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80歲的張大爺在家突發胸悶氣促,夜里只能坐著睡覺,被救護車緊急送往華東醫院急診。檢查發現,老人心臟的兩道關鍵“閥門”——主動脈瓣和二尖瓣都出現中重度關閉不全,右冠狀動脈近段也完全堵塞,心功能只剩正常人的八成,隨時可能發生致命性心衰。
傳統開胸手術創傷較大且面臨心臟停跳的風險,對高齡且血管堵塞的張大爺風險極高。該院心臟外科團隊提出創新方案:通過大腿“打針”的方式,同時修復兩道“閥門”。
醫院立即組建心臟外科、心血管內科、超聲醫學科、心臟重癥監護室、麻醉科、手術室、放射科等相關科室專家,對該患者進行MDT大討論,確定微創介入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二尖瓣鉗夾術(TEER)同期進行的治療方案。專家形容:“就像用導管在跳動的心臟上進行微雕,需要毫米級的精準操作。”
術中,醫生先通過股動脈植入人工生物主動脈瓣膜,就像給心臟換了扇新門;再經股靜脈送入2枚“二尖瓣夾子”,像用夾子修補漏水的門縫。術后超聲顯示,兩道“閥門”泄漏從嚴重降至輕微。老人第二天就能下床,十天后康復出院。
心臟外科主任林雷介紹,以往對于張先生這類的患者,只能進行藥物保守治療,或者實施傳統的體外循環開胸手術。而近年來TAVI和TEER介入瓣膜手術技術的出現,有效地改變了這一情況。“這種全微創‘雙瓣同期修復’技術,讓高齡體弱患者有了新選擇。不用開胸、不用心臟停跳,通過幾個穿刺點就能完成高難度手術,為高齡、心功能較差、夾雜癥較多、一般情況較差的患者帶來好消息。”
專家特別提醒
心臟瓣膜病進展兇險,一旦確診應盡早治療,避免像張大爺這樣發生險情。
記者:郁婷藶
編輯:徐悅琳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