規律作息、別熬夜、心情舒暢、有空多做做深呼吸這些養生智慧,對維持整個身體,包括肺的健康狀態,絕對有積極意義。
你想想,長期熬夜加班、心里憋屈、又不愛動彈、胡吃海塞,身體長期亞健康,炎癥水平能不高嗎?肺部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能不受影響嗎?這樣一來,結節可能就更難吸收,甚至給壞東西埋下隱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