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手機發燒友都對小屏旗艦有偏好,希望廠商們推出保持旗艦手機的頂尖使用體驗,同時握持手感極佳的小屏旗艦。然而,從手機行業以往的經驗來看,安卓陣營總是將最頂級的配置留給所謂的大屏“超大杯”,但其實有很多像小雷這樣的用戶并不想要大屏,但又因為某些自己想要的配置咬咬牙上了超大杯。
廠商們或許是聽到了這些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在2025年我們見到了不少兼顧了小屏手感和旗艦配置的產品。
這些所謂的小屏旗艦體驗到底如何?有用戶留言讓雷科技編輯部評測一波。在一番挑選和討論后,小雷最終把目光鎖定在小米15、OPPO Find X8s和vivo X200 Pro mini上。為何不選擇iPhone 16 Pro,單純是是因為它價格太貴,遠超這三者的售價,至于三星S25,在內地市場著實太冷門了,小雷也沒借到。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話不多說,直接開測。
都是小屏,誰的手感最爽?
作為入職五年,接觸過無數臺手機的老鳥,小雷個人認為6.1-6.3英寸是一個兼顧了屏幕尺寸大小和握持手感的甜點尺寸。
OPPO、vivo和小米的三款小屏旗艦恰好均處于這個尺寸區間,但在整體的設計層面三者又各有自己的見解。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例如在最影響握持感的邊框部分,三者均采用了當下流行的直角邊框設計,但只有小米 15 在邊框的后蓋區域做了一個曲面過渡,這種設計會讓小米 15 從視覺上來看更厚一些,但帶來的是不那么硌手的握持感。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圖片為小米15)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圖片為vivo X200 Pro mini)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圖片為OPPO Find X8s)
其次是背后的相機 Deco,OPPO Find X8s 和 vivo X200 Pro mini 都采用的是奧利奧造型的圓形 Deco,而小米 15 則是方形 Deco,圓形和方形誰更好看我們這里不做討論,但不得不說 vivo 是三者中握持姿勢最怪的一臺,過大的相機 Deco 導致小雷在握持時不得不把食指挪到一個奇怪的位置,而圓形 Deco 較小的 OPPO 和位于左上角的小米就沒有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最后是邊框部分,其中OPPO采用了亮面邊框設計,vivo和小米則使用的是磨砂邊框。這一點讓小雷非常百思不得其解,小屏旗艦的意義就是為了追求極致的握持感,因此裸機手感也是權衡的一點,但大家都知道亮面邊框除了能在顏值層面帶來些許提升外,剩下的全是缺點:刮花后刮痕明顯、容易吸汗和殘留指紋、用久了會油膩等等。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如果光談設計和手感的話,小雷會毫不猶豫地把這一票投給小米 15,畢竟這已經是小米的第五臺小屏旗艦,造機經驗更老道。
其他參數方面,為方便讀者們觀看,小雷用表格的方式為大家展示。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人均性能小鋼炮,但有的拉了胯
比較有意思的是,三臺手機在處理器方面分別搭載了三款完全不同的處理器,其中 vivo 和 OPPO 搭載的是聯發科 9400 和 9400+,在理論性能上的差距并不大,而小米 15 則是高通驍龍 8 至尊版,也與聯發科拉不開太大差距。
但考慮到三者均為小屏,在散熱上的表現必然不如主流直板手機,那么誰的實際性能表現會最出色呢?(三者均開啟自帶的性能模式,佩戴官方附贈的手機殼,在室內25℃的環境中測試)
我們先用老伙計安兔兔對這三臺手機的理論性能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從跑分數據中可以看到,小米15以285萬分的絕對優勢遠超OPPO和vivo,其實這一點也在小雷意料之中,雖說OPPO和vivo對聯發科的調校算是業內頂尖水準,但其與高通還是有一定差距。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不過理論性能并不能代表手機的真實性能表現,我們還得來一番游戲測試。考慮到如今的原神已經算不上是性能檢測器,所以在一番對比后小雷將游戲測試軟件更換為更加吃性能的「鳴潮」。
