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玩具上市公司的數量、主營品類、業績情況,能夠一定程度地反映行業的發展狀態和變化。從2024年玩具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傳統玩具再次顯現了低迷態勢,多家企業歸母凈利潤錄得負值,沐邦高科(原邦寶益智)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裕利智能已經摘牌;潮玩市場則顯現出超強的生命力,已經上市的泡泡瑪特、籌備上市的卡游均實現年收入超百億元的突破。
20家玩具上市公司2024年業績總表
01
A股上市公司
▌奧飛娛樂:玩具潮玩營收超10億
奧飛娛樂(002292)2024年實現營收27.15億元,同比下滑0.86%;歸母凈虧損2.85億元,同比下滑404.66%。其中,玩具業務(即兒童玩具和潮玩)孵化了卡牌、人偶等新品類,打造了崩壞:星穹鐵道疊疊樂系列等爆款產品,全年共實現營收10.26億元,同比下滑12.13%,占總營收的比例從上年的42.62%下降到本期的37.77%;毛利率為40.08%,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
嬰童用品業務涵蓋中國母嬰品牌澳貝和北美一線嬰童品牌Babytrend,均是聚焦0-3歲幼童的用品需求。去年,該業務實現營收12.12億元,同比上漲13.03%,占總營收的比例較上年增長5.48個百分點,達到了44.64%;毛利率增長2.95%至42.10%。此外,奧飛娛樂報告期內還從IP內容、IP商業化運作、IP+文旅三方面入手,有效地提升了IP熱度、擴大了IP覆蓋面。【了解詳情】
▌星輝娛樂:玩具營收利潤雙增長
星輝娛樂(300043)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6億元,同比減少21.49%;歸母凈虧損4.58億元,同比下滑1751.93%。雖然整體業績不理想,但該公司的玩具業務在去年保持了穩定增長,拖累公司整體營收和利潤的主要是游戲、足球俱樂部兩大業務。
2024年星輝娛樂玩具業務(包括汽車模型和嬰童用品)實現收入4.65億元,同比增長20.28%,占總收入的34.21%;實現凈利潤8268.44萬元,同比增長40.17%;毛利率提升至46.47%,同比增長5.41%。其中汽車模型實現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24.81%;嬰童用品實現收入2969.82萬元,同比下滑了21.55%。
汽車模型是星輝娛樂的主力品類,每年都會增加新的授權合作伙伴、打造新的授權產品。過去一年,星輝娛樂新增保時捷遙控、合金及拼裝等多品類全系列車模授權,路虎Rover Range Rover Sport SV等車模授權,推出了法拉利499P遙控車、阿斯頓馬丁Valkyrie AMR Pro遙控車、保時捷911 GT2 RS Clubsport25 拼裝車、悍馬EV積木車、奧迪RS Q e-tron E2合金車、吉普牧馬人4xe合金車等玩具新品。
▌實豐文化:玩具營收近3億
實豐文化(002862)2024年實現營收4.37億元,同比增長38.54%;歸母凈利潤952.36萬元,同比上漲114.86%。其中,玩具業務實現收入2.97億元,同比增長4.64%,占總營收的比例從上年的90%下滑至報告期的67.98%;游戲業務實現收入1.24億元,同比上漲325.48%,占總營收的28.50%;光伏業務實現收入961.4萬元,同比大漲3749.86%,占總營收的2.20%;其他業務實現收入576.4萬元,同比增長186.30%,占總營收的1.32%。
報告指出,實豐文化的玩具業務包括兩大部分,即玩具自產業務和玩具貿易業務。玩具自產業務方面,該企業形成了“智能電動玩具、IP 動漫衍生品玩具、潮流玩具”三大主要產品線,推出了AI魔法星、寶可夢場景套裝玩具系列、可達鴨款(電動)和奶龍款(電動)玩具、貪吃蛇驚喜盲盒等產品。去年,該業務實現收入2.41億元,同比增長23.75%;毛利率為16.82%,同比下滑0.74%。
實豐文化玩具貿易業務去年營收5557.04萬元,同比下滑37.36%;毛利率為4.26%,較上年同期下滑3.36%。值得一提的是,實豐文化在去年與Eolo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正式成為Eolo集團旗下Biggies品牌產品的中國區獨家代理商。
▌高樂股份:IP產品占比近四成
高樂股份(002348)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同比增長18.34%;歸母凈虧損5729.78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幅度收窄7.55%。該公司的營收來源包括三大部分,即玩具及相關業務、互聯網+教育相關業務、塑料制品業務。
