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啊家人們,中美之間的關稅談判終于出結果了,不是降低了50%,也不是80%,而是115%。
也就是說,從5月14日開始,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關稅將從145%降低至30%,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將從125%降低至10%,中美互降115%,其中有91%的關稅是直接取消了,有24%的關稅屬于90天內免征。
當然,不管是取消還是90天內免征,我們都能從《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的措辭中感受到四個字:公平,對等。
尤其是聯合聲明的最后一段話:采取上述舉措后,中美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系進行協商。中方代表是誰誰誰,美方代表是誰誰誰,協商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商定的第三國進行。根據需要,雙方可就相關經貿議題開展工作層面的磋商。
意思很明顯了嘛,中美雙方建立起可靠的平等的持續溝通機制,改變了之前特朗普單方面加強關稅,逼迫中國“去求他”談判的態度,這意味著美國已經在心理戰層面認輸了,只要破去了特朗普的心中之賊,那特朗普之前反復無常的翻臉速度也將不復存在!
因為經過40多天的關稅大戰,特朗普團隊內主張“速勝論”的主戰派認輸,所謂速勝,就是你出招要快,一天變臉十幾次也不為過。
但速勝論和軍事冒險是一個道理,印度想速勝巴基斯坦,結果被打的灰頭土臉,特朗普想速勝中國,結果沒占到一絲便宜,這兩貨都屬于那種打仗之前不做調研,盲目自信以至于吃了大虧。
現在發現速勝論不可行,于是以美國財長貝森特為首的主和派登上了歷史舞臺,中美能夠在第一次談判中取得如此雙贏的成果,也幸虧是有貝森特這個老實人撐場子啊。
它讓我想起了三國時代的一個歷史人物魯肅魯子敬,如果沒有魯肅,恐怕孫劉聯盟還沒來得及對抗曹操,就在周瑜和諸葛亮的斗法之中分崩離析了,所以任何時代,都需要有魯肅這樣的“老實人”站出來扛事,因為大智若愚恰恰是最高的政治智慧。
魯肅拯救了當初的孫劉聯盟,而貝森特則順應時勢調和了中美的世紀關稅大戰,挽救了美國一敗涂地的頹勢,也可以稱得上是基辛格之后最厲害的戰略家了。
雖然中美首次會談的戰果的確大快人心,但我想說的是,大家先不要急著高興,中美之間的關稅戰注定會是一場持久戰,而真正兇險的階段恰恰是美國冷靜下來之后,和中國重歸于好的這段蜜月期。
換言之,主和派的貝森特才是我們真正的對手,和特朗普這種把“喊打喊殺”都寫在臉上的糙漢子不一樣,真正的高手都是“表面文質彬彬,背后絕不手軟”的狠角色。
我相信貝森特已經準備好了一整套小連招來引誘世界入局,那么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特朗普為啥愿意做出這么大的讓步,中國在未來的持久戰中要如何立于不敗之地?
1
大家好啊,我是陪你看世界的通曉君!
《中美日內瓦聯合聲明》一經發布,中美兩國那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啊,歡喜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覺得自己國家贏了,而且是大贏特贏,其實這也沒毛病,關稅降下來,中國產品能賣出去,美國貨架能重新擺滿,經濟流通起來,雙方老百姓的日子都好過了,可不就是雙贏嗎?
但憂愁的人也有他們的理由,比如有人覺得,中美互降115%的關稅,但美國依然對中國產品征收30%的關稅,中國只對美國征收10%的關稅,這還是不公平,所以本次談判是中國輸了,而且輸的很徹底。
在這里我要反駁一下這群人的觀點,首先,你們肯定沒有仔細看公告,中美聯合聲明里面講的很清楚,中國和美國本次談判取消的關稅都是2025年4月2日當天以及之后加征的關稅,也就是說,中美在4月2日之前互相加征的關稅制裁依然有效。
那么4月2日之前,中美都進行了哪些斗法呢?
