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廣東省野生動物調查監測與生態恢復技術研發中心確認,觀鳥愛好者近期在清遠拍攝到的一種鷺鳥確認為 黑臉琵鷺 ,這也是清遠觀鳥愛好者連續三年在清遠拍攝到這一全球瀕危物種,表明清遠已成為黑臉琵鷺遷徙途中重要棲息地。
圖為余力濤所拍攝到的黑臉琵鷺。
余力濤 攝
2025年3月中旬一天,清遠攝影愛好者余力濤前往清新區山塘鎮碧沙島附近,拍攝一群停留在此地歇息覓食的鷺鳥。在這片濕地上,他再次拍攝到了期盼已久的黑臉琵鷺。
余力濤 攝
2023年12月底,余力濤前往碧沙島附近濕地拍攝野生鳥類,意外拍攝到一群鷺鳥。回家整理照片時,發現有一只鷺鳥雖然在外形上跟其他鷺鳥相似,但是在頭部與嘴部與其他鳥類又有著明顯的區別。他將相關圖片發到觀鳥愛好者討論群,有觀鳥愛好者告訴他,這只與眾不同的鳥是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
早在2023年3月底,觀鳥愛好者袁樹明就在清城區東城社區黎塘村附近濕地拍攝到黑臉琵鷺,還將自己拍攝到的照片上傳到了中國觀鳥記錄中心。
黑臉琵鷺被譽為 “黑面舞者”,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從清遠各觀鳥愛好者觀測到的情況來看,在清遠境內觀測到的黑臉琵鷺在數量上都極為稀少,均是與白琵鷺混雜在一起,不是專業人員很難看出兩者的區別。 黑臉琵鷺的額、臉、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均呈黑色,并與黑色的嘴融為一體,形成鮮明的“黑臉”,而白琵鷺只有兩頰的皮膚裸露,呈黃色,臉部其余地方都有白色羽毛覆蓋。
事實上,兩種鳥類在分布范圍上也有差異,白琵鷺繁殖于歐洲、印度、斯里蘭卡和北非東西海岸,越冬于蘇丹、波斯灣、印度、斯里蘭卡、日本南部等地,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和東南亞等地越冬;而黑臉琵鷺則主要活躍于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數量比較稀少。
從?保護級別?來看,在我國,白琵鷺和黑臉琵鷺都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黑臉琵鷺的保護級別更高,屬全球瀕危珍稀鳥類,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級別為Endangered(瀕危),通常被認為是一級保護動物,而白琵鷺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袁樹明介紹,近三年來,清遠一些觀鳥愛好者在清遠多次拍攝到黑臉琵鷺的身影,說明清遠已成為黑臉琵鷺遷徙途中重要棲息地。清遠近年來不斷加強灘涂濕地修復和鳥類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新清遠 清遠日報
記者:彭勇珍 通訊員 陳文偉
編輯:張潔雯
校對:韋其安
二審:劉厚斌
三審:鐘志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