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剛剛執政過百天的特朗普政府發生了重大人事變更,一波新的權力洗牌開始。
先是4月30日,白宮辦公廳主任蘇珊·威爾斯宣布,馬斯克本人已經不在白宮辦公。而后5月1日,特朗普親自宣布,邁克·華爾茲不再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轉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目前該職位由國務卿魯比奧臨時兼任。兩位在特朗普總統大選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物相繼離開權力中心,曾經并肩作戰的“盟友”,正在華盛頓的權力游戲中淪為政治犧牲品。
魯比奧(資料圖)
從2024年7月明確表態支持特朗普開始,馬斯克就動用自己的媒體資源和資金全力支持,個人總計投入2.5億美元以上,在特朗普勝選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朗普就任后投桃報李,就職首日便設立“政府效率部”,任命馬斯克為無薪特別顧問,領導該部門工作,用企業管理經驗改造聯邦機構及背后的“深層政府”。在馬斯克領導下,“政府效率部”對美國聯邦政府展開鐵腕改革,美國國際開發署、國防部、教育部等眾多部門均受影響。
然而,馬斯克的激進改革遭到美國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瘋狂反撲。3月以來,全美50多個城市爆發大批反馬斯克抗議,甚至出現打砸特斯拉門店、拋售股票、燒毀汽車的現象。同時,特朗普核心團隊內也出現諸多反對聲音,國務卿魯比奧、財政部長貝森特等內閣高官,反對馬斯克插手自己的管轄范圍,矛盾日益激化,貝森特甚至與馬斯克在白宮激烈爭吵。深陷政治紛爭,商業利益又受損,身心俱疲的馬斯克被迫離開華盛頓權力中心,提前宣布將主要精力轉回特斯拉運營,逐步減少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時間。曾經的超級紅人馬斯克,最終在權力搏殺中黯然離場。
馬斯克(資料圖)
邁克·華爾茲身上最大的符號,就是“特朗普的忠實信徒”。自特朗普第一個任期起,華爾茲便與特朗普及其家人保持密切聯系,常以議員身份出入白宮,為特朗普提供國家安全問題建議,是特朗普在國防問題上的親密盟友之一。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華爾茲緊跟特朗普競選政策,反對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援助,批判歐洲國家對北約國防開支貢獻少,還公開諷刺加拿大前任總理特魯多及其領導的自由黨。
但這樣一位忠誠擁護者也難逃政治清算。3月24日,《大西洋月刊》總編輯杰弗里·戈德伯格披露,華爾茲在討論美軍打擊也門胡塞武裝作戰計劃時,誤將其拉入Signal聊天軟件群聊,群內討論內容涉及攻擊目標、武器部署順序等敏感軍事細節。“群聊門”事件曝光后,在全美乃至世界引發廣泛關注。盡管華爾茲否認“故意泄密”,但隨著輿論發酵,不得不承認對事件負責,并向白宮官員坦白。事件發生后,白宮內部就華爾茲是否辭職展開激烈辯論,特朗普一度公開力挺,試圖淡化影響。然而,知情人士稱,有關華爾茲替代人選的討論已持續數周,撤換行動早已在計劃中。轉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這一邊緣崗位,意味著華爾茲正式被排除在特朗普核心圈子外。
特朗普(資料圖)
從馬斯克到華爾茲,上任僅百天,特朗普就撤換了兩位重要大員,這對其執政班底是嚴重警示。在這個強調私人關系和服從性的小圈子里,權力的極度隨意性讓沒人能確保安全。馬斯克的離開,很大程度源于與特朗普圈子里“MAGA派”的諸多異議。他代表硅谷新興科技右翼勢力,在全球化等議題上與“MAGA派”存在分歧,多次發聲都招致攻擊,引發無數爭吵,特朗普對他的態度也逐漸轉變。而華爾茲的離職表明,即便對特朗普絕對“忠誠”,犯下業余錯誤仍要走人。特朗普團隊重“忠誠”而一定程度忽視專業能力,內閣大員多靠與特朗普的關系及服從上位,導致白宮狀況頻出。如今,全球都在猜測下一個被開除出局的會是誰,馬斯克和華爾茲的離開,或許只是特朗普團隊內部崩壞的開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