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把時間丟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時間,手表就丟了。
表盤出去浪了,表帶還在
時 間是無色無臭無味透明的,盡管它在悄悄流逝,我們卻不易察覺。
而記錄時間的手表就不一樣了,你能通過表針感受時間的節奏和脈絡,更重要的是,如果 表丟了,會被你發現。
最近有網友遇到一件特別奇葩的事情,戴手表出門,回來發現,表盤不見了,只剩一根表帶。
這是表盤沒掉的時候的手表:
圖:崽崽/小紅書,下同
表盤掉了以后,只剩表帶:
打客服電話,客服也懵了,不知道怎么解決:
無獨有偶,別的網友也有類似離奇經歷:
也有網友比較幸運,雖然表盤掉了,但是及時發現了,避免了更大損失:
于是有人建議說, 這是不是設計問題,可以聯合投訴了:
連客服都不知道怎么解決,這事有點不好搞。
浪琴出手鏈啦?
見多識廣的網友也一臉懵,并不是誰都有幸見證表盤和表帶分離,自己出去浪的奇遇。
不明真相的網友問,難道浪琴出手鏈啦:
還怪好看的:
有人說,浪還在,琴沒了:
有人說表盤干什么去了,它還回家吃飯嗎:
有人說一萬跑了,還剩1500:
有人說表盤出去浪了,應該不回家吃飯了:
有人說這是設計問題:
同款網友同款經歷:
有不少網友指出,表盤螺絲有問題,換電池時容易擰斷:
有人說熱脹冷縮導致螺絲出問題:
還有網友把玻璃蓋丟了:
沒丟過表盤的網友暗自慶幸:
還有人借樓出二手:
還有人指出該款手表走時不準:
當然也有網友的表,用了很多年也沒問題:
還有網友從刮痕推測,6個螺絲孔沒用來固定表盤,卻用了膠水:
有維修說螺絲問題是嘉嵐系列的通病:
有人推測這批貨整體螺絲有問題:
從網友的回復看,不止一個網友的手表出現了表盤從表帶上分離的問題,且主要問題似乎都出在螺絲上。
當螺絲掉落或斷裂時,如果及時發現還好,換個新的擰上就好,但如果稍不留神,可能表 盤就出去浪了,就悲劇了。
為什么出問題的是嘉嵐系列?
我既不愛代表別人,也不愿意讓別人代表。所以我從 不戴表,
雖然但是,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我去查了一下為什么浪琴嘉嵐系列手表,會出現 表盤和表帶分離的問題。
我發現核心問題,可能就在于浪琴嘉嵐系列的 設計理念上,該系列手表以“超薄”設計著稱(表殼厚度僅 4.3 毫米),這種極致纖薄的結構可能對內部固定部件提出更高要求。
咱們從兩個方面展開。
首先聊聊這款手表在設計層面的潛在問題。
從我搜到的資料來看,嘉嵐的表盤固定通過螺絲連接,表帶與表盤的連接處采用了六枚精致的螺絲固定。
我沒有查到這款手表設計是否有額外固定措施,比如彈性墊圈或膠水輔助等,但從其他采用螺絲固定的產品上推測,如果一個螺絲斷裂了,會帶動別的螺絲也容易松動,最終導致表盤脫落。
此外,由于超薄設計,螺絲尺寸非常小(如后蓋螺絲直徑 2.5 毫米),在長期震動或外力作用下,可能因應力集中導致疲勞斷裂。
另一方面,問題可能出在材料和工藝方面。
這款手表采用的螺絲,材質雖為高強度不銹鋼,但生產過程中如果存在熱處理不當、螺紋加工精度不足或裝配扭矩控制失誤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螺絲實際強度低于設計標準。
如果遇到非專業操作,比如用戶自行更換電池時,使用不當工具,則有可能損傷螺絲,加速斷裂。
至于日常使用和維護,我沒查到什么特別的措施,無外乎就是定期檢查、避免劇烈震動、去專業機構保養等老套路。
我并不覺得靠上面這些措施,就可以避免表盤掉落的問題。
畢竟人們買表,只是為了漂亮,順便看看時間,而不是請一個祖宗貢著。
要想解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靠廠商改進設計,改進工藝,從源頭上杜絕問題的出現,而不是,等問題出現,再讓大家告訴大家。
浪琴,請告訴我,表盤都去哪兒了?拜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