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獲人民日報關注!
丹灶百年羅行舊墟再“破竹”
以下是報道全文↓
位于廣東佛山的羅行墟,在長達兩三百年的時光中,承擔著廣東重要竹器制品商貿交易的重任,見證了嶺南地區農耕文明的繁榮。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最后一家商鋪搬遷,羅行的熱鬧戛然而止。不過,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有15.1萬人次來到羅行,參加在這里舉辦的2025北江吾舞國際舞蹈節。百年舊墟再“破竹”,重新回歸佛山的“現象級”區域。
人氣爆棚!五一假期羅行墟火熱出圈!液態劇場今晚精彩繼續→
活動中,共有25位國內外知名舞蹈導師率領115名專業舞者,打造藝術盛宴。17場舞蹈展演、15場特色快閃、10個舞蹈工坊等多元活動輪番上陣,7組靜態藝術展覽持續開放,6組主理人創生行動同步推進。
一連五日,羅行墟輪番上演精品當代舞演出、藝術展、茶話會、微研學、手工坊、分享會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共同引燃屬于新舊墟民的假日狂歡。
以藝術破圈,是羅行墟的特色。羅行社區抓住南海的“文產特派員”制度,引進藝術家向陽、舞蹈家彭宇等優秀的人才駐點,同時梳理整合廢舊房屋等閑置資源、盤活歷史文化,讓藝術有了創生的空間。
藝術鄉創為基層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參考。羅行藝術墟的建設,體現了“柔性治理”的力量。
藝術激發了當地居民共創的熱情。比如舞蹈節上的《水月之間》節目“從專業舞者到社區居民,從藝術團隊到龍舟健兒,丹灶市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排練,這種全民參與的藝術共創模式讓演出格外動人。”導演彭宇說。
更加深刻的“藝術公共性”“藝術社會性”探索在羅行展開。“五一”假期活動中,這里推出了“公共座椅計劃”“花園羅行計劃”,呼吁各方力量共建鄉村。例如在“公共座椅計劃”中,藝術家葉文、胡次英、徐嵐、齊蒙等,利用不同材料設計成座椅作品,和村民、大學生一起完成制作。當地的企業也紛紛提供支持,超過40個座椅投放到羅行的街巷之中。
長期以來,基層治理都是城鄉發展的焦點問題和核心問題。此前,南海借助“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工作的推進,重新定位鄉村干事創業的主體,讓群眾從“要我干”發展為“我要干”。而藝術鄉創,則再一次把“我要干”變成“我愛干”,極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精神面貌。
數據顯示,舞蹈節期間,共有8家本土企業、超1400名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藝術鄉創和社區營造。
“注意力經濟”的疊加效應被激發。假期期間,周邊內酒店、民宿入住率日均超90%,文創市集銷售額環比上漲215%。同時,羅行墟自4月正式啟動招商以來,吸引藝術創作、文化展示、商業休閑、旅游體驗等多元領域的優秀主理人關注,超40家意向商家來訪洽談。
歡迎繼續關注 南海文旅 公眾號
了解更多文旅活動和優惠信息
跟著演出、賽事、龍舟、美食游南海
探南海·嘆嶺南
來源丨人民日報、南海丹灶
編輯 | 南海融媒·vc
聲明:1、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 號發 布的原創圖文,請在后臺聯系小編處理。2、除標注原創的圖文外,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因來源不詳,而無法標記來源和署名的,版權仍歸原作者。3、凡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侵害到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轉載,請在后臺聯系小編,我們將予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