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巴基斯坦綜合國力遠小于印度,所以打起來巴基斯坦沒法跟印度比;
但體量的差距并不一定體現在戰斗力的優勢對比上。
這些年巴基斯坦非常注重提高軍費使用效率,把有限資源都砸在刀刃上;而不是和印度玩軍備數量的競爭,所以巴基斯坦軍隊的整體素質要比印度高。
我們以空軍為例。
截至2024年,印度空軍大約有400架四代/四代半戰機,包括260架蘇-30MKI、36架法國的陣風、46架幻影2000、50架俄羅斯米格-29,還有很多像米格-21、美洲虎等老舊機型;
再就是國產LCA“光輝”戰機,戰斗力怎么樣不用多說,只部署在不重要的地區。
反正五花八門。
(印度國產LCA“光輝”戰機)
因為空軍裝備嚴重依賴進口,維護成本高。蘇-30MKI就是因維護問題實際出勤率很低。
還有關鍵一點,印度包括空軍在內的軍隊看似龐大,但需要同時應對來自中國、巴基斯坦和自身境內反政府武裝這三個方向;
而巴基斯坦只需要關注印度這一個方向的威脅,可以集中使大部分力量對付印軍。
(陣風戰機)
再看巴基斯坦空軍,優勢在于兩方面----
1,巴基斯坦空軍雖然規模小,但勝在精。
巴空軍大約200架四代/四代半戰機,包括已經接收的25架殲-10CE、130架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霹靂-15導彈梟龍Block3。
另外倒是還有70多架F-16,不過這玩意使用受美國的限制。前幾天巴基斯坦官員跑到美國訪問,目的兩個:
一是要求美國在印巴開戰后不要背后捅刀子;二就是獲得F16的使用授權;
這就是依賴美國的后果,馬上打仗了還等著那邊批準,否則就是一堆大號的玩具飛機。
不過幸虧沒放權,要不然丟掉內褲就不止陣風戰機了。
(梟龍Block3)
關鍵是第二個----
評價一個國家空軍能不能打,不僅單指戰斗機的數量和先進程度,而是體系化作戰能力。
無論是戰術機隊還是空軍地導部隊,體系化都來自東方大國反而讓巴鐵省了研發成本;真干起來也順手。
另外巴基斯坦整合了紅旗-9P防空系統、電子戰飛機與預警機,形成多層次防御體系。
而印度因為裝備來源復雜,在情報偵搜、電子對抗、信息控制領域的建設上都落后于巴基斯坦-----
這就是只認一個大哥的好處!
(殲10CE:以后請叫我“打印機”)
更何巴基斯坦還有一個終極殺手锏,核武。
雙方都是擁核國家,且核武庫規模相近(印度約160枚,巴基斯坦約165枚),都具備覆蓋對方全境的核打擊能力。
比如印度的“烈火-5”導彈能覆蓋巴全部國土,而巴基斯坦的“沙欣-3”導彈射程達2750公里,基本上可以打擊印度全境。
這種“相互確保摧毀”的核威懾態勢,讓任何一方在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時都必須權衡核戰爭風險。
所以說真干起來印度也會忌憚,巴基斯坦未必吃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