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上海,體育熱潮正席卷全城。
5月17日至18日即將在青浦大觀園一帶舉行的2025長三角國際鐵人三項賽,掀起又一輪“速度與激情”。在這場全新打造的自主品牌賽事到來之際,讓我們走進上海青浦平和雙語學校,探訪這所推動“小鐵三”普及和培養的校園,切身感受體育與教育融合之于青少年成長的特殊意義。
青少年心中的“熱血與堅持”
在青浦平和雙語學校的操場上,天真與活力交匯,一群小學生正在進行小鐵三項目騎跑結合的戶外訓練。該校2020年起正式將“小鐵三”引入冬夏令營課程,后續又在校內開設選修、課后托管課,并于今年組建競訓隊,一步步將這項綜合性運動深度融入校園文化。
“鐵三項目在我們這里受到很多孩子歡迎。”學校小學部校長助理王佶說,“從夏令營一路延續到社團課、課后課,始終很火爆。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鐵三同時具備多樣性、趣味性和綜合性,學生通過游泳、騎行、跑步三項循環鍛煉,不僅能提升體能,更在摸爬滾打中學會堅毅、堅持和團隊協作。”
王佶介紹,學校每年有大量學生參加冬夏令營。從2020年至今,“從校園以及冬夏令營培養啟蒙的小鐵人已達上千名”,其中不少孩子在青少年級別的全國賽、國際賽中奪得佳績,也被稱為“上海市青少年鐵三運動員的‘搖籃’之一”。
“小鐵人”的自信與成長
五年級學生沈彥樺已經連續訓練、參賽兩年。談及最初被媽媽帶著去體驗鐵人三項比賽的原因,他說:“那次是2023年底有一場青少年鐵三賽事,我媽媽想讓我去試試。我當時還有點緊張,結果第一次就覺得挺刺激。”他坦言,連續完成游泳、自行車、跑步三個項目,最具挑戰的是跑步:“到后面會岔氣、呼吸亂,導致不得不停下,名次會受影響。”但他笑稱自己“最喜歡的還是騎車”,因為“速度起來時感覺特別帥”。
盡管羽毛球也曾是他的興趣項目,但鐵三帶來的體能和堅韌培養,讓他有了新的收獲:“比賽中落后還有翻盤機會,學到如何不放棄。”
社會力量“走進”校園
在平和學校開展小鐵三的背后,是本市鐵三運動氛圍的持續升溫,和社會多元力量的合力推動。市鐵三協會副會長、前國家健將級游泳運動員卞蓓莉,長期深耕青少年鐵人三項培訓,她的團隊每天都會到平和學校授課,為各年齡段孩子提供針對性訓練。
“外界容易覺得鐵三‘很難’‘很極限’,其實并非如此。”卞蓓莉說,“7歲兒童的比賽距離僅50米游泳、2.5公里騎車、400米跑,這些是孩子力所能及且充滿趣味的。只要有系統的訓練和安全保障,他們會在賽事里感受到堅持與快樂。”在她看來,青少年對于鐵三的熱情遠不只停留在體驗層面。上海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近年大力推動此項目進入社區、進入校園,參與人數從幾年前的寥寥無幾,如今已累計到數百上千人。“這種從興趣出發,從體育精神出發的體教融合,是最有生命力的。”卞蓓莉說。她補充,今年上海青少年級別的各類鐵三賽事和訓練營,已讓孩子們練得“樂此不疲”。
用賽事點燃體育之火
作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國際級鐵人三項賽,2025長三角國際鐵人三項賽在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A+級積分賽體系中占據要津。來自國內外的一線選手將云集青浦:包括東京奧運、巴黎奧運的多位名將,以及一批近年來逐步嶄露頭角的國內青年精英選手。
這項賽事由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政府主辦,旨在以體育賽事詮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同時賦能上海打造世界級賽事名片。上海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鐵人三項以其綜合性、耐力性和戶外屬性,與長三角示范區的生態建設定位相得益彰。透過賽事,公眾既能領略元蕩湖、金澤古鎮、長三角原點的獨特風光,也能感受跨域共治的生態成果。”
當下,上海市致力于培育“上海賽事”體系,構建“3+3+3+X”品牌矩陣。長三角國際鐵人三項賽的誕生,正是對本土自主品牌賽事的豐富和完善。
“我們不僅要辦好高規格職業賽事,也要在城市乃至區域范圍內,推廣全民健身與青少年體育。”賽事組委會負責人表示,“從U7-U15青少年組,到奧運標準距離的成年組,不同層面的選手都能參與。我們期待更多人加入鐵三,享受‘一站三項’的體育激情。”
據悉,賽事當天,多家媒體將進行同步直播或錄播,市民可在青浦大觀園、金澤古鎮、長三角原點沿線觀看比賽,也可借此機會感受水鄉客廳、跨域共治、元蕩湖生態修復等區域建設成果。青浦區還將配套舉辦鐵三嘉年華、非遺展示、特色騎行徒步等文體旅融合活動,帶動更多家庭深度體驗“體育+文化”“體育+旅游”的魅力。
從校園到城市
共譜體育與教育的新篇
一場高水平的國際鐵人三項賽,不只是精英運動員們的角逐舞臺,更將成為青少年觸摸體育之美、感悟堅持與突破的最好平臺。青浦平和雙語學校小鐵人的成長歷程,正是全市青少年鐵三發展的一個縮影:校園敞開懷抱,讓興趣與基礎訓練在真實情境中逐漸生根;社會力量攜手“送教入校”,釋放體育融合教育的無限潛能。
當“鐵三風潮”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蔓延,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一項運動的崛起,更是上海圍繞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以體育賦能城市更新、培養未來新人的生動實踐。
在這座城市里,無論是頂尖職業選手的速度與激情,還是校園少年埋頭苦練的點滴與堅持,都在詮釋著同一個信念:用體育激發活力,讓教育成就未來,為長三角的共同繁榮與生態文明注入更有力的“鐵人”動能。正如王佶所說:“當孩子們在鐵三賽道上飛奔,也就是在與更廣闊的世界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