從幀率圖中可以看到,小米15確實是三者中釋放最狠的那位,其處于60幀的時間要比OPPO、vivo更長,無論是跑圖還是刷野怪的過程都更為流暢,但也能明顯看到其波動幅度是三者中最明顯的,尤其是在連續的Boss戰中出現過一兩次畫面卡頓的情況。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而OPPO Find X8s,其長期處于50-55幀上下,波動幅度也遠沒有小米15那樣夸張。不過不知為何,明明OPPO的性能釋放沒有小米那么夸張,但在發熱量上卻要高于小米,在連續游玩20分鐘后就能很明顯感覺到背板和邊框部分開始發燙。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至于vivo X200 Pro mini的表現可謂讓小雷大跌眼鏡,同樣的地圖同樣的刷怪路線,僅僅三分鐘幀率就開始波動。不知是vivo對這款游戲的優化不到位,還是性能模式的釋放邏輯有問題(小雷先后測試了兩次結果相同),其在連續刷了三波怪后幀率曾一路暴跌至20幀,特別是觸發閃避回擊的時候,特效伴隨著卡頓出現,那叫一個痛苦,因此不到十分鐘小雷就不想再測試下去。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接下來我們選擇更貼近日常使用的《英雄聯盟手游》,同樣我們統一設置為全高畫質、最高幀率及特效全開。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在配置需求明顯降低的游戲中,三款手機的游戲幀率和表現明顯穩了許多,平均幀率基本都在120幀。
單論游戲體驗這一塊,小米和OPPO以斷崖式的優勢領先,面對各種高負載場景都能做到游刃有余,vivo的表現則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小雷猜測是被當前系統版本給拖了后腿。希望vivo后續能針對其性能表現做相應的優化,畢竟三者的定價十分接近,如果在最重要的性能層面被別人拉開極大的差距,那么這臺小屏旗艦可以說做得相當失敗。
PS:原本小雷還計劃了影像對比環節,但拍攝了幾組對比樣張后發現三款手機除了成色風格(小米注重質感,適合人文街拍;vivo 飽和度拉滿,適合拍攝美食以及各種糖水片;OPPO 風格多變,應用場景多但不夠突出),在成像質量層面用肉眼難以分辨,因此舍去該環節。
有人注重功能,有人注重穩定
系統可以說是決定手機日常體驗的根基,雖說現階段國產操作UI們的功能和設計都大差不差,但在穩定性上卻有著天壤之別。以某數碼發燒友App給出的評分為例,目前評分最高的操作UI是OPPO的ColorOS 15,小米和vivo的系統評分則有些差強人意,其中vivo的OriginOS 5的一星數量要遠比小米HyperOS 2高出接近一千個,難道vivo的系統真的有這么差?小雷必須來親自體驗一番。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先從視覺層面說起,OPPO的ColorOS 15確實是三者中變化最大的一家,相比去年的ColorOS 14,其在圖標和系統頁面直接更換了一個大風格,vivo的OriginOS 5和小米的HyperOS 2更多地還是集中在增加更多交互動效和提供更多AI相關的交互模式,所以乍一眼看上去相比上一代似乎沒有任何變化。
圖標可以說是系統審美的基石,哪怕你其他層面設計得再優雅再高級,搭配一套老氣橫秋的圖標,都給人一種「九唔搭八」的感覺。ColorOS 15出廠的默認圖標也是三者中最耐看的,更別說OPPO還能直接對這套出廠圖標進行全方位的自定義,可玩性和擴展性還是不錯的。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vivo的OriginOS 5和小米的HyperOS 2出廠圖標確實有些老氣,如果小雷沒有記錯的話,這兩套默認圖標應該有個兩三年沒變了。不過小米HyperOS 2勝在主題商店全免費,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更換自己喜歡的圖標,vivo和OPPO就比較「現實」一些,稍微好看一些的主題和圖標都需要額外付費,金額大多在6-9元之間,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另外小米還是三者中唯一一個支持類似蘋果全天候顯示樣式的熄屏模式,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讓用戶在解鎖的過程中保持連貫的動畫效果,且信息通知的顯示也會更加及時和直觀,這一點小雷非常喜歡。
其次是廠商們近兩年集體發力的「靈動島」,早期小雷并不看好安卓廠商們推出的這項功能,畢竟蘋果推出靈動島是因為有一個「藥丸屏」,而安卓這邊基本都是單挖孔屏,有點為了上島而上島的感覺。