2024年,高樂股份玩具及相關業務的收入是3.03億元,同比增長22.63%,占總營收的96.18%;毛利率減少2.13%至本期的23.40%。按照國內外市場來看,國際市場的收入是9379.6萬元,同比下降9.81%;國內市場收入為2.09億元,同比增長46.18%。
高樂股份主營玩具類目非常廣泛,涵蓋了IP產品、益智、電動/遙控、互動類、季節性、男孩、女孩等。其中,IP產品是近年該公司大力發展的品類,去年實現營收1.24億元,同比增長82.01%,占總營收的39.40%;毛利率為36.13%,較上年同期上漲3.12%。據了解,該公司合作IP包括迪士尼旗下系列IP,以及“名偵探柯南”“第五人格”“Hello Kitty”“星際熊”“刺客伍六七”“初音未來”“光子雞”“招財貓”等。
而高樂股份的互聯網教育業務收入下降,去年的營業收入為658.77萬元,同比減少 26.75%;塑料制品業務收入546.08萬元,同比增長114.35%。這兩項業務營收總共占該公司營收的3.82%。
▌沐邦高科:玩具業務營收下滑
在今年“五一”假期之后,沐邦高科(603398)的股票簡稱改成了“*ST沐邦”,因為其有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而導致被警示的原因核心在于經營業績不理想——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2.77億元,同比減少83.24%;歸母凈虧損11.62億元,同比下滑4208.14%。
該公司的玩具業務主要是拼插的塑膠積木,歸屬品牌為邦寶益智。2024年的玩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為3554.41萬元,同比下滑63.47%。企業全年生產益智玩具129.58萬套,較上年同期減少5.94%;銷售122.52萬套,同比減少40.56%;截至期末的庫存量為179.73套,同比減少58.95%。
▌華立科技:動漫IP衍生品銷售超3億
華立科技(301011)2024年實現營收10.17億元,同比增長24.65%;歸母凈利潤為8465.17萬元,同比增長62.93%。該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為游戲游藝設備銷售、動漫IP衍生產品銷售、游樂場運營服務等。
去年,該公司游戲游藝設備銷售收入為5.49億元,同比增長37.85%,占總營收的53.95%;毛利率為27.44%,同比增長0.62%。能夠取得這一佳績的原因之一是國內游戲游藝領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新興創業者和跨界資本的涌入,同時疊加老客戶設備更新需求的顯著提升。
華立科技毛利率最高的業務是動漫IP衍生產品銷售——2024年的收入是3.27億元,同比增長26.14%,占總營收的32.09%;毛利率為42.75%,同比增長1.60%。公司以“IP生態化運營”為核心,銷售的“寶可夢”“奧特曼”“我的世界”以及公司首款自研國潮卡片產品“三國幻戰”等產品配套的IP形象卡片深受玩家喜愛,為公司動漫IP衍生產品業務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報告期內,華立科技游樂場運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6億元,同比減少1.70%,主要是因為國內線下游樂場數量的加速增長導致區域市場競爭激烈,疊加同質化娛樂場景供給增加,出現低價競爭的情況。
02
港股上市公司
▌泡泡瑪特:營收130億,凈利超34億
去年,泡泡瑪特(HK.09992)業績取得了突破性增長:報告期內,實現總營收130.38億元,同比增長106.9%;經營溢利同比增長237.6%至41.54億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純利為34.03億元,同比增長185.9%。其中,中國內地市場貢獻營收79.72億元,同比增長52.3%;港澳臺及海外市場實現收入為50.66億元,同比增長375.2%,占整體收入的38.9%,為拉動該企業業績做出較大貢獻。
報告提到,泡泡瑪特自主產品去年的收入是127.22億元,同比增長117.2%,占總收入的比例達到97.6%,而這類產品主要來自藝術家IP和授權IP。去年,該公司共有13個IP收入過億元,其中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的營收超過10億元。
以產品類型來看,手辦是泡泡瑪特的主要營收來源,2024年的收入是69.36億元,同比增長了44.7%,占總營收的53.2%;毛絨品類表現突出,全年實現收入28.32億元,同比增長1289.0%,占總營收的21.7%;高端線的MEGA COLLECTION去年實現收入16.84億元,同比增長146.1%,預估占總營收的12.9%;涵蓋了積木、卡牌、各種輕周邊產品的衍生品及其他品類實現收入15.86億元,增長了156.2%,占總營收的12.2%。【了解詳情】