首先是2月1日,特朗普以芬太尼為理由,對中國商品加征了10%的關稅,當時中國的反制措施為:自2月10日起,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對原產于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征相應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
也就是說,2月10這一天,中國對美國商品對等反制關稅10%,部分商品反制15%,這些關稅因為是4月2日之前反制的,所以仍然有效。
接下來是3月3日,特朗普再次以芬太尼為理由,又對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累積20%,中國在3月4日的反制措施如下:自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
這同樣是4月2日之前的政策,目前仍然有效。
所以,中美互降關稅之后,大家在賬面上的關稅可以看成是中對美10%,美對中30%,但中美實際上的關稅應該是中對美平均30%,中國對美國的農產品關稅為10%的基礎性關稅+20%-25%的農產品關稅,對美國的農業機械,卡車原油等關稅大概在15%到20%左右。
而且之前也給大家科普過,為啥中國要給美國的農產品和傳統能源加關稅,這是我們劉伯承劉帥的“掐頭去尾”戰術,特朗普是傳統能源巨頭的利益代表,他的票倉基石又是美國的農民紅脖子群體,所以只要中國針對美國這兩大方向的關稅還沒有減免,特朗普的基本盤就會依然動蕩。
支持特朗普的選民就會繼續對他提出靈魂拷問:質問特朗普到底是民主黨的總統,還是共和黨的總統,怎么關稅戰打了半天,那些科技巨頭都得到了關稅減免,而可憐的紅脖子和能源行業依然要繳納高關稅呢?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兩黨制,這么多年以來,互相通敵的人也不在少數啊,特朗普再這么不給自己人謀福利,說不定哪一天自己的心腹大將就跑到對方陣營去了,這還得了,所以不用我們催,特朗普團隊肯定有繼續談下去的動力,說不定下一次,雙方真的就把關稅降低到10%了。
當然了,也有人擔心,特朗普就是沖著中國的稀土來的,因為美軍生產F-35離不開稀土,而中國限制軍工級別稀土出口的政策是在4月4日發出的,所以特朗普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那么我又要提醒大家了,中美聯合聲明里面雖然沒有關于稀土的聲明,但有這么一句話:中方應采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什么叫非關稅反制措施呀,稀土就在其中,看到了吧,我方的用詞是“暫停”或者“取消”,至于是暫停還是取消,主要是看美方的誠意和態度,主動權是牢牢把握在我方手里的,談判嘛,我們肯定是要拿出誠意的,既然4月4日之前我們和美國能做稀土生意,為啥5月14日之后就不能做呢?
中國從頭到尾想要的,其實就是主動權而已,我們想給你就能給你,我們不想給你就能不給你。
主要是咱們家的牛夫人殲10戰機,哦,現在應該叫十爺了,它剛剛在印巴空戰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以3代機的出身干掉了不止一個品種的4代機,4.5代機,一下子把美國軍工巨頭給打焦慮了,這家伙,不趕緊多造幾架F-35防身,特朗普他睡不著啊。
但你美國越著急,中國就越不著急,稀土我們慢慢給,一點一點地給,反正就是吊著你,就是談判,什么時候把關稅談順了,什么時候多給點,給多了也不怕,咱們家的殲-20,殲-35還有六代機六爺時刻看著呢?
就是借給特朗普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對我們動手,畢竟他只干四年,他四個月就把錢撈夠了,剩下的都是收尾工作,人家還沒享受呢,干嘛要和我們打仗。
其實特朗普的認慫,早在沃爾瑪頂著145%的關稅壓力讓中國發貨的時候我們就捕捉到了,人類世界終究是物質的,客觀的,任何瘋狂的冒險都會被冰冷的現實打醒。
莫迪經過一輪空戰,瞬間清醒了很多,特朗普收到印度奉送的大禮包之后,痛罵了幾句豬隊友,緊跟著也投降了,他們不是敗給了中國,而是敗給了歷史規律。
正如孫先生那句話一樣,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2
關稅戰能取得今天的勝利,全中國都應該感謝義烏人!
4月26日,美國《大西洋月刊》,沒錯,就是上次被拉錯群,誤打誤撞進入美國高層決策群的那個《大西洋月刊》,這件丑聞被傳成世界笑談之后,特朗普為了找回面子,說《大西洋月刊》是一家快要倒閉的媒體!
沒想到這家媒體還挺有脾氣,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倒閉,他們專門派出記者來到中國義烏實地考察,當美國記者探訪一家義烏的女裝工廠時,工人們非常大方地承認:關稅對工廠的“影響肯定有”,但我們“最終能扛過去”。
她們給出了專業的數據,說工廠平均約10%到20%的業務與美國有關,體量并不是很大,美國客戶要求她們降價,但他們沒興趣,因為降價約等于白干,義烏商人寧愿開拓新市場,也沒興趣向美國的關稅政策妥協。
而且很多歐美的品牌都在義烏代工,即使美國進口歐美女裝,也是在義烏這里進貨,所以他們根本不慌,全世界都找不出比這里更便捷實惠的供應鏈了,美國人只要庫存不夠了,他們會想辦法回來的,哎你看,義烏老板們果然很有預見性,一看就是關稅戰里的老手了,精確拿捏對手心理。
《大西洋月刊》的深度報道還指出,義烏的很多文具商將生產線遷至越南,圣誕裝飾品制造商則通過墨西哥轉運貨物,甚至有企業借道柬埔寨或日本規避關稅壁壘。
特朗普本來想用關稅把中國企業逼到破產,給中國制造大量失業人群,沒想到卻促成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轉型,實際上給了中國一個實現經濟轉型的良機——也就是從出口導向轉向消費驅動。
這種轉型若能成功,不僅將重塑中國經濟結構,還可能改變全球貿易格局:一個消費力崛起的中國對歐洲車企、奢侈品集團而言,顯然比反復無常的美國更具吸引力。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為啥歐洲都被美國欺負成那個樣子了,還不敢全面擁抱中國呢?
