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白紙黑字寫清楚,雙方簽字按手印,免得日后扯皮。”
“一塊地傷了和氣不值當!以后誰家農忙缺人手,互相搭把手,遠親不如近鄰啊!”
近日,在玉屏侗族自治縣朱家場鎮人民政府“老萬調解工作室”,調解員萬一富正在給前光村村民調解被征用的土地權屬及賠款問題。萬一富耐心傾聽兩位當事人的陳述,時而點頭表示理解,時而用溫和的語氣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在他的調解下,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逐漸冷靜下來,開始理性地溝通。
察看溝渠情況
2022年,江玉高速公路經過前光村,需要在該村的木老田組修建排水溝渠,因涉及占用村民土地賠償,兩戶村民為土地歸屬問題而發生糾紛,在雙方都無法證明被征用土地的權屬時,特意找到萬一富,想讓他“評理”。
萬一富,這位村里遠近聞名的“包青天”,以公平公正的處事風格,贏得了村民們的信賴與尊重,每當村里出現糾紛,大家第一時間想到他。對于這次土地權屬糾紛,萬一富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調解方法:通過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案說法,讓情理與法理在對話中交融。最終,雙方在和諧的氛圍中達成了共識,簽訂了調解協議書。
“他幫我調解過一次民事糾紛,調解工作既到位又公平公正,值得我們尊重、信賴。”村民郭開金說。
老萬調解工作室
“老萬調解工作室”是玉屏首個個人調解工作室,自2024年11月成立以來,聚焦婚姻家庭、鄰里、山林土地等糾紛,堅持“事前研判+事后回訪”機制,綜合運用“情、理、法”結合及“背靠背”“面對面”調解法,依法依理化解矛盾。今年已成功調解案件64起,成為基層治理的“解憂先鋒”。
“有矛盾糾紛,要立即到達現場了解情況,通過現場解答、教育、調解和協商,做到早穩控、快調解,切實把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在基層。”萬一富說,調解工作結束后,工作室還將進行回訪,重點關注當事人對協議的履行情況,確保調解成果得到有效落實。
開展法治宣傳活動
此外,為了從根本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朱家場鎮人民政府還利用重點時間節點、趕集日和節假日,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案例等形式,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活動。
近年來,玉屏按照“成熟一個配備一個”原則,深化運用玉屏“1148”人民調解工作法,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村(居)專職人民調解員配備工作。目前,全縣共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136個(含大龍、麻音塘街道),實現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全覆蓋。2024年,玉屏各村(居)專職人民調解員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共2082次,調解矛盾糾紛947件,其中調解成功929件,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為深入踐行新時代 ‘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 ‘第一道防線’作用,下一步,玉屏將進一步優化調解組織架構及調解員隊伍結構,強化業務培訓,創新工作方法,用好‘法治玉屏’短視頻普法平臺,推動全縣人民調解工作再上新臺階。” 玉屏司法局副局長楊禹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