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援引路透社報道,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齊近日抵達新德里之際呼吁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克制”。一天前,印度襲擊了它所說的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分子營地”,以報復上個月在克什米爾發生的對游客的血腥襲擊。阿拉格齊說,“我們希望印度和巴基斯坦不要讓地區緊張局勢升級”,重申他訪問巴基斯坦期間發出的保持克制的呼吁。據報道,阿拉格齊訪問印度是之前就計劃好的,為的是出席兩國聯合經濟委員會會議。
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齊(資料圖)
巴基斯坦軍方宣布在沖突中,擊落了6架印度軍機。印度官方沒有公開回應,但印度媒體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至少3架印軍戰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墜毀。當地居民拍攝到印度空軍“陣風”戰機的殘骸,這讓全世界基本相信了巴基斯坦宣布的擊落6架印度戰機很可能大體屬實。如果消息最終大體確認,這是巴軍使用的中國制造防空系統對印度使用的其他大國武器系統的壓倒性實戰勝利,也是世界衡量中國軍事實力的一把可信尺子。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與印度外長蘇杰生簽訂了《伊朗與印度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議》,內容涉及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是一份具有法律效應的官方文件。看來,伊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伊朗外長先去了巴基斯坦,后到了印度,兩邊都訪問了,向全世界發出一個伊朗正在努力調停沖突的積極信號。實際上,伊朗外長在巴基斯坦只是說了一些客套話,而一到印度就簽署了如此重要的戰略合作協議。很明顯,伊朗這明擺著是向印度示好。
軍隊士兵(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伊朗外長訪問印度之前,據美聯社報道,伊朗外長訪問巴基斯坦,并設法在印巴緊張局勢升級的情況下進行斡旋。伊朗其實是調解印巴沖突的合適人選。首先來看伊朗和巴基斯坦,兩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從宗教信仰上看兩國都以伊斯蘭教為主;從地理位置上看,兩國接壤,山水相連。早在巴基斯坦獨立后,伊朗就是最早承認巴基斯坦的國家之一。在過去的印巴沖突中,伊朗也多次站在巴基斯坦一邊,對巴基斯坦提供支持和援助。
當前印度政府對于克什米爾主權的立場比以往更為強硬,外交層面一貫堅持“不接受第三方介入”的基本原則。伊朗雖曾與印度保持戰略能源合作關系,但近年來在美制裁、俄烏沖突與中東局勢新變的多重夾擊下,其對印影響力早已今非昔比。更現實的是,新德里當局可能會將伊朗的介入視為“偏袒巴方”,尤其是在伊朗與巴基斯坦近年來軍事與宗教層面合作日益加強的背景下。試問一個與對手關系密切的“調解人”,怎能在印方眼中具有公正性?
雖然談判結束后伊朗方面稱兩國達成了建設性的共識,但得到談判細節消息的媒體卻不這么認為。甚至直接宣稱伊朗在談判中完全是喪失了底線,任由美國對伊朗進行收割,而伊朗在美國手里毫無招架之力。雖然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多次放話:“美國不可信,靠自己!”但在談判桌上伊朗卻向美國保證不會重啟核武器研究。等于是直接放棄了能夠有力制衡美國的殺手锏,此外美國一直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占據了伊朗外匯收入的接近一半。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美伊改善關系的意愿,已經遠超繼續對抗之心。即使是美國,也難以承受對伊朗的軍事打擊之惡果。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公開歡迎美國投資者到伊朗投資,特意強調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此并不反對。同一天來自美國媒體的一則信息稱:如果受到邀請,美國中東事務特使維特科夫可能會造訪德黑蘭。在首輪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四回合“間接談判”后,伊朗國內阻撓改善與美國關系的力量將會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未來,美伊直接談判的可能性在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