▌布魯可:積木人貢獻超98%營收
布魯可(HK.00325)2024年實現總營收22.41億元,同比增長155.6%;錄得年度虧損3.98億元,與2023年相比,虧損幅度進一步加大;經調整年度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5.85億元,同比大漲702.1%。
報告顯示,布魯可主要經營兩類產品,一類是拼搭角色類玩具,即積木人;另一類是積木玩具,以大顆粒積木為主。拼搭角色類玩具是布魯可營收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共賣出1.35億件玩具,產生收入22.01億元,同比增長186.2%;占總收入的比例從2023年的87.7%,提升至本期的98.2%;毛利潤同比增長212.5%至11.64億元,毛利率從2023年的48.4%提高至本期的52.9%。
2024年,布魯可積木玩具收入為3943.2萬元,同比減少62.9%;銷量同比減少58.2%,至期內的40萬件;占總收入的比例從2023年的12.1%下降至期內年的1.8%;毛利潤減少64.6%至1460萬元,毛利率為37%,基本維持穩定。
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合作的IP約為50個,自主研發IP為“百變布魯可”“英雄無限”。從業績來看,報告期內最暢銷的產品為奧特曼、變形金剛、英雄無限、假面騎士四大系列,產生的收入分別為10.96億元、4.54億元、3.1億元、1.7億元。這四大IP系列的收入之和占布魯可總營收的比例達到90.56%。【了解詳情】
▌TOP TOY:正式進軍海外市場
名創優品(HK.09896)在2024年報中提到,報告期內,TOP TOY品牌提供約1.11萬個SKU,涵蓋盲盒、積木、手辦、拼裝模型、玩偶、一番賞和其他潮流玩具等主要品類;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84億元,同比增長44.7%;按照分部收入計算稅前利潤為9242.8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2024年,TOP TOY正式進軍海外市場,實現了中國內地與海外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報告期內,該品牌在全球的實體門店數實現86.49%的增長,達到了276家,包括40家直營店、236家名創合伙人門店。其中,272家門店位于中國內地;海外首店落戶泰國,另外在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布局。
報告期內,TOP TOY通過多渠道實現總GMV達14.1億元。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總GMV為11.48億元,同比增長41.03%,同店GMV實現中個位數增加;交易總量為1050萬,同比增長56.72%;SKU總銷量增長54.26%,達到1990萬;平均客單價、平均售價分別錄得9.73%、8.69%的下滑,為109.5元、57.8元。
▌卡游:凈利潤約45億元(籌備上市)
卡游(雖然尚未正式上市,但鑒于其最新的招股書披露了相關業績,因而此處也一并統計)2024年實現營收100.57億元,同比增長277.78%;毛利潤67.65億元,歸母凈利潤-12.42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44.66億元。
按照大品類劃分,卡游主營產品類別包括玩具和文具兩類。玩具是該公司的主要業績來源,2024年實現營收95.44億元,占總營收的94.9%;毛利潤為65.63億元,毛利率為68.8%。該品類又可細分為集換式卡牌、人偶、其他玩具三類,其中集換式卡牌貢獻業績最多,2024年的營收是82億元,占總營收的81.5%;全年銷量為48.11億包,平均銷售單價為1.7元。
2024年,卡游共推出24個人偶系列,實現銷量0.722億盒,產生收入3.22億元。其他玩具包括集換式卡牌收藏冊、徽章、貼紙、立牌、冰箱貼及拼圖等,2024年的營收為10.23億元。
卡游還于2022年跨界布局了文具領域,推出了筆、本冊兩類產品。2024年,卡游推出58個文具系列,實現銷售量1.17億件,創造了5.13億元的營收。【了解詳情】
▌凱知樂國際:積極布局大童市場
過去一年,玩具終端銷售渠道多數較為疲軟。凱知樂國際(HK.02122)在年報中提到,由于市場情緒疲弱及消費降級,消費者在開支方面更為謹慎,該集團2024年錄得收入同比減少15.7%至約9.74億元;毛利率為29.3%,毛利潤約為2.86億元,同比下滑約17%;年內虧損約2.02億元,與上年相比虧損幅度收窄4.05%。