難道是白人骨子里的傲慢在作祟,其實不然,其實中美對于歐洲來說,都是深不可測的龐然大物,以中國制造業的實力,要是全力灌輸歐洲市場,足以在短時間之內讓全歐洲的企業都破產倒閉。
歐洲也是老牌的制造業強國呀,他們的汽車,工業品,高鐵技術和中國都是競爭關系,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多吃一口,歐洲就少吃一口,這些年來中國粉碎了多少歐洲的高科技產業,歐洲人自己都數不清了,反正他們的高福利社會在中國復興的大勢之下那是搖搖欲墜,他們肯定是不喜歡這樣的中國的。
因為中國制造實力太強,中國市場又沒有美國那么強勁的消費能力,再加上非吾族類其心必異,總結下來就是,中國比美國更加危險。
所以,咱們又要老生常談一下,中國從現在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的任務就是提高國民收入,促進全民消費,大家最近在各大平臺上看到的各種國補補貼就是促進消費的一種手段,只有我們中國人的消費能力起來了,我們才是一個對歐洲,對日韓,對全世界更有吸引力的消費市場。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基建,最完善的公共設施,交通系統,最安全的社會環境,從咱們國家開放老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之后,我們吸引全世界游客來中國旅游消費,帶動新興產業持續發展的政策就已經快速飛奔起來了。
我看到很多中國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帶著老外在中國旅游,幾乎日入1000以上了,相信未來,還會出現無數種大家聞所未聞的高薪職業,這波產業升級將一舉改變很多人月入3000現狀,當然了,前提是大家要敢打敢拼,默守陳規是賺不到時代紅利的,歐美發達國家也有流浪漢,這是一個道理!
《大西洋月刊》在采訪了義烏的多位老板之后,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美國自認為它正在孤立中國,但它很可能是在孤立自己。
這句話對于特朗普來說簡直是一萬點暴擊,尤其是當地時間5月2日,美國的耐克、阿迪達斯、安德瑪在內的76家鞋類品牌,以及美國的零售商協會聯名致電白宮,請求豁免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稱這些關稅對鞋類行業構成了“生存威脅”。
許多訂單已被擱置,美國消費者的鞋類庫存可能很快就會不足,如果關稅戰繼續打下去,美國人就沒鞋穿啦,萬斯以后要穿著花襪子和特朗普商討國事,這場景想一想都很鄉巴佬。
所以你看,中美企業一對比,誰更著急不就一覽無余了嗎?
不得不說,義烏老鄉從來沒給咱們中國人跌過份,當年跟著戚繼光打小日本,那叫一個穩準狠,如今作為關稅戰的先鋒大將,先登陷陣,斬將奪旗,萬軍從中攻破特朗普的心理防線如同探囊取物,真乃我中華民族之驕傲也!
本次中美關稅戰大獲全勝之后,必然會引起一系列的連帶效應,首先是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氣,只要中美兩位大佬和和氣氣的,他們身為兩方勢力的小弟自然也好說,關稅這件事就算定了調子了,大家都不必再擔驚受怕。
其次就是,中國用最硬的姿態贏得了公平的待遇,這無疑是給全世界國家樹立了信心呀,全球國家苦美久矣,大家以前不敢反抗,是沒得辦法,你以為日本人不恨美國嗎?當年美國人斬了日本半導體根基之仇,日本人一直記恨到現在,所以本次關稅戰日本人死活不配合美國,連日本這么忠誠的狗都知道不能再上賊船,其他國家就更是如此了。
中國通過40多天的關稅戰,以不屈服,不跪下,有理有據,負責任的大國姿態和美國對抗,這是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的。
就問一下,如果是你們選領導,你是愿意跟著一個反復無常的主子混,還是愿意跟著一個遵守規則,對人對事負責任的領導混呢?
總結下來就是,本次談判的關鍵勝利點不在于中美互相降了多少關稅,無論降50%還是降100%都不是終點。
中美會繼續博弈,繼續談判,反而是中美在博弈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大國姿態,領導風范,制造業實力以及軍事戰績,才是決定全球國家站隊,投誠,效力的關鍵所在。
中國講究的是“守正出奇”,我們不但要勝利,而且要聲望,要國際認可,現在我們拿到了,因此這一戰我們打的很出色,說大獲全勝也不為過!
我相信特朗普肯定是超級想翻臉的,但奈何實力不允許啊,所以這一次,我賭他不敢翻臉,一定會老老實實做人,安安分分辦事。
謝謝大家,我是通曉君,關注我,咱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