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15分鐘能做什么?近期,走進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的浐灞第十學校(啟源校區),學校用一場“紅色基因+學科融合”的教育創新給出了獨特的答案。
“瑞金、烏江、遵義……”在學校走廊內,以紅軍長征路線設置的跳格子游戲備受學生喜愛。據介紹,浐灞第十學校(啟源校區)以紅色教育為核心主題,通過游戲化設計和跨學科整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沉浸式碎片化“移動課堂”,讓課間活動成為“強體魄、啟心智、鑄情懷”的育人平臺,將思政教育、各學科知識與體育鍛煉有機統一。
“學校將思政課融入其中,通過精心設計‘重走長征路’等主題地面游戲,讓學生在運動中學習課本知識,感悟革命精神,厚植愛國情懷。”浐灞第十學校(啟源校區)大隊輔導員周敬鋒介紹道,“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這些紅軍長征歷史場景被轉化為地面彩繪關卡,學生需要通過團隊協作完成搭浮橋、越障礙等任務,并回答長征知識問題方可通關,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領悟長征精神,讓教育效果更生動。
在紅色教育主線基礎上,學校還將語文、音樂、安全等學科融入課間活動。“成語接龍跳格子”提升詞匯量,“聲母韻母闖關”強化拼音能力,“減災知識飛行棋”普及應急技能……多元游戲項目讓學生在課間活動中自然吸收知識。浐灞第十學校(啟源校區)德育副主任龔世定說:“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打破了學科界限,通過益智、傳統文化等特色主題游戲,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
從“課間活動”到“精神扎根”,浐灞第十學校(啟源校區)的15分鐘課間活動,探索出一條符合學校實際的“體教融合”輕量化實踐路徑,讓教育在趣味游戲中自然發生,讓紅色基因在學生的汗水中悄然傳承,讓校園內外形成“紅色精神人人傳、加油文化處處見”的生態,為學校的思政創新開發更多生動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