2024年,凱知樂國際在合作品牌、市場布局規劃方面有較大的變化。首先是加強了與斯平瑪斯特的合作,成為其標志性IP“汪汪隊立大功”、創新數碼寵物品牌比斯精靈寵物機(Bitzee)、軟軟噗尼寵物小精靈機(Punirunes)的獨家線下分銷商。而與卡游的合作取得近40%的銷售增長;jELLYCAT在指定零售店有售,并取得55%的增長。此外,該公司還加強了與布魯可的合作。
報告期內,凱知樂國際成立新的業務部門,專門開拓及發展大童市場。除了在Kidsland及FAO門店整合更多大童產品外,還將Hall One大孩子門店擴展至另外4個城市,并與IP版權方緊密合作,測試IP快閃店,以加強業務多元化及擴大客戶群。合作品牌方面,凱知樂國際擴大了與52TOYS、若來等大童品牌的合作。
▌德林國際:毛絨手辦帶動業績上漲
得益于毛絨玩具的持續增長勢頭和塑膠手辦模型訂單的增長,德林國際(HK.01126)去年實現收入54.5億港元,同比上漲1.8%;毛利潤為12.54億港元,同比減少6.8%;股東應占溢利為7.38億港元,同比減少11%。
具體來看,毛絨玩具錄得穩健表現,銷售收入從2023年的27.37億港元增長至本期的27.66億港元,占總營收的50.7%。該品類的增長主要受亞洲市場推動,尤其受主題公園產品銷售勢頭持續上揚帶動。此外,歐美市場庫存水平回穩,帶動當地訂單量逐步回升。
塑料手辦模型實現收入23.11億港元,同比增長約4%,占總收入的42.4%。報告期內,德林國際不僅增加研發投入,更通過與供應鏈伙伴及客戶加緊合作,進一步提升產能使用率及生產效益,同時縮短生產周期及交貨時間;持續監察原材料價格走勢,除了與選定的供貨商磋商議價外,更積極進行大宗采購,并提升廠房自動化水平以控制成本。
分市場來看,報告期內,北美洲仍是德林國際的最大地域市場,占總收入的42.3%;來自日本的銷售額占總收入的24.6%,之后為中國內地的18.8%及歐洲的3.5%。
▌彩星玩具:營收利潤均錄得下滑
2024年,彩星玩具(HK.00869)的業績有亮點,也有難題。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收9.31億港元,同比減少16%;股東應占凈溢利同比減少41.17%至本期的1.32億港元。
報告指出,彩星玩具去年營收減少的原因在于沒有影片上映帶動后,“忍者龜”玩具系列銷售下滑顯著。同時,受《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電影的優秀表現,該公司的“Godzilla x Kong”產品系列躋身美國動作模型類別前十名,抵消了“忍者龜”玩具系列銷售下滑對業績的影響。
彩星玩具還在報告中提到,去年的玩具銷售毛利率為54%,同比下降3%。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零售商利用更高折扣以爭取消費者;二是產品組合轉向利潤率較低的產品;三是準備于2025年推出的新產品開發成本占銷售額的比例更高。
按照地區劃分,美國仍然是彩星玩具的最大市場,占收入的70%。之后是歐洲整體占20%、美洲其他地區占6%,而3%則來自亞太地區。因此,報告特別強調美國加征關稅對企業的營收將帶來較大影響。
▌奇士達:組合策略拉動業績
2024年,奇士達(HK.06918)實現營收同比大漲約66.5%,至2.19億元;年內虧損6108.3萬元,虧損幅度較上年收窄37.86%。報告強調,收益大幅增加主要是奇士達通過專注香港出口型批發商,擴大亞洲新興市場多元化客戶基礎,同時實現產品多元化,向外實施低毛利銷售策略,以建立有潛力市場增長點。
按照品類來看,奇士達的智能車模去年實現收入2.15億元,同比增長約70.5%,是該公司主要的業績來源。報告提到,該公司的智能車模大部分為“奇士達”品牌產品、其與知名汽車制造商推出的聯合品牌產品;同時以OEM、ODM模式為海外客戶的品牌制造產品。此外,奇士達去年還大力拓展智能交互式玩具,包括智能互動式玩具套裝、活動玩具及音樂玩具等。但在2024年,該品類尚未產生任何收入。
報告還提到,奇士達2024年的毛利潤約為1833.3萬元,同比增長約22.0%;毛利率從2023年的約11.4%下降至報告期的約8.4%。考慮到低毛利銷售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奇士達去年將部分庫存原材料及電子零件以低毛利銷售給客戶。同時,將于2025年開始逐漸結束原材料及電子零件銷售業務。
▌美力時:虧損幅度持續加大
美力時(MATRIX HOLDINGS HK.01005)2024年實現營收4.57億港元,同比減少36.1%;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2.99億港元,同比下滑191.0%,虧損幅度進一步加大。虧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下跌,而影響收入的因素是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的加劇。此外,物業廠房及設備,無形資產和使用權資產亦作出減值虧損。
