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應瑞士政府邀請,中方高層于近日訪問瑞士,與瑞士領導人及有關方面舉行會談。訪瑞期間,中方高層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日介紹說,這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貝森特在美方發布會談聲明后對美國福克斯新聞表示:“我認為這將關乎局勢降級……我們必須先緩和局勢才能繼續前進。”路透社援引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的話稱,“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吁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目前來看,特朗普對華加征高關稅,本意是要施壓中國經濟,卻無奈導致了諸多美國企業的進退兩難,甚至一些美國消費者也在抱怨日益昂貴的商品價格。而現在,就在中美談判前夕,特朗普改口了,他表示,只要在瑞士的會談取得積極成果,他將考慮對華降低關稅。這一態度,無疑是對中美達成協議的一種期盼,但同時也暴露了特朗普的不自信,這回的首輪接觸談判,勝負或許已經分出來了。
美國財政部部長(資料圖)
從商務部的解釋來看,此次會談是“基于美方多次請求”,中方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吁”后作出的決定。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從特朗普到白宮官員,不厭其煩在公開場合放風,稱愿意降低對華關稅,達成公平貿易協議。顯然美方扛不住國內壓力,急于通過談判緩解矛盾。中方的“認真評估”和“充分考慮全球期待”,表明中國并非被動接受談判,而是在權衡利弊后選擇給美國一次機會。
上月,特朗普公開表示,“在關稅談判期間,他不會對中國采取強硬手段。”,他強調,針對中國的關稅稅率不會一直維持這么高的水平,它會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特朗普還補充道,“只要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就會降低對華關稅。”從特朗普這番言論來看,表面上似乎是在對華“示弱”,以此來尋求中方就關稅問題談判,但實際上,這番論調的本質,還是沒有離開特朗普“先上壓力再溝通”的處事風格。特朗普當天還重申,“美國與中國談得不錯,但中方必須同美國達成協議。
中美談判前,特朗普再次改口(資料圖)
對于這次的會談,為了給自己一點最后的面子,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這是一個巧合,因為自己正好要去瑞士,而中國也恰好前往瑞士,在中美高層相遇的情況下,這場對話就開始了”。但究竟是不是巧合大家都心知肚明,這種高層的訪問行程都是有著計劃安排的,顯然美方是知道了中方的訪問計劃,然后也安排了瑞士行程,完成了這次的“偶遇”。
簡單講,特朗普已經低頭,在關稅政策生效的同時,派人秘密聯系中國。中方為避免局勢發展到失控地步,或會適時“呼應”美國,好讓中美關系從現在的“斗爭大于合作”,恢復至從前的“競爭與合作”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此大家對內對外都能交代,豈不是皆大歡喜?可能有人說了,特朗普并不是容易接觸的人,唯恐中國的善意被曲解。事實是,美國的處境只有自己清楚,在過去的100天,因為和中國打貿易戰,美國的通脹高企,股市震蕩不休,各地反政府浪潮此起彼伏,再這樣下去,美國就會出現系統性危機。
美國國會大廈(資料圖)
就目前的局面來看,中方完全沒有和美方談的必要。針對特朗普發動的這輪貿易戰,中方這幾年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所以特朗普主動出招后,中方應對起來游刃有余,底氣十足。反倒是特朗普處處碰壁,焦頭爛額。對于中美之間的關稅問題,中方的口風一直都沒有變過,反倒是美方從最開始的異常強硬,到后來的主動釋放談判信號。現在各方都不看好特朗普,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甚至直言,特朗普撐不過三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