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很多人眼中,一旦妹妹出嫁,兄妹關系就會疏遠。但在我們家,這句話從未成立過。妹妹雖然嫁人了,但我始終把她當作需要保護的親人。所以當她結婚時,我毫不猶豫地隨了20萬禮金,只希望她能在新家受到尊重和疼愛。生活中的真相,卻往往出人意料。
昨天是妹妹小婉結婚的第三天,按照當地習俗,新人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我特意請了假,帶著10歲的兒子小明一起回老家參加這場團圓飯。餐桌上,小婉挽著她的新婚丈夫趙強,兩人看起來幸福甜蜜,父母臉上也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姐,多虧了你的20萬禮金,我們才能在縣城買到心儀的婚房。"小婉靠在我身邊,眼中滿是感激。
我輕撫她的頭發:"傻丫頭,你幸福就好。"
父親舉杯:"來,敬女婿一杯!感謝你對我女兒的疼愛。"
趙強忙不迭地站起來,一臉謙遜:"應該的,應該的。小婉這么好,我會一輩子對她好的。"
席間,趙強頻頻向我敬酒,態度恭敬又熱情。他出身農村,老實本分,在縣城一家建筑公司做技術員,雖然收入不高,但為人踏實。這正是父母和我看重的品質,也是我慷慨隨禮的原因——相信他會善待我妹妹。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離別時分,趙強突然悄悄把我兒子小明拉到一邊,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紅包,笑著說:"小侄子,這是舅舅給你的見面禮,別告訴大人哦。"
小明興奮地接過紅包,差點脫口說出"謝謝舅舅",被我及時制止。
"老趙,客氣了。今天該我們給你紅包才對。"我笑著說,卻也沒多想什么。
直到臨上車前,小明迫不及待地扯開紅包,臉上的表情從驚喜變成了迷惑。他默默地把紅包遞給我:"媽,舅舅給了我一張紙條。"
我接過紅包,打開一看,里面確實不是錢,而是一張疊得整整齊齊的紙條。展開后,我瞬間懵了——紙條上工整地寫著幾行字:"姐夫,20萬我們收下了,但這筆錢我會加倍奉還。這不是施舍,而是親情。請給我三年時間證明自己。"
看著這張紙條,我的思緒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半年前,那時小婉剛剛向家里介紹趙強的時候。
那是個周末的午后,父母專門打來電話,說小婉要帶男朋友回家見面,讓我也回去看看。作為從小疼愛妹妹的姐姐,我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重要時刻。小婉比我小五歲,從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雖然我已經結婚生子,但對這個從小照顧到大的妹妹仍有一份特殊的責任感。
趙強第一次來我家時,給我的印象還不錯——雖然穿著普通,但干凈整潔;說話不多,但字字在理;最重要的是,他看小婉的眼神里滿是真摯的愛意。
飯桌上,父親直截了當地問起了趙強的家庭背景和經濟狀況。趙強沒有隱瞞,坦言自己來自農村,父母是普通農民,他自己則是大專畢業,在縣城一家建筑公司當技術員,月薪不過七八千。
"叔叔阿姨,我知道我條件不太好,但我真心愛小婉,會用一生對她好。"趙強的眼神真誠而堅定。
小婉在一旁握著他的手,滿臉幸福:"爸媽,趙強人真的很好,我們在一起兩年了,他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父母交換了一個眼神,臉上帶著猶豫。我知道他們在擔心什么——在這個物質至上的社會,他們害怕女兒因為嫁給條件不太好的男人而受苦。
飯后,父母把我單獨叫到房間,表達了他們的擔憂。
"女兒,你覺得這個趙強怎么樣?"母親輕聲問我。
我思索了一下:"人看起來挺踏實的,對小婉也是真心。但他的確條件一般,小婉跟了他,可能會吃些苦。"
父親嘆了口氣:"我們倒不是非要女婿多有錢,但至少要能給小婉一個安穩的家啊。他們要結婚,連房子都沒有,這讓我們怎么放心?"
我突然有了主意:"這樣吧,如果他們真要結婚,我出20萬給小婉當嫁妝。這錢可以用來付首付或者裝修新房,讓他們有個好的開始。"
"這怎么行!"母親立刻反對,"你自己也不容易,小明還要上學,怎么能拿出這么多錢?"
我微笑著安慰他們:"我和老楊這些年存了些錢,公司也不錯,拿出20萬不成問題。再說了,小婉從小跟我感情好,我不幫她誰幫她?"
父親眼圈微紅:"好女兒,是我們沒用,要靠你來幫妹妹..."
我趕緊擺手:"爸,您別這么說。我們是一家人,本來就該互相幫助。"
就這樣,我的提議獲得了通過。當我把這個決定告訴小婉時,她激動地抱住我,淚水打濕了我的肩膀:"姐,你對我太好了!等我和趙強有錢了,一定雙倍還你!"
我揉了揉她的頭發:"傻丫頭,我們是親姐妹,說什么還不還的。我只希望你幸福。"
當這個消息傳到趙強耳中時,他的反應卻出乎我的意料。他沒有立刻表示感謝,而是沉默了很久,然后堅定地說:"謝謝姐姐的好意,但這么多錢,我不能要。"
小婉不解地問:"為什么?這是我姐給我的嫁妝啊。"
趙強的表情很復雜:"我知道,但我怕你姐姐嫌我拿了她的錢還配不上你。我想靠自己的能力給你幸福。"
我馬上解釋:"趙強,你誤會了。這錢是我給小婉的,不是施舍給你的。我只是希望你們結婚后有個好的開始。"
趙強低著頭,久久不語。最后,在小婉的勸說下,他勉強同意了。但從那天起,每次見面,我總能感覺到他看我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復雜的情緒,似乎是感激,又似乎是某種我讀不懂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