2024年,美力時“Bright Fairy Friends”“Crushie Fluffies”“Gazillion”等自有品牌制造業務,“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RocketLeague”等原設計制造業務,以及女孩玩具系列和照明產品的銷售下滑。
根據報告可知,美力時2024年營收的61.8%來自美國市場,而正因為該市場業績不佳而使得企業整體業績下滑。報告提到,實際工資增長放緩、過剩儲蓄耗盡、持續通脹以及信用卡債務增加等因素,共同導致消費支出減少、信心受損,并促使消費者消費支出更謹慎,最終影響了銷售。
為應對這些挑戰,美力時仍致力于既定的品牌戰略,并為“CAT”“FART NINJAS”“Furlings”“Bright Fairy Friends”等品牌推出了新的營銷活動。同時推出了新的授權原設計制造產品“海綿寶寶”和自有品牌制造產品。
03
新三板上市公司
▌貝恩施:營收凈利潤同時增長
貝恩施(836818)始終圍繞孕嬰童生活場景,積極布局安撫、啟智、早教、家居、出行等多個產品類別的母嬰用品、玩具。2024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比上年下降 14.26%;實現凈利潤366.1萬元,比上年增長1159.62%。能夠實現凈利潤大漲的原因在于貝恩施于報告期內有效控制成本及費用,降低了成本率——營業成本從上期的1.13億元減少19.72%至本期的9047.93萬元。
▌精英動漫:授權收入增長
以“葉羅麗”IP享譽行業的精英動漫(837012)去年實現了扭虧為盈:報告期內,企業的營收是1.54億元,同比增長41.15%;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加29.67%至41.69%;凈利潤為1607.59萬元,同比上漲140.30%。各項業績指標得以增長的核心原因在于企業動漫授權收入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精英動漫的營業收入結構主要包括動漫授權、版權及承制收入和玩具及衍生品銷售收入。報告期內,該公司動漫授權、版權及承制收入為1.05億元,占總收入的68.32%,較上期增加27.53%;毛利率為51.34%,比上年同期增長54.79%。玩具及衍生品銷售收入為4884.61萬元,占總收入的31.68%;毛利率為20.87%,同比減少1.81%。
▌綠林幼教:內銷業績上漲顯著
綠林幼教(873119)主營木制玩具,業績來源以外銷、代工為主。報告期內,企業實現營收2.13億元,同比增長46.99%;毛利率下滑8.25%至本期的14.35%;凈利潤為608.04萬元,同比減少70.23%。導致凈利潤下滑的原因是該公司外銷業務、銷售價格減少,營業外支出增加。
在持續鞏固國外市場的同時,綠林幼教也著重推行自主設計、開發幼教裝備、小家具、教具等系列產品,開拓國內市場。2024年,該公司研發產品在國內市場轉換率較高,如小家具、學前運動裝備等產品深受學前教育機構歡迎,國內銷售同比上一年增長20%以上。
▌順林模型:凈利潤大幅減少
順林模型(837304)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精品鋅合金車模、精品塑膠車模和精品樹脂車模等。報告期內,該企業實現營收為9164.67萬元,同比減少11.32%;凈利潤為2568.09元,同比減少99.91%。
其中,車輛模型營收為7608.62萬元,同比減少16.21%;毛利率為46.03%,同比增長55.45%。零配件營收為38.86萬元,同比減少18.98%;毛利率為70.37%,同比增長405.56%。模具及模具設計收入1478.77萬元,增速為60.8%;毛利率增加24.61%至18.93%。
▌美樂雅:營收近4億元
美樂雅(834424)的產品及收入來源為熒光娛樂制品、吹泡玩具等系列節日娛樂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收3.92億元,同比增長26.75%;凈利潤為2401.57萬元,同比上漲119.58%。
根據產品品類來看,熒光棒營收是2958.37萬元,同比增長8.87%,毛利率減少2.83%至18.46%;玩具收納收入2.54億元,同比增長22.44%,毛利率減少2.59%至26.13%;泡泡水營收1.09億元,同比增長44.83%,毛利率增長5.17%至27.59%;其他業務收入為24.15萬元,同比大漲538.21%。
▍來源:中外玩具網 文/編輯:秦粵/Sala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