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持續了19天的印巴“銅墻鐵壁”軍事對峙以雙方宣布停火告終,這場自4月22日爆發的沖突就這樣戛然而止。
停火協議簽署后的24小時內,兩國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高調致謝中國支持,稱“中國始終是巴基斯坦最可信賴的伙伴”。
印度總理莫迪政府卻因逮捕3名反對派人士陷入輿論漩渦,其“強人領袖”形象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那么,這3人究竟說了什么?竟讓莫迪人設崩塌?
印巴沖突起源經過
5月7日凌晨1時23分,印度軍方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控克什米爾首府穆扎法拉巴德等地發動導彈襲擊,目標是“恐怖分子基礎設施”。襲擊造成至少8名平民死亡、35人受傷,包括一座清真寺坍塌導致一名7歲男孩遇難。
據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發布的聲明,印度向巴基斯坦本土以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三處地點發射了導彈。
印度國防部稱行動“克制且精準”,但巴方指責印方蓄意攻擊民用設施,總理夏巴茲·謝里夫譴責這是“懦弱的戰爭行為”。
印度軍方發布的消息卻稱,印度的行為是在向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勢力”設施進行了導彈打擊。
不過,不管印度怎么說,其突襲行為終究是不占理的,為此,巴基斯坦國防部部長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開展報復。
巴空軍迅速回應,JF-17“梟龍”戰機擊落印度一架蘇-30MKI和一架米格-29,并俘虜一名印度飛行員。
截至5月10日凌晨,巴軍發起的“ 銅墻鐵壁”行動就打擊了印軍20多個據點,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上午上還打得熱火朝天的印巴雙方,卻在下午突然宣布停火。
而之后兩國停火之后的氛圍,更是大相徑庭!巴鐵一邊披露對印作戰取得的軍事碩果,一邊還不忘將中國單列出來表示感謝。
反觀印度內部卻不然,處于軍事被動地位讓其在此輪印巴沖突中吃癟后,印度全國上下一片嘩然,就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民眾都看不下去了。
一些人直接在社交平臺上將對印度政府的不滿情緒發起猛烈的抨擊,以“強人領袖”自詡的總理莫迪怎會允許國人對自己口誅筆伐呢?
聽不進去半點非議的他,直接下令將3人抓捕,而處于印巴沖突停火的關鍵時刻,印度處于“內憂外患”的窘境,莫迪的人設也在一夜之間崩塌了!
強人光環褪色,莫迪政府信任臨考
莫迪政府這次,確實是栽了個不小的跟頭。軍事上,本想占點便宜,結果不僅沒撈到好處,反而暴露了自家裝備性能和戰術運用的短板,顯得有些“夜郎自大”。
在外交上,則更是尷尬,以往總指望美國老大哥能拉兄弟一把,結果人家現在搞“戰略收縮”,心思早不在南亞這塊了。
其他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也只是作壁上觀,印度一下子顯得有些形單影只,有評論員不客氣地指出,這簡直是“塑料兄弟情”,美國的軍援額度,據說都悄悄挪給烏克蘭了。
國內的壓力,更是像一座大山壓過來。停火協議剛簽的第二天,5月11日,印度北方邦松巴德拉就有三位倒霉蛋——沙比爾·安薩里、祖貝爾·安薩里和伊茲哈爾——因為在社交媒體上說了幾句莫迪的“壞話”,就被抓了。
那位叫伊茲哈爾的哥們,據說被捕前發帖嘲諷“陣風戰機還不如二踢腳響,建議把殘骸回收改造成公共廁所”,結果話音還沒落,警察就找上了門來,而警察抓人如此神速,更成了坊間笑談,也讓人嗅到了一絲“強人”形象搖搖欲墜的危險氣息。
自打2014年上臺,莫迪靠的就是強硬姿態聚攏人心。
但這次沖突中暴露出莫迪多處失誤,先是情報失準,他指責“巴基斯坦為克什米爾襲擊者撐腰”的證據,翻來覆去就那么幾樣,根本站不住腳,甚至有傳言說部分所謂的恐襲證據泄露得也太“巧合”了點。
除此之外,還有軍事冒進,不僅沒達成戰略目標,反而損兵折將,還有外交失策,最后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 而也正是因為這些爛攤子,一點點侵蝕莫迪政府的執政根基。
莫迪抓幾個批評者,或許能堵住一時的嘴,但堵不住老百姓心里對軍事受挫、電網癱瘓、國際形象受損的失望和怨氣。
尤其是在國大黨這些反對派勢力開始冒頭的節骨眼上,莫迪和他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未來的支持率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更有意思的是,停火協議墨跡未干,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一家煙花廠就發生了爆炸,雙方媒體又為此吵翻了天,給這脆弱的和平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結語:
當巴基斯坦總理的感謝之聲還在慶祝的人潮中回蕩,印度總理莫迪卻不得不獨自面對這一地雞毛,思考如何才能收拾殘局,重塑那個曾經光鮮的“強人”形象。
這場短暫而激烈的沖突,就像一面鏡子,不僅照出了地區力量格局的微妙變化,也把領導者在內政外交困境中的真實面目,映照得清清楚楚。
一方用實力贏得了喘息和尊重,另一方則在強硬姿態與現實挫敗的巨大撕裂中,勉力維持著那份岌岌可危的體面。歷史的評判,往往要等到喧囂散盡,才會露出它最真實、也最鋒利的樣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