不過仔細體驗了一番后,小雷確實感受到國產安卓廠商們對「靈動島」已經有了別的見解。
其中最讓小雷驚喜的是 vivo X200 Pro mini,它的「靈動島」除了能像蘋果一樣顯示某些摘要信息以及簡單互動外,還加入了一些新的交互方式。例如,當我們在其他平臺看到一張不錯的圖片想要保存,我們可以長按圖片、拖動到原子島上,它會彈出用戶所需的操作,或是保存、或是轉發。順帶一提,用這種操作方式可以直接去掉某些平臺的自帶圖片水印。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另外當小雷在某些平臺看到一些地址時,也可以直接長按這段文字拖到導航地圖 APP 上,實現一鍵導航。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而 OPPO Find X8s 的「靈動島」就稍稍有些抽象了,除了只能跟蘋果一樣顯示一些摘要信息和簡單互動外沒有其他功能。更讓小雷不解的是,OPPO 的「靈動島」是完全獨立的,也就是說它并不會將屏幕挖孔覆蓋起來,雖說能讓使交互控件更靠下,更便于手動操作,但小雷認為美觀性上差了一大截。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至于小米,作為國內花樣最多、玩法最豐富的操作系統,在「靈動島」方面也沒有玩出多少花樣。
整體體驗下來,小雷認為目前各家系統在流暢度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之前很多網上熱議的小米澎湃OS 2太多Bug、OPPO ColorOS 15不夠流暢,其實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使用。況且,即便是在果粉心中早已封神的iOS,不也一樣有很多老毛病嗎?個人認為假如你只憑網上的輿論,而非個人體驗就斷言誰家的系統一定不好用,那的確是不太好的想法。
如果非要比個高低,小雷可能會把這一票投給 OPPO,因為小米和vivo 雖說沒有帶來多少新功能,但考慮到其原本就足夠完善,尤其是小米至今仍是諸多操作系統中功能最多、可玩性最高的,沒有之一。而OPPO則是主打一個時尚、潮流,加入了不少可自定義的功能,且在流暢和穩定性方面提升明顯,也難怪能成為不少數碼發燒友心中最好用的操作系統。
都在追求果味,誰「最像」 iPhone ?
自打OPPO在去年提出「OPhone」這個概念后,不知為何大家都開始拼了命也要進入到蘋果生態中,從而讓那些蘋果用戶不再被蘋果生態所束縛住。
那么各家的體驗又如何呢?
在查詢相關資料后小雷發現,最早能與iPhone互傳文件的是vivo,早在2015年vivo就發布了自家互傳APP,能夠與安卓、iPhone跨端傳輸文件。隨后2024年其在全新的OriginOS 4上推出了vivo辦公套件,第一次實現了安卓手機和MacOS的互聯互通。之前小雷也曾在vivo X Fold 3 Pro的評測中下過結論,認為它是當時市面上最懂蘋果生態的安卓廠商,其互傳整體使用很穩定,無論是傳照片、視頻還是文檔,效率都非常高,甚至要比蘋果自己的airdrop還要快一些。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不過vivo的這套互聯方案在連接方面稍稍有些落后,需要兩個設備在同一個網絡中,且需要單獨下載一個應用軟件。其實它使用的還是比較傳統的「熱點式互傳」,就是在安卓端開啟熱點,iPhone加入到該熱點,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無損、不耗流量的文件互傳。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而OPPO Find X8s就在這一基礎上做了優化,它能讓iPhone通過NFC識別到OPPO Find X8 Pro正在發起傳輸文件的請求,進而直接進入到APP界面,開啟互傳。
小米 15的做法就非常聰明,盡管它也需要下載獨立的APP「小米互聯服務」,但它只需要識別到同一賬號下,同時連接到同一個Wi-Fi,即可開始互傳。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小雷個人體驗下來認為小米的方案更適合iPhone 安卓雙持用戶,僅需登錄賬號和同一網絡的條件讓它非常適合自己在工作時互傳文件,整體更加實用。而OPPO、vivo就更像是為了給朋友們分享照片、視頻而準備的功能,體驗上OPPO最方便,vivo最易操作,但實用性還得是小米。
