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曹魏投奔蜀漢的四員大將,3人名垂青史,1人遺臭萬年,他們是誰?
在三國亂世時期,魏蜀吳的地盤及城池,包括官員和戰(zhàn)將都在發(fā)生著變化,今天因為戰(zhàn)敗為了活命只能效力于他國。包括大名鼎鼎的關羽關二爺,也曾經(jīng)投奔在曹操帳下,替曹操斬了顏良之后關羽才回到劉備身邊。
除此之外,之前效力于張魯帳下的悍將馬超,也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投奔了蜀國,包括此前劉璋手底下的老將嚴顏,也被張飛打敗最終投奔劉備。同樣的,黃忠和魏延都都是如此。那么有沒有之前效力于曹魏的悍將最終投奔蜀國的呢?答案是肯定的。
總結起來,從曹魏投奔到蜀漢的戰(zhàn)將一共有四位,在他們4人之中,3人名垂青史,1人遺臭萬年,他們是誰?
從曹魏投奔到蜀漢的第一位大將正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道號幼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姜維由于戰(zhàn)敗,同時被上司和同事拋棄,最終在諸葛亮的感化之下投奔蜀國,并且后來姜維成為諸葛亮的關門弟子。在諸葛亮北伐無果之后,便將生平所學全部傳授給姜維。
在諸葛亮死后,姜維擔當蜀國的軍事掌門人,后期擔當大將軍之職。
公元238年到公元263年,姜維組織兵力北伐曹魏十余次,勝負參半,并且姜維在兵力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之下,還能和曹魏鄧艾鐘會等大將打得有來有回,足見當年諸葛亮眼光毒辣,洮西之戰(zhàn)姜維收降白虎文和治無戴等人,并且將他們遷入蜀中。
公元254年,姜維又遷河關、臨洮、狄道三縣民眾入川,以擴大川中人口基數(shù)。
只不過在公元263年之時,曹魏大舉攻打蜀國,當時劉禪不聽姜維之言,沒有做任何防御措施,致使?jié)h中丟失,最終鄧艾偷渡陰平,帶兵殺入成都,姜維只能在劍閣和廖化等將領死守關口。
然而劉禪投降,下令姜維放棄抵抗,在無奈之下姜維策反鐘會,最終其計謀被識破,身死于亂軍之中。
整體來看,姜維雖然沒有匡扶漢室,但從姜維整體的表現(xiàn)來看,仍不失為一名合格的漢將。至今姜維的大名仍然被世人傳誦,可謂是名留青史之中。
從曹魏投奔到蜀漢的第二位大將正是王平
王平,字子均,乃是在漢中之戰(zhàn)曹操戰(zhàn)敗之后投奔到劉備帳下的悍將,而在王平投奔劉備之前只是一個代理校尉,職權低下,根本沒有人知道王平的真本事,可以說一直被埋沒。
然而王平投奔到了劉備帳下便開始受到重用,劉備發(fā)現(xiàn)王平是一個可造之才,因此當王平投奔過來之初,劉備便讓王平擔當牙門將兼任裨將軍,要知道這個職位趙云可是跟隨劉備數(shù)年之久才得到的。
后來王平再次被提拔,劉備集團讓王平擔任“無當飛軍”的統(tǒng)領,主要職責便是訓練無當飛軍,而無當飛軍就相當于現(xiàn)今的特種部隊。以當?shù)匦U夷為兵源,他們擅長翻山越嶺,使用弓弩和毒箭,殺傷力極大,而王平所訓練的這支無當飛軍大概有5000人左右,最大的特點就是擅長野戰(zhàn)。
后來王平所統(tǒng)率的這支無當飛軍成為劉備集團的精銳部隊,在諸葛亮北伐之時,王平便是利用無當飛軍成功營救馬謖,避免了街亭蜀軍全軍覆沒。
公元234年在諸葛亮去世之后,王平開始鎮(zhèn)守漢中,公元244年王平成功打退曹爽10萬大軍的犯境。公元248年王平去世,整體來看王平算得上是川中知名上將,并且生平作戰(zhàn)謹慎,和諸葛亮簡直是不謀而合的神仙組合。
而王平的大名至今被后世稱贊,不但忠勇,而且也深受世人尊敬。
從曹魏投奔到蜀漢的第三位大將正是夏侯霸
夏侯霸乃是夏侯淵次子,在曹魏集團來說可謂是身份尊貴,同時夏侯淵死在劉備集團,當時劉備和曹操正在漢中大戰(zhàn),夏侯淵作為漢中主將死在了老將黃忠之手。從這個角度來看,蜀國算是夏侯霸的殺父仇人。
那么夏侯霸為何要投奔川中呢?原來在公元249年之時,司馬懿和曹爽爭權,曹爽落敗,而夏侯霸又和曹爽有一定聯(lián)系,夏侯霸擔心遭到司馬懿的毒手,因此選擇逃奔蜀國。
劉禪得知夏侯霸前來投奔,不但派遣軍士接應,而且還親自接見了夏侯霸,為了解釋清楚,劉禪還指著自己的兒子說道:看看這就是你的外甥,汝父實乃因戰(zhàn)事而死,非我先人手刃之。
在史料《資治通鑒·卷七十五》之中記載,漢主謂曰:“卿父自遇害于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遇之甚厚。
后來夏侯霸在川中擔當要職,被劉禪任為車騎將軍。
在夏侯霸投奔蜀國之后多次跟隨大將軍姜維參與北伐戰(zhàn)事,并且取得一定戰(zhàn)績,公元255年夏侯霸跟隨姜維,還有張翼等戰(zhàn)將打敗王經(jīng),不久之后夏侯霸去世。
整體來看,夏侯霸算得上是川中優(yōu)秀戰(zhàn)將,同時也從夏侯霸千里投奔蜀國的壯舉來看,夏侯霸絕對是一個果斷的人,因此才會千里投奔蜀國。
當然了,這也得感謝張飛,因為張飛之妻夏侯氏正是夏侯淵的侄女,如此看來蜀主劉禪還和夏侯霸是親戚關系。如果按照輩分來看,劉禪還是夏侯霸的堂妹夫。從夏侯霸的最終結局來看,也算得上是善終。
從曹魏投奔到蜀漢的第四位大將正是郭循
郭循,曹魏的中郎將,在姜維攻打西平郡之時,郭循被姜維生擒,最終郭循被姜維帶回了川中。然而在公元253年之時,郭循卻在川中做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趁著蜀漢大將軍費祎壽宴之時,趁其不備將費祎刺殺。
史料《太平御覽 卷三百五十九》引袁希之漢表傳曰:后歲首,祎持節(jié)行酒,郭循以馬鞭中小刀刺祎,祎數(shù)日薨。
在費祎被刺殺之后,曹魏掌門人曹芳這樣評價郭循:已故的中郎西平人郭循,節(jié)操高尚,行為可嘉,忠于朝廷,矢志不移。雖然曹芳對郭循高度評價,但是郭循卻在川人心中是永遠的叛徒,可謂是遺臭萬年。
而整體來看,姜維、王平、夏侯霸都是從曹魏引進到蜀國的優(yōu)秀戰(zhàn)將,只有郭循是一個劣質品,而這個郭循卻是姜維親自生擒過來,由此可見,姜維在用人和識人方面還尚欠經(jīng)驗,若非如此,費祎不會早死,或許川中的歷史走向會發(fā)生改變,對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