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職場上,能力越強的女性,遭受的打壓就越多。"這句話在我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驗證。作為梁山縣唯一的女縣長,我本以為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政績,能夠得到公平對待,然而新來的縣委書記卻讓我體會到了什么叫"政令不出辦公室"。
會議室里,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我坐在右側第一位,手中的筆記本上寫滿了關于民生項目的提案和建議。而對面,縣委書記劉廣強正用一種近乎嘲諷的眼神看著我。
"林縣長的意見我們已經聽取了,但我認為這個項目不符合縣里的發展規劃。"劉廣強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反駁的堅決,"我們還是按照之前的方案執行。"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劉書記,這個保障房項目已經進行了兩年的調研和規劃,是上任縣委領導班子共同決定的重點工程,現在突然喊停,對老百姓的影響..."
"林縣長,"他打斷我的話,"你是新調來的,可能對我們梁山縣的情況了解不夠。這個項目不是不做,而是需要重新評估、重新規劃。"
會議室里其他領導紛紛低下頭,沒有一個人敢發表意見。自從劉廣強三個月前上任,我提出的每一項提案幾乎都被否決或擱置,而他提出的任何建議,無論多么不合理,都會得到一致通過。
會議結束后,我獨自走在回辦公室的走廊上,手里緊握著被駁回的提案材料,指甲幾乎陷入掌心。三個月了,劉廣強處處針對我,暗地里拉攏其他班子成員孤立我,我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林縣長,您別太在意,劉書記可能需要時間適應..."秘書小王小心翼翼地安慰我。
"我知道。"我苦笑著點點頭,沒有多說。
回到辦公室,我鎖上門,拿出手機,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撥通了一個許久未聯系的號碼。
"喂,建國,是我。我想,我可能需要你的幫助了..."
三年前,我剛剛被任命為梁山縣副縣長時,丈夫程建國還只是省政府辦公廳一名普通的處長。那時候我們都雄心勃勃,卻也低調謹慎,甚至很少在公開場合以夫妻身份出現。
"工作上的事情,我們各自負責,互不干涉。"這是我們的約定。程建國比我大五歲,性格沉穩內斂,雖然不茍言笑,但做事踏實可靠,在省廳里口碑極好。
我調任梁山縣是個意外。原本我在市里擔任副局長,負責經濟發展工作,表現突出。恰好梁山縣需要一位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的領導,于是我被破格提拔為副縣長,主管經濟和民生工作。
上任第一年,我便推動了一系列改革:整合了全縣的旅游資源,建立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引進了十幾家科技企業...梁山縣的經濟增長率從全市倒數第三躍升至第二位。兩年后,我順理成章地被提拔為縣長。
程建國為我高興,卻也擔憂:"你太引人注目了,小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我笑著回應:"放心,我只做實事,不搞花架子。只要工作成效好,就沒人能說什么。"
那時的我多么天真。我以為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成績,就能贏得尊重和支持。但我低估了官場的復雜性,尤其是對于一個年輕漂亮的女性領導而言。
流言很快開始在縣里傳播。有人說我憑借美貌獲得提拔,有人暗示我和某些領導關系不清不楚,甚至有人編造我和程建國的婚姻只是政治聯姻...面對這些流言,我選擇了沉默以對,用工作成績說話。
劉廣強是在我擔任縣長第二年被調來的。初次見面,他就給我一種莫名的敵意。他比我大十歲,是從鄰縣調來的,據說在上級領導那里很有人脈。
"林縣長年輕有為啊,我可得向你多學習。"他伸出手來,笑容和煦,眼神卻透著審視和輕視。
我握住他的手,禮貌地回應:"劉書記客氣了,我們一起努力,把梁山縣建設得更好。"
表面上一團和氣,但我能感覺到,一場無聲的較量已經開始。
最初的沖突來自于一個旅游開發項目。縣里有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我計劃將其打造成全省重點旅游景區,已經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但劉廣強一來就表示要重新評估這個項目,并暗示可能會與某開發商合作,完全推翻我的規劃。
"林縣長,你的想法太保守了。我們要大刀闊斧地改革,不能墨守成規。"他在會議上這樣說道。
我據理力爭:"古鎮的歷史文化價值非常高,如果過度商業化開發,不僅會破壞其原有風貌,長遠來看對經濟發展也不利。"
結果,我的意見被完全忽視,劉廣強強行推動了與那家開發商的合作。更讓我震驚的是,這家開發商的背景極其可疑,據說與劉廣強有著某種不為人知的聯系。
我開始了解上情況,收集證據,準備向市里反映。然而我低估了劉廣強的反制手段。很快,我發現自己被架空了—副縣長們對我的工作不再全力配合,各部門負責人對我的指示敷衍了事,就連我的一些親信也被調離了核心崗位。
"林縣長,劉書記讓我告訴您,關于保障房項目的文件需要重新修改,他覺得您提出的方案存在很多問題..."我的秘書小王戰戰兢兢地帶來了又一個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