至于某些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在意的,能否互傳 live photo 照片,小雷也簡單測試了一下,小米、OPPO、vivo 均支持傳輸,且均能保留完整的 HDR 和其他信息,只能說大家為了搶奪 iPhone 用戶都下了不少心思。
人均一天一充,但充電體驗卻差了
作為小屏手機,小雷在網上看到最多的相關問題就是:續航怎么樣,能不能做到一天一充。其實不只是網友,小雷個人也十分在意,在配置圓滿、續航不錯、手感出色、價格合理等諸多條件下,誰能拒絕一臺小屏旗艦呢?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一次測試。
測試方式也很簡單,小雷會將四位參賽選手充至滿電,再續充半小時,防止存在虛電、假電。然后小雷會在不插卡且連接同一WIFI的狀態下,把全部手機屏幕亮度拉到最大,然后分別進行一小時最高畫質游戲、一小時 4K 60 幀錄像、一小時抖音、最后播同一個視頻直至沒電關機。
先從小米 15 說起,其作為三者中電池最小且唯一搭載 2K 分辨率屏幕的手機,在續航方面有著先天劣勢,實測結果也毫不意外:在三小時的高負載進程后電量減少了 55%,最后用時5小時23分徹底「黑屏關機」。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這里需要提一嘴的是,當小米 15 的電量來到 1% 左右時會自動進入「極限續航模式」,此時后臺應用仍會繼續運行,但不會彈出消息提醒,直到用戶給它充上電才會自動退出該模式。不得不說這一個小設計確實很人性化,避免因徹底關機時遺漏了些許信息。
而它的充電表現如下圖,用時 50 分鐘完全充滿。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其次是 OPPO Find X8s,前文也曾提到它的性能釋放政策相對保守,因此在三小時的重度負載測試中電量下降了46%,比小米 15 多出9% 的電量。最后關機時間也被延長到了5小時53分。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其實不只是 Find X8s 這臺小屏旗艦,小雷個人感覺 OPPO 的大部分機型在性能層面都過于保守,雖說現在的旗艦處理器確實能輕松應對各種日常場景,但這種有些「自廢武功」的打法多少會讓一些在意性能的用戶不太滿意。
它的充電時間比小米 15 稍稍慢一些,用時 67 分鐘才完全充滿。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最后是 vivo X200 Pro mini,同樣是 5700mAh 的電池,但在三小時重度負載測試后電量僅減少42%,是三者中最好的。而它的關機時間也因此被延長到6小時5分。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vivo X200 Pro mini 的充電時間與 OPPO 相近,用時 65 分鐘徹底充滿。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不得不說,三款小屏旗艦的續航表現都超出小雷預期,基本都能輕松做到帶出門一天不需要充電,這得益于國產廠商們在電池技術方面的努力。不過充電時間也因此提升了不少,想起前幾年基本只用半小時或是 40 分鐘就能充滿,如今均提升到一個小時左右,不知何時才能見到大電池加超級快充的組合呢?
結論:三款小屏旗艦,都是「小水桶」
回到三臺小屏旗艦誰最強的問題上來,雷科技簡單為各位總結一下:
小米15:
- 優點:外觀設計有新意、手感出色、性能釋放兇猛、系統可玩性極高,目前售價最低;
- 缺點:吃了發布太早的虧,在某些硬件方面有些跟不上友商。
OPPO Find X8s:
- 優點:軟硬件結合非常出色、系統完成度極高、在人像方面的算法最完善;
- 缺點:為了手感犧牲了顏值、性能釋放有些拘束。
vivo X200 Pro mini:
- 優點:非常均衡的小水桶機,該有的配置基本都有、手感是三者中最好的、相機算法比較討喜;
- 缺點:性能釋放太拘束、無線充電只有30W、售價目前最高。
小雷深度體驗下來,其實很難在三者中選出一臺能夠獨占鰲頭的產品,三者的配置都十分均衡,也都有各自的優勢,但可以肯定的是,iPhone 16、iPhone 16e、iPhone 16 Pro在面對這三款小屏旗艦時的優勢相比前幾年確實越來越小,也難怪iPhone 16系列的銷量如此慘淡。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當然,以上只是小雷橫向比較下來得出的結論,小雷個人認為無論是系統還是具體的手機產品,還是得自己上手體驗一番才更有話語權。雷科技也很歡迎各位機主們分享你們使用這些系統的想法,共同交流、一起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