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骨肉瘤的陰霾籠罩著朱阿姨,她在手術前毅然離開了醫院。臨走時,醫生那句“不手術,一個禮拜就沒了!”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她心中炸開了絕望的漣漪。然而,時光流轉,7年過去了,朱阿姨依舊活得好好的。這7年里,在她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
朱阿姨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2016年,她剛滿50歲,本以為人生即將步入平穩的階段,可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這年年底,她的身體突然亮起了紅燈,臉浮腫得厲害,右耳也疼痛難忍。她趕忙前往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造釉細胞瘤”,聽到這個結果,朱阿姨懸著的心暫時落了地。
可命運似乎并不打算輕易放過她。第二年4月,她的耳骨上突然長出了一個腫物。心急如焚的她立刻趕到中南大學湘雅二院,檢查結果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報告單上提示:右下頜骨腫物,骨肉瘤?醫生告訴她,這種病極為罕見,一千個人中僅有三個會得。由于腫瘤已經侵犯到骨頭,手術切割范圍必須很廣。
朱阿姨思慮再三,還是預約了手術。在漫長的等待中,她內心充滿了恐懼與不安。終于,一個月后,手術的日子來臨了。然而,當醫生詳細告知她手術風險時,她猶豫了。醫生無法保證她術后臉部不會“偏癱”或者麻木,也無法保證手術能徹底治愈,甚至直言復發率幾乎是百分百。
手術過程聽起來就讓人不寒而栗,醫生要把被腫瘤侵犯的骨頭去掉,再從她的腳踝關節取一塊骨頭補上去,還要從大腿取一個血管。想到這些,朱阿姨最終還是放棄了手術。出院時,醫生那句“不手術,一個禮拜就沒了!”一直縈繞在她耳邊。
走投無路之際,朱阿姨想到了中醫。3年前,她曾因全身關節疼痛差點偏癱,是一個中醫的藥膏救了她。于是,她決定試試中藥治療腫瘤。可腫瘤的治療談何容易,她換了好幾個中醫大夫,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2017年5月12日,朱阿姨慕名來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長。當時,她的右下頜腫塊三維成像宛如蜂窩一般,右半邊臉大部分部位,包括舌根、上顎、牙齦,都疼痛難忍。袁院長也深感壓力巨大,如實告知朱阿姨及其家人:病情嚴重,治療難度極大,現階段只能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為目的。
聽到這個判斷,朱阿姨并不意外,她當時就想:“生命延長不延長,我都不奢望了,只要能減輕痛苦就行。”6月7日,希福醫院主管醫生打電話回訪朱阿姨,電話那頭傳來朱阿姨愉悅的聲音:“服用中藥后,疼痛明顯改善了,耳前腫物沒那么疼了,舌根和牙齦的疼痛也減輕了,感覺中藥效果真的很好。”
看到效果后,朱阿姨更加堅定了治療的信心。8月9日,服用中藥3個月后,她去醫院復查,MRI提示:病灶較前略縮小。12月18日,朱阿姨到希福醫院復診,精神飽滿,聲音洪亮。此時,她只剩下右側太陽穴、舌尖、右下牙還有些疼痛,但已經沒那么嚴重了。她高興地說,自從喝了中藥后,體重長了十多斤,雙手關節疼痛變形也通過喝中藥恢復了,不再疼痛。
當然,抗癌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2020年過年后,朱阿姨可能犯了飲食禁忌,自覺臉部病灶有所增大,右臉頰腫脹明顯。但她沒有放棄,2021年,她開始了春秋兩季鞏固服用中藥。2023年3月復查時,病情與2021年11月相比變化不大。
2024年5月29日,朱阿姨參加了“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暨2024龍年中國行武漢站”公益活動,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經歷。如今的她,狀態極佳:“現在我家里的事,基本上都是我做的。兒子和我不在一個城市,老公身體也不好,我得照顧他。別人都說,我看上去比沒病的還要好。”朱阿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書寫了一段抗癌傳奇,也為眾多癌友帶來了希望和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